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党的七大为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化提供了历史契机,对推动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化发挥了重大作用。七大推动毛泽东思想社会化的历史进程,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延安时期,随着毛泽东逐渐赢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以及全党对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以歌颂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热",在根据地内外兴起,到党的七大达到高潮。《红星照耀中国》在国外的出版热销是延安时期"毛泽东热"的起点延安时期"毛泽东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以歌颂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当时,国民党在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经济封锁的同  相似文献   

3.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邓拓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考察延安时期邓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确立邓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党的七大为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化提供了历史契机,对推动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化发挥了重大作用.七大推动毛泽东思想社会化的历史进程,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邓拓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考察延安时期邓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确立邓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延安时期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在于党在这一特殊时期积极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架设了联系桥梁、大众性文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7.
胡乔木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对毛泽东思想最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高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究竟是谁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福建党史月刊》2005,4(7):107-109
谁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目前学术界有的人认为是张如心;有的人认为是邓拓。根据对原始文献资料的研究,我们认为,王稼祥1943年7月8日在《解放日报》第2版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最早提到"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他应是我们党内最早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人。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博古担任《解放日报》的社长。从《解放日报》创办到改版再到进一步发展,博古的党报思想在办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最终使《解放日报》成为一份大型中共中央机关报。博古在延安时期主办《解放日报》的党报思想主要有党报应贯彻党的精神,宣传党的活动,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办报"的路线;党报领导者应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枷锁,锐利改革,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在诸多延安培养起来的小说作家中,被誉为20世纪40年代中期晋绥文艺界同时脱颖而出的文学双子星座的马烽和西戎的文学实力和成就最为坚实,其创作于延安的《第一次侦察》(马烽)、《我掉队以后》(西戎)和两人合作创作于晋绥边区,被延安《解放日报》摘登的《吕梁英雄传》不但比较完满地呈现了他们在小说艺术上的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追求,而且彰显了延安作家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努力表现新天新地新人物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齐心协力译著和出版了大量马列经典著作和大众化读物,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文艺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理论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各领域的宣传阵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不仅对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确立起到了  相似文献   

12.
唐贵荣  王金全  陈丽 《探索》2005,(3):114-117
贺德群教授主编的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两大编写失误,一个在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另一个在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分期及标志性理论成果”。与之商榷,目的在于更加完整、准确地解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推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三秦大地上,曾出现过两张《解放日报》,一张是大名鼎鼎的延安《解放日报》.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机关报,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停刊,前后出版了近6年时间;另一张是在西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它前后只存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其影响虽不时与延安《解放日报》同日而语,但它的创刊时间却比延安《解放日报》要早4年多。西安《解放日报》是由东北军和西北军在西安事变的第二天,即1936年12月]3日创刊出版的,报社地址在“西安五味什率”。它是由东北军、西北军共同接管《西京日报…  相似文献   

14.
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第一个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为什么王稼祥能准确地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指出它是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列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呢?第一,王稼祥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第二,王稼祥有  相似文献   

15.
晋察冀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它领导下的晋察冀日报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不但写下了大量的文章,还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报社社长邓拓还提出了"毛泽东主义",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乃至党外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提供了条件。经过他们的宣传,党内外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党章学习教育。延安《解放日报》密切配合党章学习教育的开展,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党章学习的报道和文章,充分落实"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倡导联系实际学习党章,号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党章,不断推动学习运动向深入发展,极大地发挥了宣传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致的闭幕词。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作为大会的闭幕词,《愚公移山》的主题是总结大会所取得的成果,号召全党为宣传和贯彻好大会的路线而奋斗。会后经整理修改后,这篇闭幕词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成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历史上,堪称新闻改革的有了次,除厂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新闻改革,另外两次就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其中,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有其特殊的缘由,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延安新哲学会于1938年夏秋成立,主要任务是组织翻译、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新哲学;在其存在的5年时间里,组织翻译和校订了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出版了一批延安高校适用的哲学教材,指导了延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工作,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延安新哲学会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扫除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配合我党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以及对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阐释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陈勇军 《党史文苑》2012,(10):51-52
延安《解放日报》得以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是:坚持"全党办报"的组织方法、"上天入地一线穿"的工作方法、"五新"的文风、"情理交融"的语言。这些经验对当前的党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