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都说有些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来沪者,常称之为“阿乡”——其实上海人也有被他人瞧不起的时候。回忆起七八十年代,“精明的上海人”这一雅号曾风靡一时,背后的潜台词是:上海人“脑子活络门槛精;谈起生意太精明;斤斤计较讨人厌;因小失大不高明”。周边城市尤其是杭州人,遇见上海人往往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目光,弦外之音——“上海人太精乖”。为此上海市有关领导曾指示,就“精明的上海人”这一话题在《解放日报》上组织一次大讨论,提倡要做大气、高明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2.
有情请牵手     
《上海支部生活》2006,(12):10-17
看惯了高楼林立、高架如龙。习惯了市场丰盈、时尚如潮。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成果世人瞩目。然而,就在大多数上海人享受发展成果的今天,也许你不会想到,在上海的郊区,还有一批“贫困村”,许多我们体会不到的贫困正困惑着那些“贫困村”里的农家人。  相似文献   

3.
年终职场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单位效益好,少不了发一笔年终奖;忧的是企业不景气甚至濒临倒闭,不得不裁员以节省开支。发年终奖本是好事,但如果该得的没得到,劳动者的权益势必受到损害;裁员对于劳动者来说,总是件让人惶恐的事。但如果事先明了企业裁员必须遵守的法律和规定,您的合法权益就不会轻易地被侵犯。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就两会代表反映关于“上学责”问题回复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的人都消费得起。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06,(8):55-55
我是五十年代末从乡下到上海来参军服役、读书的,也算是半个上海人。我觉得上海人堪称是可爱的。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文化建设、法制与道德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海没有相当的软实力,绝对吸引不来众多的中外投资者。“上海人可爱吗?”这个讨论的意义在于警醒那些“七不”做得不够.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遵守不力的少数市民。我们应该宽容.我们更应该警醒。——潘国才  相似文献   

6.
数字     
《今日上海》2011,(4):60-61
233户“世博人家”变身“上海人家” 曾为世博旅游接待做出巨大贡献的“世博人(农)家”变身为“上海人(农)家”,今年3月10日,市旅游局、妇联、农委为沪上255户家庭颁发了“上海人(农)家”铭牌,继续接待海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7.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09,(1):67-67
用人单位“抄底”华尔街;年终奖期待调查:热情依然不减;;国内一季度招聘预期将趋于谨慎;香港逾千家企业签署不裁员约章;  相似文献   

8.
同在飞机上     
记得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大哥大”这东西还很稀有,为大款和权贵们专用。转眼之间,满世界都是了。“大哥大”也不叫“大哥大”而叫手机了。可见改革开放发展之快。特别是一走进机场这种让人底气十足的地方,手持手机仰着头打电话“通风报信”的人就更多了。似乎单单买一张机票上飞机还不叫坐飞机,要吆五喝六得让亲朋好友都知道他要坐飞机才叫坐飞机。等到上了飞机,手机的嘀嘀声依然此伏彼起,这是“引狼入室”;还有打出的,大声吆喝着不知道他和谁讲话。这时候漂亮的空中小姐笑容可掬地走来了:请大家坐好,飞机就要起飞了,请各位关…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2,(5):59-59
古代“公务员”的年终奖,根据官职大小分成三六九等。东汉时,大将军、三公,每人发钱20万枚、牛肉200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发钱10万枚;校尉每人发钱5万枚;尚书每人发钱3万枚;侍中每人发钱2万枚。他们领一回年终奖超过一年工资。  相似文献   

10.
李国华 《探索与争鸣》2023,(8):164-176+180
在《蚀》三部曲中,茅盾为上海赋形的基本逻辑是多重的:首先是通过武汉发现上海,武汉的“政治生活”创伤造成其在为上海赋形时总是试图把上海内景化;其次是上海经验在“政治生活”中苏醒,在武汉和上海的“政治生活”之外触及更混沌而厚重的难以赋形的日常生活;三是漫不经心写下的丰富的上海都市生活细节却意外写出了上海的一种精气神。对于革命景象的刻意描写反衬出茅盾对于上海的稔熟,那些丰富的细节里藏着真正的上海。这些书写既然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就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一座城与一个人的关系:表面上是一个人在为城市赋形,实际上是一座城在为人赋形。以日常上海经验应对和消化大革命的剧烈撞击和震荡或许暗示着,上海是一座具有足够弹性的城市,能孕育和生产一些激烈的生活组织形式,譬如工人运动,也能孕育和生产相应的克服剂,譬如令人依恋的都市生活,从而为生活在上海的人赋予革命和安稳交错的双重形貌。  相似文献   

