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瑞 《学理论》2010,(12):81-82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和谐社会的本质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社会平等。而要构建和谐社会,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可以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促进社会结构均衡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角度给予考虑。当然和谐社会建设最终是实现和谐社会理性与情感的回归,也就是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冲突的缘起与消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以及团体之间的意图彼此对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力量由于社会利益的差异和对立而产生的外部对抗。而理性对待及消弥冲突之道则是从冲突中吸取不同阶层的公民合理需求,调整社会利益结构,通过全面加强社会建设,逐步克服和消化社会动乱因素,从而使社会回归秩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郝玉庆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利益关系 ,所以马克思断言 :“正确理解的利益是全部道德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 :道德观的基础是利益观 ,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利益观。有的同志对利益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 ,误以为当人想要什么时能得到什么就是利益。并因此而误把关心教育对象的利益理解成对方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对于一些人不正当的愿望要求不敢批评纠正 ,而是一味地顺情说好话 ,甚至把迁就姑息某些不正当的主观要…  相似文献   

4.
利益、认同与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生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原子化"和社区"碎片化"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持续生长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基于单一视角的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或社会资本理论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动因。本文在整合这三种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利益—认同—制度"的综合性解释框架,说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就是农民在利益、认同和制度的混合机制作用下,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与合作的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决策问题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特征,由此导致实证主义典范下的公共决策时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决策科学民主化运动则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常态。近些年,西方学界在复杂科学典范背景下提出的协同建模的理论与方法,提供了一种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新路径。协同建模整合了决策会议和正式模型,涵盖了个人内在心智模式和群体成员间对话两个因素,涉及到社会层面、实务层面和语言层面等三个层面的活动,有助于通过理性对话来克服多样性悖论并促进社会学习,有助于通过正式模型模拟"what if"场景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有助于通过以定量模式呈现定性结果的方式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理性思维和线性思维的教育传统成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鸿沟的重要因素,填平这条沟壑只是理想,能做的只是减小这条沟壑,以及在这条沟壑上架起一座座桥梁。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与世俗权力意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由的思绪更显必要,它要求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求真意志,应采取理性怀疑、开放视野、多元思考的态度,在探索中求知,在批判中学习。政策科学及公共政策分析得以迅速发展便是应上述这些理论和实践的诉求,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跨越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开拓和创造。  相似文献   

7.
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博弈论主要是研究策略选择问题 ,强调的是个人理性。纳什均衡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博弈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就是其哲学思维方式推动了人类思维模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以致用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一原则得以提出的思想文化土壤,便是儒家学说的实践理性。从辩证的认识论视角看,实践理性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也存在着某种潜在的思维局限。自觉克服这种思维局限,优化主体的理论思维,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以致用原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依赖利益驱动,倡导竞争、进取和效益,讲淡泊名利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淡泊名利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首先,淡泊名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进取要求是一致的。淡泊名利不是指不要荣誉、不能够追求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指不要把作为荣誉和称号的名利看得太重。严格讲,名利是社会对个人和组  相似文献   

