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吴玉章同志一九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在延安马列学院作的演讲,由省委党史工委《吴玉章传》写作组根据当时听讲的人记录整理。标题是写作组加的。民主、自由、宪政都是有阶级性的。只有有阶级的民主、自由、宪政,没有绝对的“纯粹”的民主、自由、宪政。抗日战争时期,吴老在这篇演讲中深刻揭露了当时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实质,开展了向国民党争取民主自由权利的斗争,促进了宪政运动。吴老的讲话有重要的文献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需要实行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重温吴老的这个讲话,也有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晨曦 《瞭望》1990,(49)
哈博罗内专电 大约因为普遍觉得南非当局是在进行政治宣传的缘故,对于9月1日南非总统、国民党总裁德克勒克宣布国民党决定向所有肤色的人敞开大门、不分种性和民族这件事,几乎没有多少人理会。 显然,一个有76年历史、执政42年、一直只有白种人才能参加的政党,没有也不可能一经宣布就真的变成“多色”或“灰色”党。两个多月过去了,未闻有哪个非白种人宣布加入国民党。可以设想,第一个加入国民党的黑人肯定将成为新闻人物。看来,至少目前国民党更多地着眼于宣传效应。 德克勒克为什么突然改变国民党的建党方针?  相似文献   

3.
<正>新北市长朱立伦1月19日正式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国民党迈入"朱立伦时代"。朱立伦在就职演讲中说,国民党在最艰难的时候,很多同志站出来加油,但他也听到许多基层朋友"感受到这几年来党对他们的疏离",党缺乏倾听基层的声音。他还谈到,行政权绝对不能霸凌"立法权","立法权"不能绑架行政权,"只有行政和立法同步,才能推动福国利民的政策"。东森新闻称,朱立伦的讲话等于是把"检讨第一刀,就挥向台下的马英九",暗批过去党的政策与党员渐离渐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革命的根本问题。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沉重的教训。本文试图就党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的失误及其经验教训,作一点探讨。一党的“三大”宣称国民党“立于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首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三大”确认国民党的领袖地位,大致有下列三点原因:第一,与共产国际过高估计国民党有很大关系。共产国际声称国民党是“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  相似文献   

5.
正"新连线"出走,"新党"成立李登辉不择手段巩固权力和推行"本土化"路线的行为,终于激化矛盾,导致国民党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带头分家的是"新国民党连线"。"新国民党连线"成立于1989年8月,由国民党内一批外省籍"少壮派"人士组成,主要成员有赵少康、洪秀柱、郁慕明等人。他们原本支持李登辉上台,但在见识了李登辉一系列排斥异  相似文献   

6.
杨琳 《瞭望》2007,(16)
在台湾政坛摸爬滚打了近40年,新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可谓“政坛常青树”4月11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中央党部举行党主席就职典礼,新当选的党主席吴伯雄正式就任。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台“立法院长”王金平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全部到场。吴伯雄在就职典礼上表示,摆在国民党眼前的考验非常严峻。他接任后,会秉持大公无私态度,协调推出最有胜选可能的“立委”人选,并尽最大努力提出最有胜选可能的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人选。  相似文献   

7.
蔡永飞 《团结》2003,(2):32-34
2003年2月14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宣布建立两党联盟,准备在胜选后联合执政,舆论称之为“连宋配”。消息一传开,许多人预测,台湾两大在野党的联合,势必深刻改变台湾政治格局,在明年的大选中,陈水扁极有可能败下台去,造成国民党的东山再起,从而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新的影响。 2000年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一举击败长期统治台湾的国民党,成了打破国民党垄断政权、享受开放党禁的民主改革成果的第一人。但舆论普遍认为,民进党取胜之关键,实际上并不在于民进党的“台独”纲领在台湾民众中有多么强大的号召力,而是国民党本  相似文献   

8.
马卿云 《团结》2009,(5):51-53
民革有一个“夫人支部”。这个支部成立于建国之初.是由民革中央领导和原国民党知名人士的夫人组成.在历史上曾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民革是由李济深、何香凝、冯玉祥、蔡廷锴等有影响、有威望的国民党民主派领袖创建的.  相似文献   

9.
严峻 《瞭望》2001,(41)
国民党考纪委员会于9月21 日召开会议,决定撤销前 主席李登辉的党籍。这是国民党创党107年以来,第一次对前党主席祭出党纪,李登辉也成为国民党首位被撤销党籍的前党主席。李登辉一再挑衅国民党忍无可忍 李登辉自去年3月被广大国民党员赶下台后,就不断制造事端打击国民党。李先是以出书的方式攻击国民党,接着又发表讲话支持国民党的  相似文献   

