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一些大中城市110报警服务台的相继建立和开通,人们仿佛感受到平静的生活中涌动着一股春潮,她在带给人们全新的视野、全新的感受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与日俱增的安全感。尤其是110报警服务台以其“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庄严承诺和践诺,迅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人们为能有这样一个一切为了人民的“好帮手”而由衷地赞叹:110报警服务  相似文献   

2.
110期待新生     
1月10日,是全国110宣传日,浙江《现代金报》的一则报道格外引人关注,这天,嘉兴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悄然摘下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标语牌。对此,舆论议论纷纷,怅然若失。110最早设在刑侦部门的报警电话,功能单一,不为人熟知,1990年左右,漳州公安机关提出来“四有四必”的口号。那时人们还是比较“怕”警察的,在街上发生纠纷时,一句“到派出所去解决”就可以使胡搅蛮缠者知难而退,一般人提起警察是敬而远之。这种情况下,提出“有困难找警察”、“四有四必”等口号并付之行动,人们发现警察不是生、冷、硬的代名词,他…  相似文献   

3.
自从“110”开通以后,公安机关像长了“千里眼”、“顺风耳”,神通广大,破案神速,警威大振。“110”的神通在哪里2它的神通在于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用“110’在人民与群众中置下了干千万万只眼睛和耳朵,给犯罪分子布下了天罗地网。“110”实质上是一条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警民联系线。“110”的神通还在于人民警察闻“风”.而动,迅速出击,唯案是办,一竿子插到底,不拖不拉,不推倭。兵贵神速,神速显示了神通。“110”的神通可以使我们受到启示,这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是我党历来的工作方法,至今,这…  相似文献   

4.
作家与WTO     
孙天胜 《北京观察》2001,(11):38-39
就在举国上下对 WTO 议论纷纷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生态群落”对此漠然置之,那就是从上到下的各级专业作家。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它客观的必然。作家群体的漠然自然有它的道理,你想想,自己的“产品”一时还没有被“ISO9000”之类的体系所认证,暂时还不打算出口,而进口的产品因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不会一涌而入,被人们像面包一  相似文献   

5.
“民意”呼唤“无盗”“夜下闭户,路不拾遗”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理想,可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陈训秋把它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交给了民意街派出所的同志。1999年3月,陈训秋来到了当时就因工作突出获得很多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一个乍一眼看上去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浙江人经济”。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引发的人们的情绪既有喜悦也有焦虑,显得更为复杂,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莫衷一是。可以说,对“浙江人经济”概念梳理和辨析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7.
嘎茂扎西  王虹 《台声》2006,(11):33-33
喜玛拉雅用其宽厚的脊梁托起了象征世界之最的珠穆朗玛峰,巍峨高耸,银装蓑裹,藏家人无不为它的雄伟壮丽而自豪,这也使欲想看尽它威武与雄姿的人们不倦奔波。然而当时轮的巨针敲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硕果的悬铃时,屋脊的山与雪因它的“高大”与“洁白”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瞩目,并在这山与雪的结晶中讲述着一则既遥远而又富含哲理的文明,继而在虔诚人们的不断探寻中发现这里的山有了“神”的主宰,这里的水也有了“母”的“慈性”。山与水被“神”与“圣”地转化开启了藏族远古文明的新篇章。看那轻披“金”雪铠甲的冈底斯山脉,无数信仰的灵…  相似文献   

8.
美玉 《黄埔》2013,(6):86-89
翻开泱泱中国几干年的古籍画卷,有这样一部“奇书”,它透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气势恢宏的思想光华,于变幻之际展现蕴含深远的哲学思想。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追求从未停止,结果却使它愈发的扑朔迷离。它就是《周易》——一部因悠久而厚重的古籍,~座因神秘而美丽的宝藏。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6,(12):5
每逢年终岁末,人们常有的行为,就其大概而言,“总结”与“盘点”,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两个概念自然没有什么褒贬色彩,但不知谁能更让人喜欢些。就一般说来,“总结”似乎更让人愿意接受它,也确实,使用它的人似乎也更多一些。究其因,或许可以说这个词显得更加正规,更加郑重,也更加有利于弃粗取精可以把很多太具体太细致的事情省略掉,抽象出几条大杠杠便可以,总结嘛,不就是朝总的精神讲讲么?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和心理具有“自身免疫效应”,每个人都有其自身所因有的思想体系,当与之相区别的外界观念进入该思想体系时,人们原有思想的“免疫力”就会阻抗这种观念的“侵入”;而且,这种外界观念被人感知和察觉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阻抗也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1.
台湾神秘的“特种部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以神出鬼没而著称于世。有人说它战功赫赫,也有人说它罪孽深重。有人喜欢它,也有人诅咒它。无论是喜爱还是诅咒,人们都称之为“魔鬼部队”。  相似文献   