11.
李玮 《时事报告》2004,(6):65-67
金明新,一个文静娇小的上海姑娘,生长在上海郊区美丽的旅游古镇——朱家角。童年时,她每每跟随父亲上街买菜,发现父亲总是挑那些年龄较大的老头老太太的菜买,而且从不讲价。父亲告诉她,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关心,需要帮助。从那时起,在她心底就播下了爱的种子,希望长大后,能以自己的爱心去关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全国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仅河南省公安机关就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1200多个,抓获涉黑、涉恶、涉霸犯罪团伙成员5400多人。那些长时间被黑恶势力欺压、蹂躏的无辜群众,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有再次被“解放”之感。 长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明显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称霸一方,为所欲为,搅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百姓怨声载道。 照说,党的基本路线包含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内容之一就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最简单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春游,荒废学业,后悔莫及。而今痛感于有的人上歌舞厅一次花几十_一几百元不在乎,到饭馆一顿吃几百几千元不吝惜,而买本书订份报_却抠得紧;有的人居室豪华,家电齐全,“金屋”藏线藏物甚至藏娇,就是不藏书。如今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澎湃,变化异常,发展迅速,一些人就因为知识积累不够,学识眼光不佳,冲浪后劲不足,常常呛水、溺水。不多读书长智,何以面对竞争更加剧烈的新世纪!赶快读书学习——就从抓紧“春读”开始!抓肾‘春读”,就要放宽视野。不要以为读书学习只是学生、学者和文化人的事,须知“知识跟着时代走,谁不学习…  相似文献   

14.
记得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媒体上天天都是有关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新闻,中央2台的“直击华尔街风暴”栏目持续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企业里几乎每家都在处理调整、裁员、节支等问题,员工人人自危;朋友们见了面谈论的也多是“你们公司裁员了吗”、“你的职位能不能保住”之类的话题,至于说“拿了多少年终奖”、“有没有加薪升职”等问题,谁要是能提出来,很可能就会被视为外星人。  相似文献   

15.
资料卡片     
天平的砝码气量小快乐少狭隘即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小心眼”。对一些细小事情、闲言碎语,在“气量大”的人看来根本无所谓,可“气量小”的人往往就会生上好几天的闷气。别人相互间讲句悄悄话,“气量小”的人便以为是在讲自己;别人心里不高兴,脸色不好看,“气量小”的人就疑心是对着自己来的。在行为上,狭隘性格的人交往面窄,一般只同与自己想法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气量大小是同一个人的人生观密切相关的。一个胸怀宽阔、豁达大度的人,就不会为个人的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上海”和“80后”两个关键词可以引发很多联想,但和“相声”这个传统娱乐形式结合起来,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就在上海,一群“80后”说的相声竟然一票难求,火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虹五村是闻名还选的“台资村”,全村18家企业,其中就有16家是与台商合作的。自1992年该村成立了上海虹欣实业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了虹五村外商投资服务公司以来,他们以“人”为本,全力开展了为台(外)商一条龙的服务,使台(外)商企业与村公司领导紧密配合,几年来形成了一种你帮我,我帮你,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上的融洽,真可谓浦江同舟,情意浓浓“台资村”。无私献血情操高尚1992年就到虹五村投资的大黄河制衣公司的台商蔡守德,是一位忠厚善良、事业心很强的人…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海南》2007,(12):20-25
2007,海南使人心动,海南更加精彩!这一年,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全省各族人民构绘了一幅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蓝图;昌江霸王岭上省委理论研讨会激荡的“头脑风暴”,让我们对发展的差距和不足有更清醒的认识,并对加快发展确立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海南各项改革发展喜讯频传;洋浦保税港区获准设立、国家新航天发射场获准在海南文昌建设、农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东环铁路开工、“新海大”成立……回望即将落幕的2007年,我们希望能用一组镜像回放海南发展进程中的部分精彩场景,重温这一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相似文献   

19.
岁末年初,围绕提前离职所产生的年终奖争议也日渐增多。到底什么是年终奖?年底双薪就是年终奖吗?什么条件下该拿年终奖……这些疑问成为许多单位和员工颇为困惑的问题。 年终双薪就是年终奖吗 由于目前年终双薪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年终奖发放形式,许多人便简单地把“年终双薪”和“年终奖”等同起来,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20.
方圆 《就业与保障》2012,(12):23-24
又是一年年终时,辛苦一年的你,拿到属于自己的“年终奖”了吗?如果没有拿到,你不妨及时索要,千万别让自己的年终奖变成“一个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