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地震后,灾区专建中引入了对口援助机制,上海在对口援建实践中形成的运行模式、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对推进东部支持西部、沿海带动内地、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帮助相对贫困地区,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富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优化与整合: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治理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理论探索》2016,(4):69-75
当前,由于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治理体系的碎片化进而引发区域合作治理过程中碎片化问题的产生,已成为区域合作治理的严重障碍,需要进行优化与整合。总体思路是:进行价值重塑,构建实现合作共赢目标的价值理念;优化权责设计,构建实现问题结果导向的权责体系;实现制度优化,构建实现过程控制功能的制度体系;促进政策协同,构建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政策过程;加强利益调节,构建实现补偿与共享的利益协调机制;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实现互补与共享的资源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与协调,始终是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主题。地方利益冲突的治理模式,涵盖治理主体、治理客体与治理机制等内容。根据国内外区域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地方利益冲突的协调模式归纳为科层制、市场机制、社群治理以及网络治理等四种类型。每种模式均有其优缺点,都有独特的生长环境与制度空间,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治理绩效各异。中国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协调,属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层制模式。针对当前区域利益治理模式的存在问题,需要在区域治理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的研究,不仅需要探讨如何建立合作关系和选择何种合作方式等问题,而且必须关注如何确保合作治理的有效实施问题。从制度可实施性视角看,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的有效实施过程,应当是以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区域合作框架为起点、以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引导为动力、以相配套的实施机制为保障的逻辑递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4)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讯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行政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治理主体多元化,这给地方政府带来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改变职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信息化时代给地方政府治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组织结构和治理内容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2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6月5日上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8,(25)
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明确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省市为19个,对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央统筹协调,组织  相似文献   

8.
当前灾区重建备受各方关注,如何恢复重建,政府需全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建设主体问题;二是怎样规划的问题;三是资金来源问题。在每个问题中,政府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一定要有准确、清晰地认识,才能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应尽快建立起既符合WTO规则、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管理和运行方式 ,要由直接管理、微观控制转向宏观调控 ;要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 ;要结合WTO规则 ,确定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适用程度以及适用程序等。  相似文献   

10.
深受危机冲击之苦的各国纷纷构建防御型政府,中国亦不例外。而反思后危机时代防御型政府建设的三种路径:预案路径、组织路径和技术路径,可以发现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观念的内在不足。同时,也可以发现阻碍政府防御体系建设的悖论,如危机管理预案内在悖论、应急管理制度外在悖论、危机管理活动象征意义与实际行为的对立以及官僚文化与风险文化共存的悖论。破解悖论也必然导致产生新的悖论,因此,借助于在官僚体系植入风险文化、构建公民和官员的文化意识是缓解悖论,建构防御型政府的文化之基。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以维稳为重心的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失衡状态,突出表现在维稳工作的泛化导致社会治理责任的弱化、维稳目标的强化导致公共利益目标的淡化、维稳的高成本导致社会治理能力降低、维稳责任与权力资源之间的错位等。当前应以治理为目标对政府管理职能予以矫正:职能结构上,要从维稳职能为主转向各职能平衡发展;职能关系上,从职能交叉向责权统一转型;职能主体上,从单一政府管理向多元合作治理转变;职能环境上,要培育公民社会以增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民间非营利组织受到的损失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失去继续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考虑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推动它们尽快实现灾后重建与发展壮大,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与鼎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灾后重建法规。它的制定有其必要性。从法律属性上来讲它属于针对特定事件的措施法;是应急法,而不是与普通法相对应的特别法;内容总体上属于规划法。作为措施法。它为灵活决定条例效力期间预留了空间;作为应急法,它体现了授权与规制的契合与平衡,但是在重建中要注意处理好行政干预和个人决定之间的界限;作为规划法,条例注意了对规划裁量的控制,但在实际适用中要注意利益衡量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2)
在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会导致多层面的社会风险。在分析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重塑途径: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人本管理理念;规范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行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西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在政策取向上选择了以效率为主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取向和以强制性和混合型为主的工具取向。这对于弱化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经济尽快复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使社会公平问题更加突出,政府的社会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生程度不同的扭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会涉及到诸多的行为转换,政府政策取向的转换尤为重要。政府政策必须实现以效率为主的价值取向向以公平为主的价值取向转换,实现以经济功能取向为主向以社会功能取向为主的转换,实现以强制性和混合型政策工具取向为主向以自愿性政策工具取向为主转换,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从根本上实现政府政策取向的转换,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能力建设:现代地方政府面临的时代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这必然对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就现代各级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因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以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提供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跨区域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的大量兴起,地方政府间的开放和合作趋势不断深入,但由于制度惯性、市场竞争、资源稀缺等原因,府际间的合作治理出现一定的路径依赖,如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克服区域发展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效应,以合作治理的形式提供优质的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成为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地方政府间应构建新型的跨区域合作治理的行政制度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增强跨区域合作的动力,以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上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青海蓉树地震对灾区民事法律关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对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影响都存在,但表现各不相同.特别是对知识产权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知识产权在灾后重建中的主要功能体现为智力支持和投资保护两个方面。中国政府和民商事主体都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在著作权领域、专利权领域、工商业标记权领域和其他知识产权领域以多种形式支援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9.
6月18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后,许多省份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对地震灾区的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对口支援的过程中存在着援建资金的合理化安排和使用、灾民的灾后心理刨伤的疏导、灾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口支援的监督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应对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配置与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予地方政府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职责、权力、利益的统一”?科学配置地方政府的职能是统一的关键。职能配置是分职责、分责任,权力配置是分权,利益分配是明利。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合理科学,履行得力有效,转变与时俱进,是衡量地方政府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