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2000—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各细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各细分产业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呈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居于优势地位;中国装备制造业和细分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产业内贸易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其它细分产业变化不大。这说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国际装备制造业的低端,扩张的基础在于成本优势,竞争内涵和发展内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IT产业泡沫的破灭,使世界经济发展失去推动力。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寻找新的力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因素。武汉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武汉对制造业的正确定位,选择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对应的高增长行业是关键,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是重要条件,注重产业积聚、延长产业链、构筑企业群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产业同构问题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制造业成本费用率和工业增加值角度衡量,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问题,大部分制造业行业成本费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同构问题妨碍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然而,如果对区域与产业层次进行细分,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会相应降低。上海、浙江与江苏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商相差甚大。它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同构问题正在走向区域间的生产劳动分工,正在走向产业集聚与协作。长江三角洲城市的产业同构问题与其城市的空间临近性与经济发展阶段高度相关,也是其走向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分工的必然阶段。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动词+处所名词”结构,一直是句法结构研究中比较受关注的一类.这一结构契合词汇化的演变过程,促成其词汇化的机制主要有三个:高频的促动、动宾结构的仿用、构式化.由于该结构在词汇化过程中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了这类结构中的不同小类的语境依赖度各有不同.而该结构对语境依赖度的大小与结构的自足度、语用推理难度紧密相关:结构的自足度与语境依赖度成反比;语用推理难度与语境依赖度则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程德斌 《群众》2023,(15):20-21
<正>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10个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第2个就是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产业安全和韧性、拓展产业覆盖面和价值端,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近年来江苏不断锤炼制造业“看家本领”,2022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89.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7%,均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对于正面临着严重资源和环境约束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制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发展范式。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过程价值链分析,揭示出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两大产业的价值链重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方式分为价值链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价值链活动虚拟及价值网式融合四种类型,以百丽为例,对其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企业的产业融合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路径依赖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以广东东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月皎 《理论月刊》2008,(9):165-168
利用先发优势,凭借比较优势,东莞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报酬递增,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生产,形成了东莞制造业大批产业集群的现象,东莞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东莞制造业的出口加工型"路径依赖"特征十分明显。进入新世纪后,先发优势削弱、成本优势递减、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使东莞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本文试图对东莞制造业如何走出传统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作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湖北建立现代制造业密集区的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经济发展目标之一为建立现代制造业密集区。制造业内部产业众多、发展不平衡的结构状况要求我们对主导产业作出合理选择。通过相关定性分析,在建立现代制造业密集区的过程中,湖北的主导产业选择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乔均 《群众》2013,(9):I0029-I0030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应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实现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动力,其基础与结构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广州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经济基础不断形成的吸引力、产业链与消费链空间耦合形成的市场空间带动力、广州城市内部与周边产业以及其运作环境发展的空间扩张力和国外跨国公司和跨国资本所产生产业活动的外部推动力共同构成了广州汽车制造业地域化发展的新动力,并加速和深化了这个空间过程。未来广州汽车制造业区位将出现若干个国际化的区域产业集聚区、与周边产业园区形成协同发展以及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胡霞 《岭南学刊》2014,(4):106-112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广东高技术服务业及内部各细分行业对广东制造业生产率和制造业利润率的影响。从对劳动生产率影响来看:高技术服务业通过改善中间投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集约化生产,提升了广东制造业生产率。在广东高技术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然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系数为不显著,并且FDI对制造业的生产率具有负的溢出效应。从对制造业产业利润率影响来看,不论是高技术服务业还是各细分行业的系数都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广东制造业生产模式普遍是依赖使用廉价劳动力和简单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微薄利润,这种低端制造生产方式对高技术服务业需求明显不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保障等方面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国30个省(市)1999~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省公顷”口径计算了中国五大区域的生态足迹,对五大区域的社会抚养系数、生态足迹、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进行了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在协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人口红利、生态足迹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消耗的依赖度远高于对人口要素的依赖度,且经济越发达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度越小,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红利效益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中国将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武汉都市圈制造业产业同构的演变趋势及其经济影响,本文运用产业相似系数、区位分工指数和区位熵三大指标对都市圈的制造业产业同构水平进行了评估,并采用动态份额-偏离模型对产业同构的合意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至2020年间,武汉都市圈产业同构格局总体呈现从“散块状”向“伞骨状”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一演化趋势整体是合意的,但部分地区因产业结构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合意性不足或非合意,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没有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本地产业基础有机融合。为推动都市圈非合意性产业同构合意化,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有必要以“都市圈产业地图”为指导,推动一般制造业由内向外有序转移,支柱产业链条向前向后有效延伸,新兴产业创新驱动抱团发展,从而形成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2009—2018年中国3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关系,其中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程度,理论机理在于资金导向、知识溢出、资本资金需求、产业链拉动等的演绎和作用。籍此,提出了建立金融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中心城市金融集聚质量及其辐射能力,增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以促进金融与制造业互动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过去20多年,制造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创造了财政收入的一半,并吸收了近1/3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也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主体。但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半左右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有专家认为中国制造业如果不加快产业升级将有沦为世界蓝领的危险。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可能沦为世界蓝领的原因,在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制造业避免沦为世界蓝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使低碳经济成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选,具有"低碳"特征的生产技能将成为一国新的竞争优势,"碳标准"自然成为评价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新杠杆。而且低碳经济的约束效应已经引致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滑。我国未来应更重视创新对企业生产技术的刺激作用、政策的生态导向性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并在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中实现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对经济新的增长路径的积极探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制造业国际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但我国制造业发展依然"大而不强",产业规模与产业附加值不匹配,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立足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做好制度供给,改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争取早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尤其是低中端制造业在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造业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良多。但是,在中国低中端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增加收入和成本增加的矛盾、产业升级与工人素质偏低的矛盾、严格管理与工人自由发展的矛盾等问题。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的匹配,推进低中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产业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制造业的不断外移。随着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空心化问题亦日益严重。当前,美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型"结构特点——从上到下逐层递减,当金融领域发生问题时,由于制造业的缺失,实体经济很难支撑整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转,必然使得整个经济陷入崩溃,进而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必须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0.
朱旭峰 《群众》2013,(5):49-50
宜兴环科园作为唯一环保主题国家级园区,是中国环保产业最大的集聚区。但是,随着后期市场的规范、竞争的加剧,常规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宜兴环保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正在丧失,前期由于竞争不充分形成的高利润的趋势不可持续。因此,宜兴环科园正处在破解难题、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解决环保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设创新驱动实验区,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支撑环保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使创新驱动成为推动环保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