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同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他为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毛泽东曾经用热烈的言辞称颂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品格”。其实,这种品格同样属于他自己。这也是他说自己的心与鲁迅相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那么他自己就是在整个革命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2.
他虽平凡,但却有伟大追求;他虽平静,但却有满腔热血;他虽平常,但却有极强的责任感……他就是李文祥,一个坚守信念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淡泊名利的特级战斗英雄,一个勇于担当的基层人民公仆,一个默默奉献的淳朴农民兄弟。李文祥同志的事迹朴素真实、发人深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跟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32页)。他为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毛泽东曾经用热烈的言辞称颂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其实,这种性格同样属于他自己。这也是他说自己的心与鲁迅相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那么他自己就是在整个革命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一位深受景仰的现代文化宗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武装的缔造者之一和主要军事领袖,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与敌人生死决战的残酷战争中,但由于他骨子里的“革命文化情结”,心中始终不忘另一条战线——风云变幻的文化战线。在南征北战的枪林弹雨里,他“指点江山”;在马背上、窑洞里,他“激扬文字”,关注“文化同行者”的种种心迹与表现。这个时候,影响毛泽东最深的当算鲁迅。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尊称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  相似文献   

5.
<正>雷锋,一个响亮而温暖的名字,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一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他不是作家,但其日记却广为流传;他不是哲学家,但他朴素的话语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他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赢得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题词,激励人们赓续接力、向他学习。60年来,以其名字命名的伟大精神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党对鲁迅非常信任,非常尊重,在关键时刻给他以力量和支持;鲁迅则不遗余力地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党而奋斗.本文概述的是中共与鲁迅交往的史实.  相似文献   

7.
鲁迅1936年10月逝世以后,受到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被与孔子相提并论,被称为"现代中国的圣人"、"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认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于鲁迅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源于他们对鲁迅的深刻认识。而在党中央和鲁迅之间作为联系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文化革命战线的主将,当时敌人攻击他,朋友误解他。瞿秋白把正确地评价鲁迅看成那个时期文化战线上一个重大任务。因此,他白天专心研究鲁迅著作,夜深人静就伏在一张小方桌上写作,花了4夜工夫,写成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的伟大人物,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焰几乎影响中国一个世纪。毛泽东同志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对鲁迅而言,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对苦难的抗争的话,对艺术的终生热爱则是他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闵良臣 《唯实》2001,(11):71-72
不知怎么了 ,2 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这几年十几年 ,大家突然对鲁迅有意见起来 ,鲁迅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了。最奇怪的是有人只读了几篇胡适的文章 ,甚或在报纸杂志上看了一篇两篇别人或是评论胡适或是评论鲁迅或是评论胡适时顺带评论鲁迅的文章 ,就立即对鲁迅不满对鲁迅有意见起来。我觉得这不好。尤其是有人恐怕没有读过多少鲁迅著作 ,或者说虽然也读了一些 ,却并没读懂 ,也在那里人云亦云 ,拾人牙慧 ,跟着瞎起哄 ,我觉得这更不好。我虽然很尊崇鲁迅 ,知道他毕竟也是人 ,而人就难免有缺点。但鲁迅又确实不是一般的人 ,他的伟大 ,其实主要并不…  相似文献   

11.
思想的伟力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答案,结果马克思远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高居榜首。对于这样一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东方还是西方、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论说他的理论贡献,评价他的丰功伟绩,当之无愧的权威首推恩格斯0恩格斯与马克思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是长期合作的搭档,  相似文献   

12.
思想的伟力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答案,结果马克思远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高居榜首。对于这样一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东方还是西方、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论说他的理论贡献,评价他的丰功伟绩,当之无愧的权威首推恩格斯0恩格斯与马克思是并肩战斗的战友,是长期合作的搭档,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08,(3):F0002-F0002,F0003
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似幽默随和、兴趣广泛、人情味极浓;他没有什么领导人的架势和气派,一走出会场、一离开正式场合,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老大哥:他跟谁都谈得来,无论工农士商,无论大人小孩:他没有孩子,但却喜欢孩子,把慈父般的爱,给了烈士后代。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在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不明赏罚、不讲是非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一个生机勃勃的党、对于一个正直无私的人来说,能否评鉴优劣、仗义执言、坚持积极的思想斗争,则是其能否永葆青春、永具活力、不断开拓进取的契机所在。鲁迅是深请这个道理的。他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分是非、不断地作斗争中度过的。他知道,真理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是现成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真理都是与谬误并存的,都是杂揉于芜秽之中的,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分析、评鉴、斗争,方能获得。真乃是千淘万源可得玉,吹尽狂沙始见金。鲁迅为真理而进行的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用他的思想改变了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毛泽东以其奇美的艺术思想、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其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也熔铸了他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彰显了他浪漫与现实、激情与淡定、霸气与柔情相结合的领导特质。  相似文献   

16.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联句,在书赠瞿秋白的条幅上写下的话。瞿秋白是被鲁迅视为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朋友和同志。他们相识相交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彼此之间建立的友谊却深沉厚重。在瞿秋白处于生命危险、生活最为困难的境遇时,是鲁迅冒着生命危险给予了他最真诚、无私的帮助,这才让瞿秋白有了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相似文献   

17.
齐霁 《党史文汇》2003,(4):20-21
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经过毛泽东一生中曾为两位普通战士题过词,一位是战争年代的刘胡兰,一位是和平时期的雷锋。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不愧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雷锋却没有那样的惊天动地之举,只是做了些平凡的小事。然而,毛泽东从雷锋这些平凡之举中,看到了伟大的内涵,看到了一种时代需要的精神,于是他欣然命笔,向各族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生前把毛泽东著作看成“粮食”、“武器”、“方向盘”,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艰苦…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时,上海人民哀悼他的那面白地黑字旗上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 鲁迅的民族魂,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此,毛泽东曾作出高度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  相似文献   

19.
《唯实》2000,(1)
当年鲁迅解剖自己时说,孔孟的书,他读得最早,最熟,然而似乎和他不相干。他认为自己“思想上,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鲁迅全集》第1卷第285页)。《红楼梦》第21回不是有贾宝玉提笔续写《华南经》被黛玉讥笑的情节吗?鲁迅戏称自己是“随便党”,更是带有自嘲意味的剖白。 不过,话说回来,中外哲学史上,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像庄子这样运用形象思维把深奥的哲理以一百多个寓言故事讲得如此神形俱备,宏伟壮丽,诙谐自如,夸大离奇,文采斐然的;他同时又是一个奴隶制的批判者,例如他说“窃国者侯…  相似文献   

20.
金建明 《党史文苑》2001,(6):22-24,21
瞿秋白和鲁迅,一个是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优秀的社会活动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一个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们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双璧”,在20世纪30年代亲密合作,并肩战斗,结下了诚挚的战斗友谊,在中国革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