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深入开展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的家庭关系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家庭立法如何适应这一变革的要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的巩固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出现的新合同 家庭联产承包合同,是农村生产方式变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合同。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从生产、交换、分配各个环节都用行政手段来调节,很少用合同这种法律形式。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巨大变革。通过这场变革,农业建立起有分有统,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即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包”。通过包来统,也通过包来分,包把统和分二者结合起来。包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合同。正因为家庭联产承包合同与农业生产责任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早在1981年,中共中央就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要求:“实行各种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  相似文献   

3.
家庭法哲学两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法哲学是我国部门法哲学研究领域的处女地,对家庭法哲学的理解,必然要首先明确其基本概念并将之与其他相邻学科区分开来。家庭关系平等是家庭法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夫妻关系上,由于平等因素的增加,有可能实现平等;在亲子关系上,由于不具备任何平等的要素,不可能、也无必要实现平等。在家庭关系的平等问题上,要消除平等至上论,承认保护关系的价值,以不对称保护制调整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4.
孙毅 《北方法学》2012,6(5):57-75
我国《继承法》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得到适当的修正,既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又关系着百姓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透过对时代背景的考察发现,《继承法》必须面对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加、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继承法》的修正不仅自身规范体系应协调一致,还应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统一,更需要与我国当代社会现实相适应。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条文的解读,展示了我国继承法基础理论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论国家政治决策与刑法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政治决策和刑法的变革问题是一个既关涉政治,又关涉法律,特别是刑法的问题;是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问题。深入考察国家政治决策和刑法变革关系发展的历史,认真分析现实中两者关系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两者关系发展之趋势,以求裨益于我国政治之发展和刑法的进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国家政治决策和刑法的变革问题是一个既关涉政治,又关涉法律,特别是刑法的问题,也是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问题.深入考察国家政治决策和刑法变革关系发展的历史,认真分析现实中两者关系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两者关系发展之趋势,以求裨益于我国政治之发展和刑法的进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7.
国家政治决策和刑法的变革问题是一个既关涉政治,又关涉法律,特别是刑法的问题,也是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问题.深入考察国家政治决策和刑法变革关系发展的历史,认真分析现实中两者关系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两者关系发展之趋势,以求裨益于我国政治之发展和刑法的进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上,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范围包括涉外婚姻的成立及效力、涉外夫妻关系、涉外离婚的条件与效力、涉外父母子女关系及其他涉外家庭关系。我国现行立法仅对涉外结婚、涉外离婚、涉外收养、涉外扶养等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正在起草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草案)用专章规定了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但其结构安排和内容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未来立法应按照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在逻辑要求,借鉴国际社会立法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和基础。纵观历史,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婚姻家庭制度。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已经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传统定势下形成的法律意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等受到严重冲击,并走向重组、调整与更新,直接导致人们对婚姻的功能、爱情的内涵、亲缘关系等问题的重新审视与判断。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离婚数与结婚数的比率)大幅度上升,发达城市的离婚率已攀升到20%的高位,离婚原因复杂纷纭,外遇或外欲型离婚比例高,结婚不满一年即离婚的比例高,在离婚概率与结婚年限的关系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老年人离婚成为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扩进,劳动力的加快流动和住房制度的变革,产生了城市土地和住房的巨大需求,导致住房价格上涨,形成了住房绝对短缺和住房价格极大超越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从而引起了住房有效需求不足两大问题。因此,政府通过实施廉租房制度,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以达到"住有所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长期囿于计划经济和简单生活资料生产束缚的中国家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人们的财产继承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这给当前我国的继承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立足于现实,从文化、经济的视角观察和评价当前一些继承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诸如洁手原则、自由选择权原则、遗嘱自由原则、文化对继承者资格的阻滞以及尊重习惯法原则,以期对继承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隐藏在产权背后的制度问题进行剖析,首先对产权、利益和制度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产权的组成部分中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对我国高校产权变革前后中产权的性质进行了对比,试图将我国公立高校的产权变革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1978年发轫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土地制度,掀起了从农村到城市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浪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信林 《山东审判》2005,21(3):97-98
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内容,非常强调土地使用关系的稳定,突出“30年(耕地)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上不调整”的方针,被誉为中国第三次土地制度的大变革。制度的变革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带来实践操作上的困惑。近年来,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呈现上升的趋势,基于农村问题的地域性和复杂性,该类案件已经成为审判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一、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法》规定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承包合同,一是家庭承包。家庭承包是本集…  相似文献   

15.
黄佳丽 《法制与社会》2013,(32):295-296
家庭内部的财产盗窃,主要指同家共居的亲属相盗窃。该行为是一个涉及伦理、亲情和社会秩序实现等复杂关系的问题。研究家庭内盗法律问题对完善我国法制具有重要意义。对历来有较强家族观念的我国来说,家庭内盗限定在财产没有分割的同财产共居的亲属间的观念是不易被接受的。我国目前法律没有关于家庭内盗的明确规定,相关司法解释也不够明确。综合比较各国立法,本文认为,我国立法应从量刑方面、起刑点、罪的处理等方面完善我国立法。  相似文献   

16.
章戈 《法学研究》1985,(2):67-72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实行夫妻婚后财产共同所有制,并辅之以夫妻财产约定所有制。这是符合我国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实际的。它有利于增进夫妻之间生活上乃至感情上的联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夫妻财产的实际效用和家庭组织生活(生产)的经济职能。但是,我国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是相当原则的。对有关夫妻财产关系的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还有必要结合我国社会和家庭的具体实际,从理论上加以研讨,以便尽可能地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以完善和健全我国夫妻财产关系方面的法制。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新中国离婚自由规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制度是一种规范两性关系及部分家庭内部关系的社会制度。婚姻制度的变革充分体现着社会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我国《婚姻法》中离婚自由相关规定演变的描述,展现了离婚自由从政治附属物到社会秩序附属物再到回归个人幸福的变迁轨迹。历史的发展和婚姻法的实践表明,法律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本身,必须要尊重生活。  相似文献   

19.
姜华  宋洁 《中国律师》2009,(3):57-59
我国《劳动法》和于2008年生效的《劳动合同法》调整了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劳动关系。其所剩的零散的雇佣活动,像家庭雇佣保姆、业主雇佣司机等现象,大都存在于家庭及消费、流通领域,与工业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实践中,这类现象被称作雇佣关系,《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一般不适用这类雇佣现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雇佣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服务型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型政府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为此,必须对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改革既涉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与变革,也涉及政府与外部关系的调整与变革。其调整、变革的范围包括以下六个关系:政府与被管理者行政相对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乃至执政党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相互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