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海率先公布"国企改革20条"打响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后,各地陆续跟进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当前,正值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采访了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如何完善国企改革立法的角度 ,对深化国企改革问题进行探讨。阐明了国企改革需要法律规范、引导、推动和保障。并指出当前亟待抓紧经济行政法规立、改、废工作。  相似文献   

3.
由郎咸平所引发的风波早已超出个案之争的范畴,目前争议的焦点已集中到国企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上,其中尤以产权改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为主。《法人》一向以促进中国产权改革法治化为己任,因此特举办此次论坛,试图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评价国企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国有资产流失是不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如有流失,流失程度如何,原因何在?在产权改革过程中,法律是否缺位,在法律执行方面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反思MBO?在国企改革深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完善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问题,即如何构建相对完善的国企改革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法人》2015,(4):8
作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国企改革备受注目。3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列席全国政协一场联组会议时透露,国企改革是今年改革的要点,国务院已为此专门成立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且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挂帅"。穆虹称,国企改革是今年工作的要点,现在正在有计划地推进,可以期待今年的国企改革系列实施方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9月17日,在全国法院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会议安排,向全体会议代表介绍了江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能动司法服务国企改革的经验做法。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4月到2013年3月,全省法院共审理涉国企改革案件434件,涉及国有资产总额86.1亿多元、债务总额203.37亿多元、职工26.8万多人。时间往前推两年多,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在对江西国企改革调研后指出,改革的成效好,"国企改革江西样本"值得全国学习借鉴。"省高院在依法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工  相似文献   

6.
赵剑飞 《法人》2005,(12):112-113
澳大利亚电讯私有化前后经历漫长十年波折,纵使雾里看花,细节或不清晰,也多少可以给中国依然在进行的国企改革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在即。入世是一种催化剂。入世将带来对深化国企改革和体制创新的要求,入世还对改单中所涉相关法律制度提出了立、改、废要求。在此进程中,世贸规则、国际惯例势必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引为借鉴乃至合理移植。 多年来,国企改革一直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199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实际运作一直步履维艰。公司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包括WTO成员大中型企业行之有效的主流组织形式,这一共通文明成果是可以共享共用的。…  相似文献   

8.
李兵  徐安 《法人》2004,(7):44-46
因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就国企改革提出阶段性的、建设性的方案设计,成就了杨瑞龙国企改革工程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对广大的国企是机遇更是挑战.于是“狼来了”的惊呼四起。只要自己成长为巨人,“狼”并不可怕。可目前.国企现状的确令人担扰: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企富余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1/4.达2400多万.成为国企改革的一大阻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减员增效”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一环。面对境外企业的虎视眈眈,国企减员增效更是刻不容缓。国企减员增效有以下几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何永东 《法制与社会》2010,(35):120-121
我国历经三十余年的国企改革基本上是在经济学指导下推进的,法学缺位,法律缺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改革过程中因过分考虑效率而抹杀公平的现象出现。当国企改革进入到产权改革领域时,法律缺位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虽然关于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制度设计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法学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朱敏  卫祥云 《检察风云》2012,(17):16-18
从中石化天价酒,到中国铁路天价宣传片,国企改革的争议一度甚嚣尘上。而近期浙江、重庆等省市高调“挺私”,且国资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卫生部、银监会等部门也纷纷为落实“新36条”一同打出组合拳,其中“国资14条”规定,民间投资主体可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凡此种种,真的宣告民间资本的春天即将来临?国企改革在新的框架下又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12.
龙凤 《法制与社会》2013,(23):154-157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虽然国企改革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可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措施的强化却将改革一步步引入了歧途。当前国有企业开始逐步扩张,几乎成为"垄断"的代名词,造成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违背了国有企业的性质,使社会矛盾激化。解决国企改革的问题,实质就是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国企代理人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寻租行为的问题,是要解决国企中"少数人得之而私有"的问题,是要解决国企"与民争利"的问题,归根到底,国企改革的问题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解决国企的负面影响即是国家政治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在进行,目前上海、北京、广东等多地已明确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多地在方案中提出,将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企领导薪酬水平。(中国新闻网8月21日)国企高管薪水过高已成民众诟病焦点,且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差距很大,有的相差30多倍,造成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同时,这也造成了国企红利减少和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企高管薪酬过高问题引起了中央最高层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表示要对国企高管薪酬进行改革并降低高管薪酬水平。毫无疑问,这会赢得民众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俞富 《行政与法》2009,(2):41-43
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等几个重要阶段.经过3D年的风雨历程,国企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改革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下一步应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产权社会化和突破行业垄断格局几个深层次问题上加大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5.
秋天 《中国律师》2000,(1):26-2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今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政策及指导方针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这对今后律师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1999年11月1日,大连市司法局召开了律师为国企改革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为主题的座谈会,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参加了会议。段副部长首先充分肯定了大连律师为国企改革所作的工作,同时指出,历史为律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律师被推到了改革的第一线,广大律师应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积极为国企改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对广大的国企是机遇更是挑战,于是“狼来了”的惊呼四起。只要自己成长为巨人,“狼”并不可怕。可目前,国企现状的确令人担扰。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企富余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1/4,达2400多万,成为国企改革的一大阻力。党的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正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实现和推进社会公正。不可否认,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公现象,影响了改革的进程,甚至威胁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企改革和社会公正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促进国企改革在维护社会公正的前提下展开。  相似文献   

18.
关于股权的性质 ,我国法学界惯于遵循大陆法系的思维模式去认识。本文通过比较两大法系及其对财产权之界定 ,探寻财产权利结构体系演变的历史轨迹 ,认为借用英美法系的思维模式去架构产权结构有利于对股权本质的理解 ,有利于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笔者借用英美法系的思维模式 ,从经济法是增量利益生产和分配法这一部门法本质出发 ,结合国企改革的实际 ,综评股权学说之分歧 ,通过对股权本质的经济法学思考 ,认为股权的本质是追求增量利益最大化实现的经济发展权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在企业中享有财产和人身双重权利 ,即人力资源产权和组织成员权。在我国国企改革中 ,劳动者的这两种权利残缺不全、搭配不当。改革的方向应是明确肯定劳动者的人力资源产权 ,充分重视劳动者的组织成员权 ,双重权利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我国国企改革历史使命的完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国企改革,特别是大型国企的改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不断传来有关国企改制的消息:“西安500亿国资盛宴”、“山东1133家国企改革与时间赛跑”、“江苏640亿国资重组行动”、“上海700亿商业资产重组”……总部设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由北京、天津、河北、西安等18家产权交易机构发起建立.代表北方地区112家产权交易机构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更是抓住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契机,谋求建立我国跨度最大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