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建设新农村,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有国外的媒体称:“中国誓为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帮助9亿农村人口在经济上追赶城市居民。”中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如今,中国又要建设新型的农村,这当然可以成为影响世界的大事情,正在学习深造的大学生,无疑该用心关注了解这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民政部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筛选、编辑了一组稿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政工作如何配合、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以期引起广大民政工作者更广泛的讨论和更深入的思考,共同推进民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稳定对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全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对影响我国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农村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努力成为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历程的梳理,提出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大对策,为现阶段我国大力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也正在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着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并已经成为观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农业全球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业和农民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压力,信息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推进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论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及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提供的农村信息服务量偏少,农村信息应用效果欠佳,农村信息服务的成本收益不符;提出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8.
推进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论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及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政府提供的农村信息服务量偏少,农村信息应用效果欠佳,农村信息服务的成本收益不符;提出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带来了农村的大变化,继而又促进了全国大发展。现在,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又面临着进行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有关精神,切实把农村综合改革搞好,我们应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夏旭 《新东方》2006,(8):8-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提出的八项工作任务之一。只有农村的发展,才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农村的稳定,才有全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的和谐,才有全社会的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财务管理涉及…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6,(3):30-31
中央决定,从今年4月到2007年1月.全国5300多名县(市、区、旗)委书记、县(市、区、旗)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政委、团(场)长.将分批走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课堂,参加为期7天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对全国的县委书记、县长集中进行专题培训,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陈爱荣 《前沿》2011,(3):118-12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为农村居民提供其所必需的公共产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处于严重的供给不足状态,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共同治理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民间组织的现状入手,依据是否具有合法性将农村民间组织分为体制内民间组织和体制外民间组织两大类型,并对其特征、运作模式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四类农村民间组织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民间组织,农村环境类民间组织和农民维权组织等利益集团等将构成新农村的准公共服务体系。而政策配套与民间组织自身的规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组织的重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秦青云 《中国发展》2009,9(5):76-78,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文阐述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提高素质“三大工程”,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青岛市成立了农村社区建设课题组,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到外省市学习考察,撰写了《农村社区建设研究报告》,被民政部列为委托课题,在2006年全国民政论坛上作了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同时,指导胶南市进行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胶南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民政部以参阅件的形式向全国作了转发。青岛市以胶南市为代表的农村社区建设已全面启动。把建设和谐社区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不仅是青岛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又一个突破亮点,也是建设和谐社区实践创新的又一个成果。这不仅需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勇气,还需要善于发现、总结基层经验的作风。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农村社区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社区建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目标和归宿。发展现代农村社区应从建设中心村、规划功能区和构建价值共同体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旅游市场开发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前沿》2007,(8):190-192
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旅游市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支点,是促进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农民旅游消费,准确定位目标客源市场,开发适销对路旅游产品,提供优质市场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若健 《今日浙江》2006,(20):46-47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支出结构,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受益,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惠的事情做起。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财政应把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粮食生产。粮食是特殊的战略商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必须高度重视。要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朱文富 《人民论坛》2010,(11):194-195
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目标实现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高农民素质尤为重要,其中身体素质最为基本。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构新农村体育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视阈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变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巨大的人才资本,使发展的"包袱"转变为建设的动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之策。但我国长期以来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落后,农村人力资源大量积淀,开发面临的问题、困难很多。根据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新的定位,结合农村人才的分布、主要表现和开发的现状,应从推进"四项工程",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四项机制",保证合理充分;夯实"四大教育",建立培训体系;构筑"四大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方面理清农村人才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