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东盟国家(本文不包括文莱和越南)与西欧国家,尤其是英、荷、西、德等国,长期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自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普遍采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西欧国家更是成了东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 东盟国家积极发展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欧共体是与东盟最早建立对话关系的区域外组织。为了减少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早在70年代初东盟就决定加强与欧共体的关系,并成立了特别协调委员会和东盟—布鲁塞尔委员会(包括东盟驻欧共体的大使)。1974年东盟一欧共体联合研究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两个组织正式建立关系。1980年东盟和欧共体签署了《东盟-欧洲共同体合作协议》,成立了东盟—欧洲  相似文献   

2.
东盟是1967年8月8日成立的地区合作组织。1997年迎来了成立30周年。原定在7月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确定老挝、柬埔寨及缅甸加盟,结果柬埔寨未能加入。如果柬埔寨加盟,东南亚的10个主权国将全部加入东盟,东盟即可成为东南亚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经济短波     
《东南亚》2006,(4):5-5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呼吁东盟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在最近举行的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上,黑田东彦指出,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东盟东部增长区(BIMP-EA-GA)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区(IMT-GT)次区域合作,是东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发展提供了前进动力,应该加强。●柬埔寨倡议柬、越、老、泰、缅5国成立大米出口组织。最近柬埔寨总理洪森建议上述5国成立大米出口组织。该组织对国际市场的大米出口将达1200万—1500万吨,成为出口大米最多的一个组织,将在维护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上发…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成立,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南亚国家组成。东盟五国的领土总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600万(1980年估计数字),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合计为1160亿美元。东南亚国家联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地区域性合作组织,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 [宗旨与组织机构] 根据东盟成立时发表的《东盟宣言》(《曼谷宣言》)规定,东盟的宗旨是:“通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旨在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加强互助合作,保卫和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2012年正好是东盟成立45周年. 多年来,东盟历经各种挑战和考验.由于东盟各成员国间在紧密合作的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使得东盟克服了各种挑战.现今,东盟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当强大的区域性组织,东盟致力于在2015年建成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即: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不能较为全面地解释东盟的发展历程,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的国际体系历史观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东盟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种变量合力的结果,东盟也由成立初期的政治—军事型组织逐渐向经济—政治型组织过渡。东盟成员国之间目前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共有利益和文化形态,因此东盟想要在未来获得更大发展,就必须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共同感意识,从而最终实现东盟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1995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特点十分明显。 一、以越南加入东盟为标志,一个“扩大的东南亚联盟”已成雏形 东盟成立于1967年,自称是一个为促进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组织,但实际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东盟成立之初,其政治主旨在对抗越南等“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印支国家向东南亚的渗透”,是多个弱小国家在冷战时期为保护自己、加强实力而结成的联盟。 在东盟成立后的20余年间,越南与该组织的关系因越南战争和越南入侵柬埔寨等原因而处于对抗状态,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处于东盟和印支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时期,这两个集团分别代表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势力。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1991年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东盟同越南的关系开始缓和,越南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态度,调整了其对外政策,并迅速向这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不断扩大的区域组织靠拢。随后,越南在1992年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东盟在内部进行了组织结构、政治机制、经济关系、安全机制等各方面关系的调整,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这些调整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东盟实力大大加强之际发生的,东盟关系的调整对整个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等方面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东盟内部关系的调整 1.扩大成员国,实施大东盟战略。扩大东盟的计划并不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早在1976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时,与会国就提出要成立东南亚地区共同体,对赞成东盟原则和宗旨的“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然而,由于东盟与印支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这一计划一直束之高阁。冷战结束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都实行对外开放,于是扩大东盟又开始提上议事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8日,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26周年纪念日。东盟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在1967年发表的成立宣言中确定其目标是“通过共同努力来加速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26年来,东盟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曲折,但它始终遵循这一宗旨向前迈进。在东盟创立后的最初10年中,由于各成员国对发展区域组织缺乏经验,再加上国与国之间尚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东盟组织正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发展,积极调整部署,采取新的对策,力图增强实力,在地区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该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盟的主要特点东盟组织成立于1967年,其成员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文莱、菲律宾等6国。20多年来,几经周折,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颇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  相似文献   

11.
周岭 《亚非纵横》2004,(3):73-76
一、东盟秘书处的产生:适应形势变化东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Nations,缩写为ASEAN)成立于1967年8月8日,但东盟秘书处(ASEAN Secretariat)没有随之建立。因此,在介绍东盟秘书处的设立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东盟的前身——东南亚联盟,因为东盟与东南亚联盟在组织机构上有着继承关系。1961年7月31日,菲律宾、马来西亚(当时称为马来亚,1963年以后改称马来西亚)和泰国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宣布成立东南亚联盟。宣言对机构设置做了以下规定:(1)权力机构为外长年度会议,轮流在各国举行。(2)联合  相似文献   

12.
东盟成立40年来,在维护地区政治、安全、经济秩序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国际形势和地区格局的变化以及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和复杂关系,要实现“东盟共同体”目标,任务还很艰巨。《东盟宪章》的签署,将对东盟应对内外挑战、促进组织发展、加速地区一体化、发展与大国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8月3日 ,中国东盟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任首任会长。中国东盟协会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及热心中国与东盟友好的各界人士共同发起的全国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该协会旨在以民间形式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人员往来、组织研讨会和举办文化活动等进一步增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8月4日 ,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主管信息产业的部长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 ,讨论如何在东盟和中日韩 (10+3)框架下 ,促进各…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协调——东盟30年合作关系回顾与展望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黄云静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组织,是区域合作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在东盟成立30周年之际,回顾并总结其...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其成员国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五国,1984年1月,文莱获得独立并宣布加入东盟。东盟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自发表了《曼谷宣言》以后,东盟的合作起初常常表现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经济上真正的合作还是在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一届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才开始。东盟各国大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的国家,在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上困难  相似文献   

16.
经济合作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作为东南亚区域性组织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东盟在内部贸易、投资、金融和工业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就在乐盟成立30周年之际,泰国于1997年7月爆发了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东盟主要创始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是东南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东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曼谷宣告成立。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是东盟的创始国。1984年文莱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到7个。1997年,老挝和缅甸被同时吸收人盟,东盟成员国增加到9个。不久的将来,柬埔寨也将加入东盟。届时,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在内的“大东盟”就将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东盟自1967年8月成立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合作方面卓有成效的区域性国家组织,在区域合作方面可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东盟的成功与其在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具有地区特色的决策方式有很大关系。 东盟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其演变,体现了东盟的决策方式——“亚洲方式”的特点:东盟所有成员国,不论大小和国力强弱,在东盟事务的决策过程中绝对平等,使东盟成为一个以相互平等协商为基础的共同利益集团。 因此,研究东盟的决策方式,对于我们了解东盟内部合作的运行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之一。这个组织联合了拥有305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和27000万以上人口的五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东盟自1967年8月8日成立以来,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领域里的成就使东盟在国际上赢得了普遍的重视和赞赏。1967—1980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于8%,1980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720亿美元。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高达4218  相似文献   

20.
东盟全称“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是1967年8月8日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这5个东南亚国家发起成立的区域性合作组织。1984年1月7日文莱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到6个。1994年5月东南亚10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非正式会议,决定加快东南亚一体化进程,在不远的将来把东盟扩大为包括东南亚10国在内的“大东盟”。1995年7月2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