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适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有关本罪的司法适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重点研究:一、“行政执法人员”的含义与范围简单地说,行政执法人员就是从事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那么何谓行政执法?对此,行政法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执行、适用法律及从属于法律的法规、规章的活动,是行政主体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方特定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①根据这种观点,所…  相似文献   

2.
行政规章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或依其职权,为了具体行政权力的实施,便于操作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作为相应法律、法规的配套内容,构成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是行政规章的适用与效力,在一定范围内受到限制。为在卫生行政执法中,能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能,笔者结合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执行案例,浅探行政规章的适用效力限制。  相似文献   

3.
行政区域冲突规范是解决同一法域的领土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地方性法规 (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规章之间冲突的法律规范 ,它具有冲突规范的种种特征 ,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较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行政区域规范冲突原则主要有适用法院所在地法、适用行政相对人所在地法、适用行为地法及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在行政区域冲突规范缺失的情况下 ,它可以为行政执法机关和人民法院正确适用法律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行政程序的关注主要限于法定行政程序,而对非法定行政程序有所忽略。非法定行政程序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之外的行政程序,它虽具有弥补法定程序不足的功用,但也容易滥用因程序裁量权而忽视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对于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非法定行政程序,法院应当按照正当程序原则的司法审查标准进行审查;违反该原则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滥用职权之情形,法院可据此撤销相应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5.
皮旺芳 《行政法制》2003,(2):27-28,30
我局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工商机关行使着160余部法律和法规、600余部规章的行政执法权,执行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有117部,其中法律有15部,行政法规13部,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84部,另外配合  相似文献   

6.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授予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具体行政执法活动中自由行使的权力,是指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运用。具有法律既定性、自由裁量性、裁量公平性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7.
叶恒 《行政法制》2004,(4):14-15
行政立法程序是行政立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程序,它一般包括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发布与备案等几个步骤。这就要求,行政立法不仅主体合法,而且程序上要合法,确保行政立法的每个环节规范到位,不走过场。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法上,对同一主体的一个违法行为可否给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罚,对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可否参照刑法上的“数罪并罚”予以合并处罚,这是近年来在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中经常议论的问题。行政管理活动与刑事、民事活动相比较,具有其显著的特点。主要是:第一,行使行政管理权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各个行政机关之间在行政管理职责上有着各自具体的分工;第二,行政法由众多的法律、法规、规章所组成,规范十分繁多,使得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范时有出现;第三,行政违法行为既表现为大量的作为行为,同  相似文献   

9.
关于行政法律责任,目前理论界虽有论述,但存疑颇多.本文试就行政法主体对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略作探讨.行政法律责任,也称为行政责任,理论界一般是指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或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即将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仅限于行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排除了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行政法主体在行政法上的责任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欠妥当的.首先,行政法律规范全面规定了所有行政法主体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行政法规范形式往往对法律责任作了专章规定.就规定的法律责任类型而言,包括了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三大类;就规定的法律责任主体而言、除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外,更多的则是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我们不能不顾行政法律规范的客观规定,而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解释的基本范畴及其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种有效解释。现行法律解释体制中,行政解释的主体是拥有法规、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其抽象解释权依附于制规权而取得,具体执行解释权则源于法的授予;不具有制规权的行政机关经法律授权亦可作为行政解释的主体。行政解释包括对法律、地方性法规的解释,对行政法规、规章的解释;既有对本机关制定法的制定解释,又有对上级制定法的执行解释,以及对下级规章冲突的裁决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一、行政执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执法或称适法,是指国家机关在实际生活中实施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和义务,或对其权利和义务的行使与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2.
行政规定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之一却并非正式的法律渊源,不能直接作为行政案件的审理依据。行政规定具备的附条件的法律效力使其在行政案件得以限制性适用,有别于法律、法规和规章。行政规定的司法适用以司法审查为前提,这种审查应遵循附带性审查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和有限的合理性审查原则,通过审查行政规定是否越权、内容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制定程序是否合法等判断其合法性。对于违法的行政规定,法院有权拒绝适用、作出违法性评判、提出司法建议,以维护法制统一。  相似文献   

13.
行政规章以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效力问题,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即使在人民法院审理某些行政案件时,也不例外。因此,探讨和研究行政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界定范围,范围根据,存在的必要性、有效条件,以及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行政规章以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界定范围确定行政规章以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界定范围,首先要排除以下规范性文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相似文献   

14.
再论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论行政执法的合理性原则傅国云一、合理性原则的内涵界定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在行政执法中的直接体现,对此我国行政法学界已形成共识。但对合理性原则的内涵表述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界说:1.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  相似文献   

15.
行政机关欲公正行使权力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前,应吸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不能单方面认定事实,剥夺当事人的辩护权利,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体现在行政程序上就是听证。所以,听证亦称听证会,是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决定之前,听取有关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作为一项程序,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最早在法律上确立听证制度的是美国1946年联邦行政程序法,这个法律的制定改变了传统行政法上以行政效率优先的行政法原则,而代之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对行政权行使加以控制的行政法原则。保障公民…  相似文献   

16.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相应法律后果并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是适用法律的过程,体现为专门机关执行法律、实施法律。据统计,在我国约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全部行政法规、规章都主要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因此,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我国法制健全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执法,那么立法方面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徒劳。从总体上讲.虽然行政执法工作逐年有所改善,但同法制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行政执法的问题相当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行政执法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活动,其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地方行政机关.①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相比,行政立法则更为具体和更为注重实际行政执法中可能对民众产生的影响,对正式立法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乃至先行试验②的作用,其中的多元主体参与是现代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般经济违法和经济犯罪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违法行为,二者既有严格的区别,又互相衔接。正因为二者的性质不同,两类案件的受理机关和所适用的法律也不同。一般经济违法案件是由法院、行政执法机关或监察、纪检部门受理,所适用的法律是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规或其他规定;经济犯罪案件,由国家专门法律机关(主要是检察院、公安机关)受理,由人民法院审判,所适用的是我国刑法。正因为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各执法部门、各相关的法律之间就需要互相贯通,做到法律上互相衔接,处理上保持平衡。当前搞好经济违法案件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搞好一般经济违法案件与经济犯罪案件的法律衔接和适用法律的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19.
王柱国 《法商研究》2012,(1):131-136
在实践中,我国的依法行政往往陷于限权与越权的悖论,行政执法成了"合法侵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依法行政原则之"法"为广义的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等各种法律渊源。考察依法行政原则之"法"的本义以及各国的经验,依法行政原则宣告的是:约束行政只能依赖于国家代议机关立法的他律而不是政府制法的自律。为此,要破解我国依法行政的困境,需要区分依法行政原则之"法"与行政法渊源之"法",同时要将依法行政原则之"法"局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行政规章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或依其职权 ,为了具体行政权力的实施 ,便于操作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在行政执法过程中 ,作为相应法律、法规的配套内容 ,构成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是行政规章的适用与效力 ,在一定范围内受到限制。为在卫生行政执法中 ,能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能 ,笔者结合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执行案例 ,浅探行政规章的适用效力限制。一、案例简介食品卫生监督人员于 1 998年 9月 1日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某鲜果汁冰厅 :( 1 )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主证于本年 8月中旬开始擅自开业 ;( 2 )从业人员未经年度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