12.
“赶超”二字,常常会使人们联想起40年前的“赶美超英”和“大跃进”,从而也常常使人们把它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相等同。其实,这种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的意识倾向,不仅仅存在于“大跃进”时期,也不仅仅是一些负效应。自鸦片战争以来,赶超意识就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校园里的学生不知道“小霸王”游戏学习机的不太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对“小霸王”游戏学习机不熟悉的也不多。但是,人们对校园里“小霸王”现象却了解很少,至少许多人认识不足。 据载,贵州省艺术学校音乐83级的吴小蘇、李靓、莫莉和美术93级的张宛茹4个女生,在音乐93级刘恩平等七八个男生的大力支持下,以“110”男生  相似文献   

14.
近日某下属单位一名干部到上级机关送报表 ,不幸遭到空前的冷遇 ,上司让他将报表扔进废纸篓就“向后转” ,这位干部只得窝着满腹的委屈而返。原因是那位上司怕因接触而感染“非典” ,可这位干部本身并没有任何“非典”症状 ,他所在的地区目前也并未发现一例“非典”。人们不禁为那位上司对“非典”的过于敏感而感到吃惊和不解。“非典”固然可怕 ,但是我们大可不必为之过敏和慌恐。据有关资料介绍 :“非典”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SARS的疫病 ,是由一种新病原体引起的 ,它虽然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疫病 ,但它可防、可控、可治 ,并非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15.
“110”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四有四必”的承诺。目前深入推动“110”建设,需要抓好三项工作:因地制宜,推动“110”向农村地区延伸;抓实“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探索建立“110”工作规范。与此同时,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坚定树立“有求必应”的思想认识;出警处警必须保证“快速反应”;各警种、部门必须服从调度,做到“自觉策应”。  相似文献   

16.
美学讲,“距离产生美”,其实人与人之间也要讲“距离”。一方面,地球愈小;另一方面,个人空间愈大,人们对“私密性”的要求愈大,这就有了“人泡儿”之说。在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中适度地把握好“距离”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呢!人的“距离”没有固定的数字,它因人、因场合而异,掌握了距离这一门学问,我们就学会了尊重和被尊重,就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道德在哪里?     
有个孩子问他的父亲:“人们都说要讲道德,可道德究竟在哪里呢?”这位父亲说:“道德是个看得见也看不见的东西,既在人们身上,也在人们的心里。这个回答很有趣,道德究竟在哪里呢?有时候,人们觉得它无处不在,也有时候,大家正急着用它,可它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于事物性质从“软”、“硬”这个角度上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在发展。特别是对于事物的“软”的性质的认识和研究,正在扩展它的新领域,颇有普遍化的趋势。许多事物都是以“软”字修饰限定其中心词的。这绝非仅仅是新名词的产生,乃是人们对于“软”这个事物普遍性质认识越来越清楚透彻并运用于实际的反映。我们把事物这种相对于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硬件性的诸类因素称为“软因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它提出了一些揭示战争一般规律的命题,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敌制胜”等名言,的确具有超领域、超时代的意义,古往今来均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它的基本精神的历史特征,尤其不能忽略它与春秋时期丰富的战争经验以及发展着的战争实践相比,所显示出来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正> 提起人民代表大会(下简称“人大”)工作,人们必然会把它与权力和法制联系起来。但“人大”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联系呢?也就是说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大”工作呢?本人联系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一、履行职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办什么事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地、因时制宜,解决问题。做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人大”工作也不可例外“人大”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