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所在地的革命老区吉安市,不断创新手段和形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作用,以红色旅游、红色培训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寓大众化教育于红色旅游参与互动之中,架起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的现实桥梁。这一探索不仅构筑了红色旅游高地,为全国红色资源富集区提供了示范,而且传播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时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动力、内能和指向作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发展,赋予了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3.
论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争取民族解放与人民自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红色文化的载体作用,赋予红色文化时代内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三生 《求实》2012,(3):90-92
红色文化在其内涵构成、生成过程、创造主体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内在联系。在正确处理红色文化属性中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红色文化发展中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红色文化创新中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等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文化,通过实现红色文化生活化、促进红色文化信息化、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历史实践的产物。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确保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依托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红色文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红色文化在新时期,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种路径创新和利用红色文化促使其与当今时代衔接也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中国之所以适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思维方式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及宣传普及的实践和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应以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自觉为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育人实践、支撑保障等实践路径深化理论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政治导向和价值渗透的结合,发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发挥红色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大众中传播的作用,是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之一。红色艺术的创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选择;日益发展的红色旅游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逐步完善的红色教育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近年来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实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深度;实证性研究材料匮乏;提出的一些举措缺乏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连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实践空间"的一种积极尝试,其有效推进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实践巨大指导作用的基础。而实践性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代表人民利益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无产阶级代言人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力,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引力。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生成维度探索其顺利推进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不是自古就有,是在中国特殊的时期逐步形成,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特殊岁月创造并接受的.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创新,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和发扬良好的革命精神、集体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当代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体成长的客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青年的政治思想,不仅需要对青年的价值选择进行正确引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青年价值认同、从自在到自为促进青年价值内化的原则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遵循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规律,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当代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体成长的客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青年的政治思想,不仅需要对青年的价值选择进行正确引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青年价值认同、从自在到自为促进青年价值内化的原则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遵循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规律,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形成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红色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引人们的价值取向,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促进了中国特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相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向,并贯穿于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载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堂联动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禀赋”是指一切所具有的先天与后天实践能获取的各种能量的总和。提升文化竞争力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禀赋为基础和保证。禀赋视域下提升文化竞争力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主体交融性、价值交融性与本质交融性:应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驱、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并重、构建硬件与提升软件并举等禀赋路径提升文化竞争力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价值生成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价值生成的历史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红色文化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和态度等。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找准着力点。可以说,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关注现实,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之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保障;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是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