10.
袁芳 《理论视野》2024,(1):12-17
马克思伦理思想揭示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表现的意识形态,正确理解的利益是道德的基本原则,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是道德实现的基础。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伦理思想形成了从抽象的自然人到现实的社会人、从道德批判到道德建构、从价值理性到科学理性、从个体主义到制度主义的发展逻辑,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导向和思维方法,有助于跳出西方自由主义和共同主义的伦理纷争以及避免我国历史上平均主义伦理的非理性。夯实共同富裕的伦理基础,应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坚定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立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营造积极健康的财富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共同富裕不同阶段的动态伦理;以法治护航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分配制度和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是利益集团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域。谋求个人经济利益、争取群体共同利益、捍卫公民基本权利、持有相似的政见、生活共处的现实需要、突发社会事件的诱发等都有可能促使利益个体组织化并趋向政治化。组织化的利益团体或集团常以社交关系型接触、精英人物代理、提供情报信息、影响社会舆论、参与选举、合法或非法的强制性方式影响政治过程。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一方面有助于构建理性政治秩序、促进民主科学决策、克服权力僭越现象、培育协商妥协精神等,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利益团体的封闭性、分利性和排他性以及非法的强制性政治参与,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又有可能威胁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着眼于信息社会组织创新的实践,着力把握变革社会的发展要素,实现团队学习,培育共同愿景与和谐思想文化,推进核心价值社会化,形成理论认同和利益协调机制,不断提高政党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廉政文化研究》2015,(4):72-75
近年来,高校权力腐败案件不断增多,基建、采购、后勤、科研和招生等领域已成为腐败重点区域。高校权力腐败是高校占有学校资源并拥有相应权力的个人或小团体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学校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其根源就在于权力主体的分离、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和权力监督的缺位。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纯洁性,应加强权力制约,强化权力法定,注重权力监督,从根本上遏制腐败,使高校真正成为传承文明、培育人才、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日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以自然为尊到以人为主宰的演变,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理性形态的转换和变革,即由"客观理性"转变为"主观理性",这既是个人解放的重大成果,也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二者的逻辑共性和弊端即是"实体思维"。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是转换视角,冲破"实体思维"的"总体性"和"同一性"规制,基于"关系理性"的视域,形成彼此尊重、相互承认、互为目的的新型生态关系,使人与自然呈现其自身的合理性,展现其应然状态下的本真面貌,敞开其面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前提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理论创新和理论宣传是源和流的关系,理论成熟是政党成熟的标志,理论创新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基石、核心,理论学习、宣传是掌握群众的过程。理论创新是遵循从前科学理论思维时期→常规科学理论思维时期→科学理论思维危机时期→科学理论思维创新时期→形成新的常规科学理论思维体系时期的周期运动规律而向前推进和发展的。理论创新的过程,是功能思维取代定性思维、真理思维战胜权力思维、群众主体转变为领导主体的过程。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认清时代,探索全球化进程中提出的新课题;准确把脉、重新诠解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问题;解放思想,克服各种各样的教条主义;总结规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海纳百川,批判地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成果;解决矛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它的提出和实践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维、结构思维和以人为本三个方面的深层哲学思维,这也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始终谨记三种哲学思维并运用好这三种哲学思维来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站在人类科学理性发展的峰巅米回顾和环视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途程时,会看到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激烈动荡而展开的中西文化比较的发展中,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地存在着一条贯彻始终的线索——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论争”。向往和追求、坚持和弘扬科学理性,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蔑视和放弃、贬低和排斥科学理性,则是一个民族衰败的标志。科学理性是光辉的,就在于它反对一切窒息民主和自由的暴权;科学理性是进步的,就在于它是在否定宗教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僵固框架中生长起来的;科学理性是神圣的,就在于它是那样的现实和具体,以致于对它的任何亵渎都必然导致罪恶或灾难。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奴役,使中国的先进分子们最终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试图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途径来启蒙民众和索求科学的理性,以建造一个以科学理性为精神的新社会。他们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利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玉兰 《理论探索》2006,2(3):51-53
中国共产党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利益?从政治学角度、政党的内涵和党的历史三个方面看,党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政治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经济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党的文化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社会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当前执政条件下,党的利益归纳起来就是不断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长期保持执政地位。实现这样的利益要求,基本路径是:强化和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1.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来说是一场挑战自我的革命。这种“革命”,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则意味着削弱手中的特殊权力。挤压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空间。一些领导干部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常常采取“选择性执行”,不愿动真格的。从深层次说与他们的既得利益作祟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根据,在批判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用于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除了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更有必要提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地位,并把这种理论当做一种认识和分析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发挥其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所采取的是"世界历史"的立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思维方式",就是"历史世界化的思维方式",或曰"社会发展全球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括"整体性原则"和"有机论原则"以及"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