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预防性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优势,也是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的重要环节和重大措施。预防为主是整个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工作,是反腐倡廉的前哨屏障,在党内监督中具有极为突出的意义。虽然预防与惩治都是反腐败的利刃,但由于它们在党内监督中所处的职责和功能不同,因而也决定了它们在党内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方裕 《廉政瞭望》2012,(12):24-25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监督好“一把手”,对于管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对于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中央越来越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到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上,这是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前不久,中央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在党内外、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大举措。本文试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视角,着重分析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相似文献   

4.
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各项党规的重要保证。十五大报告指出,惩治腐败,"监督是关键"。多年来,我党一直十分重视党内监督,但由于新形势下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以至出现了监督反复讲、反复抓,可各类案件尤其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却屡抓不禁的情况。党内监督为何如此乏力?笔者在调查中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从监督客体来看,领导干部权力配置太集中,不便于监督。邓小平说:"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坚决惩治腐败的重大举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内法规层面对党内监督作出制度化规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  相似文献   

6.
党内监督路径创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武器.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实效性、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统合考虑,实现党内监督的五大转变:变事后追查监督为预防监督;变受制监督为相对独立监督;变党内单向监督为党内综合监督;变同体监督为同体异体交互监督;变单一的制度监督为制度体系监督.  相似文献   

7.
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是对权力和职责的监督,将两种监督进行整合,使其形成合力,有利于将监督重心由惩戒转向预防和纠偏。为实现这一目的,要对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制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建立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8.
邬思源 《实事求是》2006,192(5):59-60
增强共产党员的监督意识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性、预防与遏制党内腐败。当前党内监督意识相对薄弱,存在对监督的一些认识误区,需要予以澄清。要着力培育共产党员的监督意识,在党内造成监督的气氛和舆论;监督意识的培育有赖于党内民主的大力推进、监督的实践和健全与完善党内监督权利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监督的三个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求实》2001,(3):32-34
党内监督中的运行质量、运行效率与党内监督中的内部机制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研究它们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监督中的若干关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正确处理预防性监督与惩罚性监督的关系 ,坚持以预防防范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二是要正确处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关系 ,坚持党内监督首先立足于党内原则 ;三是要正确处理自下而上监督与自上而下监督的关系 ,坚持上下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使党内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1.自觉增强监督意识。《条例》中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各级纪委书记,都是同级党委领导班的成员,自然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纪委班子成员和纪检干部,专司党内监督之职。监督者必先受监督。为此,各级纪委领导和纪检干部。要以“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双重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增强监督意识,特别是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在党内监督方式作出表率。2.充分明确…  相似文献   

12.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党内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是监督意识薄弱、监督视野狭窄、监督渠道不畅、监督制度不健全。根据党内监督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强化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党内监督论     
实行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民主政党的标志之一。党内监督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便被提出来了。党内监督分为专门性监督和一般性监督。搞好党内监督要遵循党务公开原则、党内民主原则、党内平等原则、党员权利原则和依规治党原则。推进党内监督必须加大党内监督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发展,坐实党员主体地位并有效落实党员的党内监督职责和权利,加大权力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党内监督是重要的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五峰注重以强化党内监督带动其他各方面的监督,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认真执行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务政务公开、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事前事后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制度,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内监督亟待加强晏计生党内监督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党内监督还很不健全,是党的建设中一个薄弱环节,亟待进一步加强。(一)1、党内监督的领导体制不顺。迄今为止,党内监督实行的是横向与纵向领导相结合的双重领导体制。但日常工作中,党内监督实际...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是党内监督。党际监督,特别是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具有独特的优势。两者功能的加强都离不开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既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强化党际监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创新党内监督的逻辑前提主要是权力授予原则和权力控制原则。创新党内监督的逻辑起点是现行党内监督中包括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体制不顺、党内监督的具体制度法规不健全、党代会的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等在内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创新党内监督的逻辑归宿是要从理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体制、把重点放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上、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的具体制度法规、发挥好党代会的监督职能等方面推进党内监督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邬思源 《探索》2007,1(3):39-41
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方式,党内监督有利于协调与保障党内成员的合法利益,党内监督是遏制腐败的基本机制。要强化党内监督,促进党内和谐:建立与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监督“两条腿走路”;改革现有的党的纪律检查领导体制,提高权力监督主体的独立权威,加强和扩大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的职权与职责;在党内培育良好的监督氛围与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19.
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重要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应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条例》都把领导…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加强和改善党内监督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监督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党内监督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约束机制作一些探讨。一、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党内监督仍然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体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意识淡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思想基础。目前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监督意识淡薄的状况。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内监督没有足够的认识。党内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