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政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权是县以下压力型体制的主要载体,它必须按照政府下达的指标完成各项任务。在压力型的运行体制下,乡镇政权的角色扮演与村民自治的要求出现严重冲突,导致乡政异化。乡政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乡政制度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病医脚”,应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乡政的体制病灶,最终通过积极推进宏观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2.
乡镇政府行为扭曲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内在自利性的极度扩张,而外在表现为政府行为的经营化.乡镇政府的自利性通过经营化表现出来,出现了"目标替代"现象.这样,乡镇政府就异化为一种"谋利型政权经营者".文章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省管县”体制实施的困境与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业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多以克服市管县体制的弊端作为出发点和视角,鲜有对"省管县"体制实施的障碍进行研究,因而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我国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从而陷入"省管县——地(市)管县——省管县——地(市)管县"的怪圈循环,本文从心理层面、操作层面和体制层面等三个不同的视角对"省管县"体制实施的困境与障碍作出全面的梳理,并进而提出改革我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地方各级政府在转型中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些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发现其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强调国家统一管理而导致的地方治理结构单一化。当代中国的地方治理结构单一化是历史遗传和传统体制的产物,与转轨时期纵向政府间关系中存在的压力型体制也有着内在的关联。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治理结构单一化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但是,从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地方治理结构多元化与国家的统一管理并不矛盾。因此,在已有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路基础上,实现地方治理结构多元化应该成为继续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激励促使下,"经营村庄"得以出现并成为探析乡镇政府行为特征的重要方面。以动用体制内资源为核心的诸种行政理性行为,构成乡镇政府"经营村庄"的基本手段。相较于"经营企业"和"经营土地",在"经营村庄"中,乡镇政府的经营重心从基层社会转向行政体制内部,并注重对体制内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经营效果上注重推动农村发展中缓解行政压力与满足自利性诉求相统一,上下级政府关系处理上强调对上级政府意志和制度设置的遵从及策略性援引而非突破。乡镇政府"经营村庄"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村庄快速发展,但化解经营风险依靠持续的体制内资源引入,从而加重了体制负担。本文通过对"经营村庄"中乡镇政府行为的分析,拓展了"政权经营者"的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眼于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行探讨,选择顺德区容桂街道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容桂街道"三来一补"模式、"企业产权"改革、"简政强镇"改革三个阶段的观察与梳理得知,地方政府从"政权经营者"向"服务供给者"的变迁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困境使然,也是上级政府驱动和下级政府主动的结果。三个阶段的变迁过程具有内在的连续性、系统性与递进性,上一阶段发展困境的出现呼唤下一阶段改革的推进。某种意义上,容桂街道行为演进历程间接地揭示了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命题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构建城乡统筹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立体改革思路一是通过推进省管县,减少政府层级,构建扁平化的纵向行政体制;二是市县平级,城乡分治,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体系,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空间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方式,国家空间治理的中国逻辑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国家权力结构在空间生产上的作用及反映。党的领导体制是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以融入国家政权组织体系和基层社会的方式介入空间生产。中央权威与地方自主的平衡是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的行政体制框架,中央政府引导地方空间治理行为,实施国家空间发展战略;地方各级政府从空间商品化中增加财政收入,提升空间治理效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是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政府既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空间生产,又防止空间过度资本化;市场在空间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驱动地方各级政府与其共同促进空间商品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协同是实现国家空间治理的推进路径,政府整合社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空间需求;社会参与促进政府回应民众空间诉求,形成共治共享的空间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都把打造服务型政府作为行政改革的目标。通过对H市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地方政府部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诸多举措尚流于浅表,突出存在着诸如行政理念滞后、体制构架不合理以及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障碍,因此,在今后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实现从执政理念到运行机制的根本变革,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WTO接轨的需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导向的现代政府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持大股,经营层控股,不提倡职工人人持股”作为深化中小国企产权改革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地方经营者和政府官贝推崇,并在实践中广泛运用。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坦言,只有实现“经营者持大股,国企才算真正完成改制!” 一些经营者和政府官员之所以认为“经营者持大股”比较好,是因为“职工人人持股”等于“人人不持股”,是比“大锅饭”强不了多少的“二锅饭”,起不到增强经营者和职工风险意识、责任感,吸引其关心企业的目的。而且在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地方政府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地方政府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岩鸿 《求知》2006,(7):9-11
地方发展的方向与水平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会激发地方发展的活力,否则,则会抑制整个地方发展的生机。而要设计规划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方案,核心问题是理清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因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质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所承担的各项职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具有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务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的国外政府改革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地方政府的改革中少走弯路,尽快通过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科学界定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并进一步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从体制上理顺权力授受关系,使人民真正拥有控制政府的力量;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推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5.
政府直审村官模式作为地方政府主导的增量式制度创新,通过机构改革与整合监督力量,以加强村居审计工作为切入点,使地方政府介入到农村治理格局之中。该制度创新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投入为村务监督制度注入动力,弥补了村务监督体系因村民参与不足而造成的动力缺陷问题;另一方面则通过一系列制度建构形成了对村官进行管理考核的压力型体制,使地方政府成为主导农村事务发展的重要政治主体。制度创新在为农村提供制度供给和公共权威的同时,还应注重合理引导村民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依靠村民自身参与激活制度存量。  相似文献   

16.
政治锦标赛作为我国官员晋升及地方政府竞争的重要范式,也是地方治理创新的重要场域.通过对G市的个案研究发现,由于控制与自主的失衡,导致基层政治锦标赛的失灵及乡镇政府“无为而治”的局面.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镇政治锦标赛体制的创新,由于受压力型体制的影响,在激发乡镇政府自主性及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倾向,进而扭曲了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导向.为加快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乡镇绩效考核体系需要从“压力型考核”向“公众参与式”评价转型,加快乡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政府的职能作用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地(市)政权作为我国权力体系当中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存与撤一直是一个富于争论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地(市)政权现状分析,指出了其现在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建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为偏好是指政府在政治经济实践中为争取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呈现出的策略性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和财政改革激励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但也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充斥着诸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上趋利空间的形成,既来源于政府科层制关系博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来源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激励效应,更来源于政府科层行政过程中的软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地方公共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公共财政 ,是相对于国家中央政府而言的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的模式。它的定位应该是为地方的经济与社会活动提供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地方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从自身体系上看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公共收入制度、公共支出制度、公共预算体系和各级政府之间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从长远看 ,地方公共财政的构建 ,一方面要按照地方政府公共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重构地方政府收支制度 ,另一方面 ,应当参照复式预算体系 ,重构地方财政预算体系 ,包括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等。另外 ,从外部环境上看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 ,各级地方政府间要构建起法制、规范、科学的财政体制关系 ,排除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通过立法使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要培育和完善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建立多重评估机制;同时要把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