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声明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以及北大法宝——中国法学期刊数据库,许可上述单位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并与中国知网签订了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于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本刊凡采用的稿件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有进行技术性修改或处理的权利,不同意者,请在投搞时声明。  相似文献   

2.
《刑事技术》2012,(6):30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已加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及时声明。  相似文献   

3.
法律文献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检索已成为一种先进的传播交流手段,这已被广大法律工作者所广泛接受和使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在美国极具代表性的计算机法律检索文库--WESTLAW及其所括数据库的内容和主要的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知     
《刑事技术》2012,(1):39+45+71
本刊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说明为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凡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文章,将一律被统一纳入该库,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来稿时或来电及时说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凡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文章,将一律被统一纳入该库,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来稿时或来电及时说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已转变为软实力竞争。知识产权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信息传播交流活动密不可分,两者都是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因此从科技传播与知识产权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科技传播应遵循的知识产权相关规则等问题,能够有效地规范传播行为、提高传播效能、扩大传播影响,并且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英语口号:Publish,or perish,其含义是,作品不发表就没有任何价值,因此要么发表(publish),要么销毁(perish)。在现代法制中,发表或销毁的权利被赋予作者,发表权的理论基础是极为清晰的: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人格与思想,作者有权决定是否与公众交流自己的思想。如果作者拒绝这种交流,任何人不得强迫。 正如法国作家莫罗阿所言:“惟有抽象的思想才单纯,因为它是死的。”在丰富复杂的现实中,困惑往往取代  相似文献   

8.
孤儿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互联网的诞生和爆发式应用让孤儿作品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使得作品的创作、传播与利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创作角度而言,互联网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创作环境,每一个拥有一台电脑的人都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发表,创作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职业行为,创作者也不再是一个特定的个人或组织,作者开始不断走向草根化。从传播的角度而  相似文献   

9.
教材写作及东西方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不外以下功能,一是通过保护作者因创作作品而产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鼓励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二是通过鼓励优秀作品的交流、传播,促进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最终起到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尤其是推动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与公众享有受教育、获取知识和了解世界的权利在一定意义上却又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10.
章凯业 《法学研究》2022,44(1):205-224
将版权的功能等同于鼓励创作,是对现实的过度简化。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个体的创作受到多重动机的驱使,版权只扮演着一个相对边缘性的角色。版权更重要的向度是在产业领域,其作用是在媒介稀缺和信息传递依附价值传递的产业环境下,确保知识的大规模商品化得以顺利进行,后者在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知识的存量和传播范围,同时强化和扩大了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地位和范围。当前的媒介充裕和创作传播手段的分散化,催生了大众化创作,并使其成为自媒体时代公众之间重要的对话交流形式。同时,互联网的零边际成本和平台的网络效应与版权相结合,提高了版权人垄断定价的能力和网络版权的市场集中度。版权与文化繁荣的关系,需要在新的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类型化分析。一个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规模化大市场、低成本的知识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国家的支持和反垄断介入,是目前我国进一步实现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巴利·高汉是美国戴维斯、格雷姆、斯塔卜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之一,专长国际商法。美国戴维斯、格雷姆、斯塔卜斯律师事务所与北京第三特邀律师事务所(北大法律系与北京市部分特邀律师合办)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双方相互介绍代理在本国的法律事务,并进行人员和资料交流,这对于发展两个事务所之间的业务,显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今后本刊将发表美方所提供的一些最新法学信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5月1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认证认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与标准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认证认可科技与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促进认证认可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科技工作,是指与认证认可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信息、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科技环境建设以及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工作。本规定所称…  相似文献   

13.
依法促进和保障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利用网络(Intemet)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网络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交流的效率的同时,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和不法行为的进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信息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变革的动因之一,它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因此,面对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依法规范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促进和保障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网络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探讨了运用法律规范促进和保障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来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已经开创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大发展的新局面,打破了单一封闭和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科技运行走上了市场机制,面向经济建设、自主开发的道路,并以多种方式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为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在当前形势下办好科技期刊的关键和宗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体制布局还有待完善,科技投入总量仍显不足,科技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作为现代传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信息平台的数字性与多样性、信息交流的自由性与持续性和信息受众的平等性与互动性等特点。因此,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在认定诽谤罪中的散布行为时应考量“公然性”的条件;在认定损害结果时应着重传播手段的严重性;在认定犯罪主体时应根据不同的传播方式区别对待;在认定犯罪主观故意时应当包括间接故意,以此准确认定诽谤罪。  相似文献   

16.
马睿 《政法学刊》2014,(4):45-47
期刊数字化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方式,它正以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检索便捷等诸多优点,日益受到读者的青睐。然而,网络的广泛性和开放性,使得侵权轻而易举。在此背景下,作者、传统期刊的主办者、网络出版商三方在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的同时,签订合同,理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采取有力的技术防范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著作权保护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武和平 《检察风云》2012,(19):32-33
“霹雳一声震天响,天上掉下个互联网”,网络这东西一问世,就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广、影响大、作用强而风靡全球。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使过去上对下、点对面的单向度信息传递变成了点对点的平视交流。并引导宣传变成了传播,则将传播变成了“传通”(传播与沟通)。  相似文献   

18.
BBS与IPP电子公告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在人们的交流需求日益强烈的今天,BBS作为新兴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手段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BBS的正常运营离不开网络平台提供商(Intemet Presence Provider,简称IPP),他们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和技术服务的平台与空间,  相似文献   

19.
Peer To Peer技术对版权法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PtoP技术的特征 PtoP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可以直接在接入互联网络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分享和传播,而不再需要像服务器这样的信息集合的设备,即这是一种终端-终端形式的文件传输方式。这与以前所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传统的书目卡片、文摘、索引式的手工检索方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互联网具有时效性、丰富性、低成本性、检索快捷性等优点,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通过计算机检索法学情报已成为广大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人员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