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写作实践中区别公文主旨与文学作品主题,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主动写作”与“被动写作”;“含蓄性”与“鲜明性”;“一文数题”与“一文一旨”。  相似文献   

2.
从本体、工夫、修身理想三个层面论述了“在我之学”这一思想。“在我”体现了朱熹“万理具于吾身”的本体论思想,即“理之在我”,阐述了“理”与“性”“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修德行仁,天命在我”的工夫论思想,即修养“在我之心”。“在我之学”旨在时时地“反身而诚”“反观内视”,完善君子的内在德性,通过“在我”这一根本方法从而实现“君子”人格的修身理想。  相似文献   

3.
对“欺罔”(“自身欺罔”和“价值欺罔”)的现象学反省在舍勒整个现象学时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与“自身被给予”相对,“欺罔”在本质上意味着一种不恰当的被给予方式,“自身欺罔”或“价值欺罔”则意味着一种不恰当的“自身”或“价值”的被给予方式.舍勒对这一问题的现象学反思与其现象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密切相关,他的最终目的是在各个...  相似文献   

4.
“敬”,在中国伦理史上,是出现较早的德目之一。在古代文献中,“敬”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对“人”的态度,即恭敬、尊敬;二是指一种对“事”的态度。《说文》中说:“敬,肃也。”“肃,持事振敬也。”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子路》)这里的“敬”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指的就是对“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论语》中,包含了孔子丰富的言语道德思想。孔子不仅注意到了言语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把它提高到了治国安邦的道德高度,提出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著名论断。而“吉德”、“言礼”、“言仁”、“言忠”、“言信”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孔子言语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言德”是总纲,“言礼”、“言仁”、“言忠”、“言信”是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是“言德”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5·31”讲话 ,是继去年“七一讲话”后的又一篇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5·31”讲话着重从实践的层面上 ,阐明了实践“三个代表”的要义 ,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要求 ,实质上是提出了实践“三个代表”的三大纲领。  相似文献   

7.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 (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 (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8.
人与法在“本位与工具”视角上形成了“法本位”法理命题。法律在其“工具性”上,首先是“以人为本位”,即人与法在本质层面上是“人本位一法工具”的“原生关系”;进而,在法治社会,法律又在其“权威性”上,升华为“法本位”,即人与法在运作层面上是“法本位一人工具”的“转换关系”。法律的至上权威,需要权力授权渊源上的民主性强力支持。当然,在立法和本质层面上的“人本位”永不能被替代。有了“法本位”这一“人本位的有效化身”,则“以人为本”也就获得了其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当前评先活动在不少单位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纯粹为评先而评先的过场戏,出现分配“先进”、轮当“先进”、内定“先进”、票选“先进”、排队“先进”、永享“先进”、包装“先进”及人情先进等种种“被先进”的怪象,造成了扭曲价值观、挫伤积极性、弱化战斗力等负面效应.在评先中应采用“自荐、比赛、评比”模式、“红”、“专”二维考核模式及“两推选、两票决、一公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山东省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各地市纷纷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开展规定动作+特色动作进一步细化落实。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一次办好”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成效显著。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一次办好”仍存在“痛点”和“堵点”。应以此为突破口,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消除“痛点”、打通“堵点”,进一步优化创新“一次办好”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吴清泉 《理论前沿》2006,(13):38-38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世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反映了民声、代表了民意,是民心的一种折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理论学术界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一反映时代要求的重大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其实,“八荣八耻”并没有多么高深的道理,非常浅显易懂,一看便知,一听便懂。“知”的问题并不难,难就难在“行”上,关键在做,关键在落实。当官的,按照“八荣八耻”去为官;医生,按照“八荣八耻”去行医;商人,按照“八荣八耻”去经商;教师、家长,按照“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是“台独”的新翻版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 ,在同“一边一国论”的斗争中 ,我们要善于把握WTO与“三通”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的重要契机 ,反“独”促“统” ,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 ,力争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有更大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领导权”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我们不排除在日常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使用这一词汇,如“革命领导权”等,但是在宪法学层面上使用这一词汇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认为“领导权”一词不是宪法与法律用语,使用“领导权”或者“党权”一词不仅存在的现实障碍,也缺乏法理上的依据。“领导权”一说容易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混同。“领导权”一说,是“官本位”这一权力思维的自然反应,是战争年代的习惯用语,不是和平建设时代特别是法治建设时代的法律与法学术语。  相似文献   

14.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权利制约权力、主权在民、公众参与司法、司法民主理念的充分体现。它是一种救济程序,也是一种监督程序。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要在宏观上处理好“应然”与“实然”、“渐进”与“嬗变”、“监督”和“独立”的关系;要在微观上健全配套机制,实现人民监督员的独立。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为民”这一宗旨,打牢“清廉”这一基础,抓住“务实”这一关键,解决好“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和“怎样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于溟  殷靓 《工会论坛》2010,16(2):149-150
“此在”作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根本范畴,极具特色地集中探讨了“人”这一特殊存在,指出“此在”在其他一切存在者中具有优先地位。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他以“此在”作为探讨存在与存在者的中介,对此在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海德格尔对“此在”的阐述,具有丰富的哲学探讨价值,同时体现了其对传统人学的巨大超越,我们有必要对他的这一思想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刑法作出的故意犯罪定义中,“放任”一词不能准确揭示间接故意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宜用“容忍”一词取而代之;“希望”和“会”两词则准确揭示了故意犯罪的特征,应予保留。  相似文献   

19.
斯宾诺莎从“自因”出发 ,对于“上帝 -神”“存在”命题之“证明”作出小结 ,他的“实体”“自因”说深入人心 ,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斯宾诺莎哲学的意义还在于 ,他从这个前提出发 ,“推出”整个的世界 ,把感性情感世界包容在他的表面很枯燥的“几何式”逻辑推理之中 ,使人们日常经验世界具有了一种意义。这一条“自上而下”的思想路线 ,奠定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在这条路线指引下 ,并开创了“现象学 -显现学”的道路 ,其重要性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其原创元素为“四个共同”“三交深融”“两全目标”“一条主线”,原创品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全新理念”“两个平衡支点”“三联中国话语”“四边直角定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高校讲习,应当“融会贯通四大体系精神”“正确理解三个基本概念”“高度警惕两个思维陷阱”“全面落实一个系统定位”。与此相关的广西民族大学案例,有“一门在线课程”“两重讲习积淀”“三个刷新版本”“四合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