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内学生申诉机制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最后防线,自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后,各高校逐步制定并实施本校的学生申诉处理办法,但目前还存在着申诉处理机构成员与比例不确定、申诉程序规则不清晰等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要坚持公正性、独立性,申诉程序公正才能保证申诉结论公正,要将申诉介入到对学生处分处理的全过程,适当采取申诉听证形式。  相似文献   

2.
爱沙尼亚于1993年颁布《劳动纪律处分法》,该法共4章29条,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处分的实施主体及其法律依据、劳动者应受劳动纪律处分的几种法定情形、用人单位给予劳动纪律处分的原则与程序保障、劳动纪律处分的撤销以及期日、时效规定等等。《爱沙尼亚劳动纪律处分法》以1992年颁布实施的《爱沙尼亚劳动合同法》为立法基础,与后者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我国《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后,劳动惩戒法制成为空白,爱沙尼亚劳动纪律惩戒法为我们构建相关立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3.
2005年1月7日,台湾第十六次修正《刑法》,对其中的保安处分制度作了重要修改。立法明确规定保安处分制度的相对法定主义原则、溯及力原则及不定期原则。同时,针对具体的保安处分措施,增设了处分的实质要件、延长处分期间及修改处分与《刑法》的执行顺序等。但是,此次对保安处分的修正并非成功,立法者未能重视保安处分的实质精神,仅在形式上作以修改,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4.
原杰  施杰斐 《海南人大》2009,(12):45-45
领导干部授意、指使、强令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违规实施行政审批,或者违规干预行政审批的,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日前哈尔滨市第58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草案)》。该《规定》预计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论坛》2007,(5):19-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4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行政机关公务员条例(草案)》。会议指出,为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勤政廉政、依法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制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十分必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草案)》在总结多年来行政惩戒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原则、种类、适用、权限、程序和申诉等作了具体规定。会议决定,该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6.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各地各高校都认真贯彻落实,然而,许多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情况和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进行行政法律关系分析,可以全面、准确地认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规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和《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对此作了具体规定。1993年12月29日通过的《公司法》的第二章专门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本文主要讨论两者有关规定的差异和适用原则。 一 外资法和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注册资本、股权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规定,合营企业注册资本是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外资企  相似文献   

8.
高校对学生的处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甚至核心的环节,也是高校实施行政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生处分过程中,高校往往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地位,容易把学校和学生视为行政隶属关系,导致救济渠道不畅通,处分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学生不服学校处分形成的纠纷时有发生。积极探索和实施高校学生处分的法律救济,不仅符合“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制精神,也可以形成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澳门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正式实施的<澳门刑法典>对保安处分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与大陆法系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是,澳门刑法中的保安处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自身的特点.从保安处分的种类、保安处分的适用原则以及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澳门刑法中的保安处分规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立法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0.
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是相互区别与联系的两种法律制度。《民法通则》未规定善意取得及其与无权处分的关系。《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存在疏漏并与善意取得的适用有冲突,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予以理顺。物权法草案中善意取得之规定有待进一步检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