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60周年前夕,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共党史资料丛书《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是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组织省内十几个单位协作编写,经过五年努力,并得到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7,(9)
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此走上了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生涯。秋收起义沉重打击了湘赣两省的反动势力,也由此揭开了中国革命斗争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而这一切的顺利实现,是和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的几次关键抉择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报》2012,(4):66
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坐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属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始建于1977年,2008年1月1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馆标由秋收起义时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题写。1927年,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修水  相似文献   

4.
<正>1927年9月爆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直接领导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斗争,而纪实这一历史事件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生前没有公开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5.
继“八一”南昌起义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次伟大转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第一枪,而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开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列宁说过:"武装起义是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共江西省委及其地方组织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的地位和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共江西省委及其地方组织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的地位和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蔡会文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曾任红三军政治委员、湘赣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赣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下坚持斗争,1935年3月率部突围到湘粤赣边开展游击战争。对于蔡会文的牺牲时间,长期以来说法不一。一说1935年10月。陈丕显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书中讲到,蔡牺牲于1935年10月。1979年版的《辞海》和《中共党史人物简介》中介绍蔡会文简历  相似文献   

9.
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三章及近年来报刊上发表的某些论著,笔者对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和古田会议的一些历史问题有些想法,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提出来共同研讨.关于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问题毛泽东领导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意义重大.诚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三章所述: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那么,毛泽东怎样领导这一重大的转变呢?是有一定的精神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丁晓平 《党史博览》2010,(11):22-27
长征路上邓发介绍胡金魁入党 1937年5月,为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周年,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驻地专门召集参加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尚存的部分同志合影。照片冲洗时,毛泽东专门在这张合影的上方题写了两行字:“一九二七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发动与共产国际的指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共产国际及时转变指导中国革命的政策和策略,对秋收起义的发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共产国际在秋收起义的酝酿、计划、发动和进行中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秋收起义的失败与共产国际指导的失误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苑》2012,(1):58
由郭清彬、李立娥著,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欧阳健传》,于2011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欧阳健同志是优秀的红军早期将领。他从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至1932年3月牺牲,先后参加了四占永新、保卫井冈山、出击赣南、激战大柏地、攻克长汀上杭、三克龙岩、征战东江、血站长沙、攻占吉安、解围赣州,  相似文献   

13.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这里便成为党开展革命活动的  相似文献   

14.
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亲临铜鼓指挥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团和铜鼓人民的起义。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07,(3):F0003-F0004
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亲临铜鼓指挥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团和铜鼓人民的起义。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治形势及湘赣边界特殊条件构成了秋收起义发动及精神价值生成的环境,毛泽东同志是秋收起义精神价值主要创立者,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秋收起义的精神价值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17.
危春勇 《党史文苑》2012,(21):47-50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组织领导、在湘赣边界爆发的秋收起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5年前,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和秋收起义80周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与中共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了  相似文献   

18.
80年前发生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也是我们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一次伟大实践,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为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重温这段光辉  相似文献   

19.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的这首《西江日·秋收起义》,描写的是1927年那次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而“要向潇湘直进”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便是攻占浏阳东区重镇——白沙。白沙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南端大围山丁麓,是闻名天下的浏阳河的源头,总面积156平方公里,毗邻江西省的铜鼓县和我省的平江县,素有地跨“两省三县”之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白沙盛产茶油、桐油和楠竹,榨油业和造纸业相当发达,当时是湘东一个…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苑》2014,(6):20-20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这里后,抓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的时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设,使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有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