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璩静 《党建》2010,(10):42-43,47
“深圳的成功有多少喜悦又有多少忧伤?我想把这些都真实地‘装载’在我的小说里。小平同志当年说‘杀出一条血路’,这是真话,更是肺腑之言。”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著名作家陆天明写出了新作《命运》。“深圳的命运也是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命运就是中国人的命运。”小说封底,陆天明深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2.
读了《新湘评论》2013年17期梁衡先生《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一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梁先生的文字我喜读,见之必读。《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一文,更让我有所思,并想说、想写点什么。《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文中插图:普京参加完柔道启蒙教练的葬礼后,独行在圣彼得堡空旷的大街上,微风吹起西服的下摆,他甩着手臂,十分淡定自然。一国之总统,不担心有人谋害追杀,不担心百姓猎奇围观,不担心群众下跪上访、鸣冤叫屈。是怎样的胸怀,是多么的自信。梁衡先生由此想到了: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3.
郝思睿 《党课》2021,(2):68-72
“我想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也让更多外国人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在美国政界和学界,傅高义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号——"中国先生",他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在波士顿剑桥街、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一面墙上,一位老教授面部微侧、目视前方,打着领结,右肩上方画着一丛水墨毛竹。这便是“战后在美国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当代中国研究”的《剑桥中国史》编者、“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紧挨着的一张照片上,则是一位神色随和、嘴巴自然微张的“中国老头”。这就是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在哈佛同时有着“中国先生”和“日本先生”之称的傅高义。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5.
开卷有益,会卷有味。前几年经常从学术刊物上读到郑剑顺先生有关论中国近代人才思想的文章,颇受启迪。现在谈到郑剑顾先生的专著《中国近代人才思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更是受益匪浅。这是目前国内系统研究中国近代人才思想的第一部专著,是近代思想史研究园地里绽开的又一支青葩,是开拓近代思想史研究新领域的可喜成果。该著作引用史料之丰富,研究方式、方法之独特创新以及论证问题力度之大,深度之透,反映了当今研究思想史的新水平。捧读此书,令人思之辽远,仿佛书外有书,颇有感想,深有体会。首先,该书一个突…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尽管先后出版了两种《李大钊全集》,但是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新史料、新成果,正如张静如先生所言一定会时有发掘,不断出现。据我所知,近来新发现的新史料就有书信、书法、照片、启事等多件.有的已经陆续公布。这些消息令人鼓舞和欣喜。最近,又很高兴地看到滨州学院李大钊研究所首席专家李继华先生的新著《新版〈李大钊全集〉注释疏证》(中央文献出版社版2008年版,以下简称《疏证》),可喜可贺。我以为,《疏证》一书的出版可以视为李大钊研究逐步回归考据学的又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黄团元先生发表在今年第7期《学习月刊》上的《疯癫无耻的“聒噪”》一文,让我了解了北京大学副教授焦国标先生《致美国兵》一诗的大致内容。我真不敢相信此诗出自名牌大学为人师表的焦国标先生之手。我百思不解,难道这位北大的副教授连什么叫正义、什么叫非正义都不明白?我确认是焦国标先生的立场、观点出了问题。美国入侵伊拉克,这明明白白是一场非正义战争,稍有良知的人都清楚、都明白,而智商不算低的焦先生反倒去歌颂美国兵,歌颂侵略战争,分明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奴颜媚骨的胡诌,丧失了中国人应有的国格与人格。鄙人是一个杂文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朱铁志 《党建文汇》2008,(11):54-54
我与乃举先生由相识而相知,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乃举性情耿直,为人诚恳,有忠义之心,是杂文圈里有名的热心人。《秋实集》是继《春华集》、《夏雨集》之后乃举的又一本杂文随笔集。由于长年在党刊工作,乃举的杂文创作视野宏阔、立意高远,能够很好地处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落笔讲究分寸,展开论述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2月19日,是新中国开国元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全国人民纪念小平同志的日子到来的前夕,我沉痛地凝视案上的一本精装诗集。上面,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书名:《马万祺诗词选》,字迹苍劲豪放,更引起我的哀思,也使我想起小平同志与马万祺先生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翻开习近平同志蕴含深邃科学思想和治国理政智慧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有如沐春风、似饮甘醇之感。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4月写的一篇《群众对村务公开有“五盼”》在贵刊第6期上刊登后,在璧山县大路镇党员干部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大家一致说贵刊真正是市委的喉舌,真正是全市党员群众的良师益友,是广大党员及群众信得过的好党刊。为什么这样说呢?此文我曾投过其他一些报刊,结果均石沉大海,还是《当代党员》能够倾听基层声音,既敢听真话,也敢为群众说真话,就为这一点.我们耕兽为《当代党员》叫好。  相似文献   