10.
《团结》2007,(3):57-64
改组国民党,实现首次国共合作(一)召开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在国民党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次大会上,孙中山宣布改组国民党。所谓改组,主要是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政治体制是党国一体,造成党产和国家财产混在一起。1987年台湾党禁放开后,民进党逐渐强大。2000年台湾大选,民进党获胜,国民党沦为在野党。党产问题成为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政治工具。国民党党产问题非常复杂,属历史遗留问题。文章分析了国民党党产形成的历史根源和来源,由此产生的种种纷争,以及党产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12.
正在民进党"立法院"多数席位的碾压之下,国民党全力抗争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25日在台"立法院"迅速获得三读通过。由此,国民党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财产,都将面临被清算的命运。国民党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国民党要被抄家灭党了!"甲级动员民进党胜选后,把"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作为主推法案,矛头直指国民党的庞大党产。在民进党"立委"占"立法院"近2/3强的情况下,国民党虽努力抗争,仍挡不住该草案步步逼近。在上周的表决战中,国民党团提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丧失台湾政权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政权的更替,都有其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尤其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民党,在台湾执政长达半个世纪,此次政权旁落更令世人瞩目。 1949年12月,国民党的党政机构由大陆迁往台湾,从此,国民党开始了对台湾长达51年的统治。 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从50年代初开始对国民党进行改造,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其立足与发展的政策,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这样,一个在大陆遭到惨败的国民党政权,在美国的经济与军事援助下,在台湾逐渐发展起来,执掌政权长达半个世纪。然而,这次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败北,结束其执政党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陆幼南 《学理论》2015,(5):109-110,118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与广东农民运动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在大革命初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希冀凭借广东农民运动来壮大和发展革命力量,故大力支持广东农民运动。随着孙中山的逝世和大革命的胜利进行,国民党人逐渐改变了对广东农民运动的支持,慢慢转为怀疑甚至厌恶的态度。最后,国民党在广东清党反共中,使用武力镇压其全力扶持过的广东农民运动。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国民党对农民运动的功利性态度。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4,(24):36-37
国民党历经2000年因党内分裂而失去政权,也历经了2008年因为陈水扁当局的失政和国民党领袖马英九的高人气,而赢得选举重新执政至今6年,现在的国民党可说是再度陷入空前险境,面临了严峻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6.
自1949年败退台湾以来,国民党一直未放弃反攻大陆的梦想,以"中央政府"自居。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的"光复"梦渐渐破灭。困于一隅的国民党开始悄然变化……特别是近期,为因应即将来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马英九不仅将"以台湾为主、对台湾有利"的主张纳入党章这一系列积极向本土化路线靠拢的动作将对国民党未来路线的走向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王猛 《各界》2011,(8):72-74
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的共产党员冀朝鼎,曾潜伏于国民党内给负责财政的宋子文做助手。抗战胜利后,他替国民党设计出用金圆券强制收兑法币的法案,政府用1元钱换取老百姓的200元伪币,于是国民党暴富,百姓暴穷,最后穷疯了的百姓发飙,经济崩溃,国民党败走台湾。  相似文献   

18.
张昌华 《各界》2011,(12):80-81
他曾位居国民党中枢,历任教育部长、交通部长、组织部长,以至“行政院”副院长。他是“反革命”,曾任国民党中统局局长,为中共(1948年)宣布的国民党43个战犯之一,序列第二十。  相似文献   

19.
从国民党的角度,考察威望"如日中天"的国民党在不到三、四年时间里失掉中国大陆的主要原因:一是未能满足农民求温饱、求土地的要求,丢掉了农民;二是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大打内战、经济恶化,丢掉了全民;四是国民党贪污腐败,惩治既无力又无效;五是大搞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六是美国对国民党的支持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国民党开除了近几年在台湾颇有点名气的雷渝齐等二十四人的国民党党籍。理由是这些人在一九八三年底的“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违纪参选、助选”,发表了攻击“党国”的言论。雷渝齐被除名的真相如何?从他这三年的浮沉说起,或许一叶可以知秋。雷渝齐是一个教师,三年以前在台湾政治舞台上还鲜为人知。他是在一九八○年“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崭露头角的。一九七九年底,国民党制造了“高雄事件”,将大批党外人士投入监狱。但是这并不能平息人们的不满。为此,国民党又网罗一批“政治打手”。颇有辩才的雷渝齐被选中了,被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