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毅 《党的文献》2016,(3):101-107
民国知识界对《新民主主义论》的广泛关注与评述,可以为解读《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价值提供注脚。虽然国民党明令禁止《新民主主义论》的印行,但共产党突破国民党宣传禁锢的努力加上部分知识分子的推介,使《新民主主义论》对民国知识界仍然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而言,《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攻击,宣示了中共新的革命与建国篇章,消除了知识界对中共的误解,成为一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中共的原因。此外,《新民主主义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论与术语成为知识界的分析工具,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曾毓成 《湘潮》2014,(10):50-50
《新民主主义论》,系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最初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题,发表于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解放》杂志第98、99期合刊登载此文时改题为《新民主主义论》。解放前,《新民主主义论》在湖南印行过单本行。  相似文献   

3.
裴植 《党史博览》2015,(2):22-23,27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于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篇讲演稿先是刊载于2月15日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后又于2月20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杂志第98、99期合刊上,题目均改为了《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第一次系统深刻地阐述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著的《新民主主义论》,最早名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表在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以下简称《中国文化》本)。我们今天看到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的《新民主主义论》(以下简称《毛选》本)①,是经过毛泽东多次修改后形成的,内容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段时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对毛泽东的修改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内容上的变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注意。比较早给予注意的是日本学者。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竹内实在主编《毛泽东集》(中文本)时,为努力体现《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论》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考察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揭示出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的革命的实现,是有优势的可能性。为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新民主主义论》具体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实践行动的纲领和方针。《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辩证逻辑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重要的著作。它所系统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理论成果。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度,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经典性著作之一。 不容置疑,《新民主主义论》是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7.
陈志环 《唯实》2012,(4):63-66
《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认识的成熟。它科学界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指明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重要的基础理论文献。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对待文化问题的基本精神对当前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春来 《世纪桥》2011,(23):30-32
《新民主主义论》从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和全面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思想,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国家学说、不断革命的思想、革命理论和革命运动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同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斗争历程作了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剔除了早期的苏俄色彩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政治总动员之实践成果就是《新民主主义论》。该作以政治动员的巧妙方式回答了三个关键问题:中国的走向是建立新中国,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发展模式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新民主主义论》既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示,今年的干部理论学习,要着重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确定下来的书目有以下八篇:《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10,(1):F0003-F0003
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新民主主义论》无疑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一部驳斥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叫嚣,鼓舞革命人民明确方向前途的力  相似文献   

13.
1945年九·三胜利后,有许多东北青年学生是看了《新民主主义论》、《新人生观》、《大众哲学》等书后,才投身革命的。当时,东北解放区的书店和书刊是一种什么情景呢?本文概介了其貌。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新华书店曾出版《毛泽东文选》。该书为32开本,174页,无版权页、未署出版日期。正文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附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15.
即将开始的在职干部学哲学,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十本著作。除《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6.
大家公认,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奠基之作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其实,与此同时,张闻天所作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一文,也同样起到了奠基作用.延安时期,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共领导人有了时间和条件来全面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进行理论武装,于是文化问题自然成了研究的对象.另外,这一时期全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2,(6):35-37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相似文献   

18.
1947年秋,在铁西区居住的失业青年支永博(支沁)、线惊尘(线永明)和小学教员胡敢当(胡廷魁、石敢当),由于不满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向往解放区的民主生活,便自发地聚在支永溥家,由开始的一般议论,斥责国民党横征暴敛、祸国殃民的反动统治,逐渐转为收集一些解放区的报刊和进步书籍进行学习.他们先后学习了《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以及世界知识和中外文学名著.其政治理论水平和阶级觉悟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20,(2):F0002-F0002,F0003
1939年年底1940年年初,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粉碎"近来的妥协空气"浪潮,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提出和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集中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唯物史观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世界观基础,批判的继承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