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性与价值的分裂是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学界从基础理论层面对这一难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并给出了令人较为信服的理论解说。然而,对于理性与价值如何在现实层面进行整合的研究却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资本论》的语境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考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发展理论”的视角,几乎整部《资本论》都在从现实层面寻求现代社会发展中理性和价值的整合。这一研究对于发展理论向现实层面拓展进而能够真正指导现实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刘永佶《〈资本论〉逻辑论纲》一书进行了评价 ,认为该书在研究上有诸多突破 ,尤其是关于《资本论》的逻辑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系的论述 ,对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了大量文字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他虽然没有提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概念,但他对物质变换过程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的揭露,却阐明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对“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分析论述中,却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和途径。由此可见,马克思也是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陈中永 《实践》2009,(6):10-11
继承性和创新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特征.准确理解这两个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内涵:关于“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刘永信《<资本论>逻辑论纲》一书进行了评价,认为该书的研究上有诸多突破,尤其是关于《资本论》的逻辑与社会主义关系学的论述,对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夏玲 《党史文苑》2006,(11):50-51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于人类发展实践与西方发展观演进,党领导中国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演进的两个交汇点上,着重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凝结、升华与创新,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于人类发展实践与西方发展观演进,党领导中国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演进的两个交汇点上,着重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凝结、升华与创新,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客观世界全面、深刻的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结合新时期新阶段的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生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它的提出,更新了发展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长生 《求实》2005,19(4):41-44
科学发展在实现物质生产力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同时,也对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它曾一度将人类置于统治和征服的虚幻地位,进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立,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只关注经济增长而漠视自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顺应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呼之而出,其确立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实现发展观的更迭。  相似文献   

11.
陈乃圣  陈燕 《理论学刊》2008,3(1):57-59
谢韬先生在2007年《炎黄春秋》第2期和第6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两文中,提出了对我国改革的前途和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的看法.文章主要的依据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所引用的几处《资本论》的引文其见解并不符合《资本论》原义,有片面曲解,望文生义,移花接木之嫌.  相似文献   

12.
二重性分析是贯穿于《资本论》的逻辑思维,具有丰富的理论图式,由此引发了对借贷资本二重性的探讨。结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分析发现,借贷资本丰富的二重性图式体现在四个方面:范畴二重性体现在它具有独立派生资本和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运动二重性体现在它具有双重支出和双重回流的闭环特征;积累二重性体现在它兼具“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增殖二重性体现在具有“质”和“量”的历史规定性。由此揭示了借贷资本二重性的全部图景,这对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借贷资本理论的科学性、辩证性和解释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晓磊 《党史文苑》2008,(10):41-4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技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认为,传统发展观是造成科技与伦理疏离与对立的根源,有必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认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焕章 《新视野》2006,38(6):4-7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部优秀的哲学著作,书中对于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都有杰出的论述,马克思对其进行了批判改造,并把它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写出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给我们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并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尹奎杰 《新长征》2009,(5):22-23
发展的第一要义是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相同步。其中,法律的发展是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技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认为,传统发展观是造成科技与伦理疏离与对立的根源,有必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认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资本论》曲折跌宕的发展历程(一)从《资本论》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1867年《资本论》第1卷问世后,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特定的考察对象,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经济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因国际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引发的《资本论》的再度热销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基本原理皆昭明,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由内及外而自发生成的强大吸引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魅力合法性的双重依据;必须从整体特性、历史发展、时代特征三重维度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发挥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本文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思想脉络和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探讨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当今发展问题上对马克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较为集中的分析与阐释,这种解读不是教科书式、总结式的抽象公式,而是一个具有逻辑性、思想性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辨析了危机内容和危机形式,并在思维中再现了危机从抽象可能蛹化为现实存在的实际过程,基于对现实发生的危机“个别”的研究,对危机“一般”有了更深的认识,最终深刻洞察了危机的本质。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哲学逻辑的深度解读,可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立体丰富的形象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