12.
胡绳:当今中国学术界一个重要学派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不少同志都为当今中国学术界没有学派而扼腕叹息。自乔木同志1992年去世以后,我就在想,中国学术界究竟有没有学派?当时我正在参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工作。读了乔木同志的一些著述,回忆聆听乔木同志的一些讲话,已经产生了一些想法。 1995年初,我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后,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参与负责主持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与胡绳同志又多了一些工作接触。这期间,在《胡绳文集(1979—1994)》出版之  相似文献   

13.
正翻开习近平同志蕴含深邃科学思想和治国理政智慧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一书,有如沐春风、似饮甘醇之感。该书是习近平同志在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主政浙江期间所作的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摘编。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内容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同时又包括作者对领导艺术、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之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先生先后于2015年11月27日、12月2日、12月9日作了以《我的西方哲学观》《我的马克思哲学观》《我的中国哲学观》为题的系列演讲。现摘其演讲《我的西方哲学观》录音整理稿之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梁衡 《当代贵州》2011,(20):22-23
要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家书大概是最可靠的。因为对亲人可以说真话,而且他也想不到日后会发表这信件。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少不了拜谒故地,披览文物。三月,我有事去褔州,公余又去拜谒了一次林觉民故居。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16.
速览     
要闻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九届九次全会上与基层文化工作者交流时的讲话真话就是最好的话、水平最高的话真话就是最好的话、水平最高的话,我就是来听真话、听实话的。要让群众讲真话,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听真话,要营造讲真话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7.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  相似文献   

18.
严光星 《共产党人》2006,(16):54-55
宁夏青铜峡市检察官、业余作家高学毅被誉为是一位开拓新古峡文学的先行者。我与高学毅是在今年中国西部大开发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颁奖大会上见面的。他的佳作获一等奖和二等奖,使我产生了一种洋溢着乡情的真诚祝福。后来又读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滴血的诉说》,中篇小说《一片痴情在山河》和这部新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两件耳闻目睹的事令我印象很深——本人订有一份《杂文报》。每当报纸一来,办公室管收发的小姐便亮起嗓子喊开了:"喂,杨××,来拿雅文报!"第一次,我还真不习惯,想当面指出她的错误:何来‘雅文报’?明明是《杂文报》!原来,《杂文报》的"杂"是繁写的"杂",且是行书体,与"雅"相似,小姐便给《杂文报》改姓了。渐渐地,我也习惯了,杂文本身就是一种不俗的文学体裁,曰之雅文倒是小姐的一大贡献。梁实秋先生不是给其书斋命名"雅舍"吗?何况人家每每好心喊你拿  相似文献   

20.
正周敦颐是我工作地方的古圣人,学界尊其为理学开山鼻祖,孔孟后第一人,湖湘文化的先驱。小时候读他的《爱莲说》,美文精句,读后难忘。这几年,有机会更多接触了解先生的思想和故事,更觉得他的理学精妙、人品磊落,一些困惑也豁然解开,于是愈想多读先生的文章。先生为官之清,在清正、清明、清廉、清为。心正则行正。先生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为持公判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