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现在,我可是北京一中院的铁杆粉丝啦!每天都刷他们的微博,看看今天有哪些有意思的案子。许多大要案也都是通过微博来确认官方信息,了解案件又多了一个新平台!"北京晚报记者严琪这样说道。其实,不仅是官方微博,也不仅仅是记者,任何一个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微博、微课堂、微电影、APP等时下流行的方式来了解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简称北京一中院)的审判工作,与北京一中院的法官实现"零距离"沟通。  相似文献   

2.
佚名 《政府法制》2012,(4):17-17
近日,北京市新闻办发起的“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上线,成为全国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虽然有点姗姗来迟,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的正式上线还是掀起波澜,这个名为“上海发布”的微博,上线首日的粉丝数超过14万人。至此,中国4个直辖市的新闻办已齐聚微博平台,“微博问政”渐入主流。不过,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政务沟通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政务机构微博中,微博信息发布数在100条以下的情况占60%,而发布数量在500条以上的只占8%。  相似文献   

3.
胡行华  王博 《法制与社会》2013,(24):275-276
国内关于依法推进"微博问政"具体路径的实证分析和论证的总体上不多,而依法推进"微博问政",既是促进"微博问政"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政府在汹涌澎湃的微博舆情面前自我减压的必由之路。深化"微博问政"法律规制的研究,应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从而提出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的依法应对"微博问政"的相关理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陶家平 《江淮法治》2013,(17):38-39
作为时下热门的交流工具,微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用微博表达思想,分享心情本是自己的事,但也要紧守法律底线,有些信息不能"博",莫让微博给自己"惹祸"。散布谣言案例:江某是一名大二学生,属于微博一族。2010年7月的一天,江某为吸引网民的关注,编造了一则其就读学校所在地即将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并将其发表在自己的微博上。由于当时刚刚经历了青海玉树大地震,人们闻"震"色变,所以江某的微博迅速得到关注,短短五天内,江某的微博点击率达到近万次,造成其学校所在地的部分群众走出家门、涌上街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5日,我因一条微博而眼含热泪. “发现一份既过于低调也被严重低估的媒体——司法部旗下法律出版社主办的《法律与生活》杂志.正是它最早报道呼格吉勒图冤案,也是它最早报道念斌案.我自己在2年前的此时和它打过唯一的一次交道,对我‘不能删改采访内容一字’的苛严要求也扎扎实实地做到了.能做到这样,真是不易.”这条微博的博主,是知名媒体人石扉客.  相似文献   

6.
"法"如语言、文字、习惯一样,是特定历史阶段和精神的产物。法、语言、文字、习惯的差异也正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差异。由"法"字窥见和剖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本文的写作视角。  相似文献   

7.
年终岁末,各种年度评选纷纷亮相。近日,2010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完全榜单出炉:微博、上海世博会、给力等入选。而在此前的2010中国微博十大事件评选中,宜黄强拆微博直播、“我爸是李刚”惹众怒;厦门警方微博破案等事件热力入选。  相似文献   

8.
作为时下热门的交流工具,微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用微博表达思想,分享心情本是自己的事,但也要坚守法律底线,有些信息不能“博”,莫让微博给自己“惹祸”。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10月,我的微信、微博、个人空间里的信息高速通道,呼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红叶枫(疯)了,快来本溪吧!"本溪人把人逗得哈哈乐,却也道出了本溪人对枫叶的独爱和自豪。  相似文献   

10.
母冰 《法庭内外》2012,(6):54-55
2012年春节期间,学术打假人方舟子质疑青年作家韩寒之父代笔为子写作,与韩寒在网上展开了"口水大战"。此后,韩寒委托律师,就方舟子对其名誉造成损害事宜,向上海市普陀区法院提起法律诉讼,索赔10万元,双方的"口水战"由此正式转变成为"法律战"。2012年2月13日,上海普陀区法院发微博称,鉴于韩寒已于2月10日委托其律师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该法院已裁定准许韩寒撤回起诉。  相似文献   

11.
微博的出现为群众提供了新的问政渠道,也为政府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作为检察机关,应当重视微博在群众工作中的作用,善用检察微博、用好检察微博,走出一条符合检察实际和微博特点的"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2,(6):14-14
2011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刊登的《“微博问政”不是终点》一文指出:“一些地方的官方微博内容空洞,用语官腔,对于民众提问多以事不关己敷衍塞责,对于民众建议也常没了下文。”笔者认为这句话说明了“微博问政”要有恤民味道,不能仅停留于“说学逗唱”,只有恤民不倦,善政不止,为民众排忧解难不怠,才能消除“微博问政”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3.
"这条河是我童年游泳、母亲洗衣的地方,现在污染严重,环保局长要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我拿出20万元。"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在微博上叫板环保局长,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地方环保部门一把手,即便他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其官职和身份也不允许他为了20万元去河里游泳。但是,设置这个赌注的企业家,其为了家乡环境不惜公开"叫板"当地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做法,背后体现出的是对环境保护的  相似文献   

14.
优秀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优秀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语)。为了培养优秀这一习惯,我和我所在的北岗乡司法所已经奋斗了3个年头。自2004年担任绥滨县北岗司法所所长以来,我和我的同事把“优秀成为习惯”作为做好司法所各项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标,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  相似文献   

15.
“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里的“围脖”可不是冬日人们围在脖子里用来保暖的物品.而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围脖”是微博的谐音。人们把微博戏称“围脖”,把更新微博上的日志等内容叫做“织围脖”。“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更是成为时下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6.
张辉 《法制与社会》2013,(16):240-242
微博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微博文化,其强大的媒体融合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微博的著作权法律问题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从《著作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的角度出发,对微博的著作权予以探讨,并进一步剖析微博侵权问题,欲使迫在眉睫的微博著作权权利保护问题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杨涛 《政府法制》2011,(22):32-32
“房卡怎么给我?我不到前台拿”“我拿好后送你”……6月20日,这一来一去的微博“打情骂俏开房门”成为了网络谈资,从头像上看,男主角“为了你5123”戴着眼镜,斯文模样。而女主角“Y珍爱一生Y”,年轻漂亮。据微博上的资料,女方有家庭孩子,他们约会在酒店,互相称呼对方为宝贝。而从对话看,男主角一句“正向市长汇报工作”,更暴露出他为政府官员,后经过核实,男主角为江苏常州溧阳卫生系统一局长。  相似文献   

18.
2年后,重新审视当年的郭美美事件,仍然令人唏嘘。2011年6月20日的那个夜晚,郭美美大概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微博会突然升温。这个刚过20岁生日的女孩,住大别墅,坐头等舱,挎名牌包,开玛莎拉蒂跑车,去上海参加超跑嘉年华,骑德国纯血统赛马,配发的一张张生活照,尽展奢侈生活。网上的微博关注度,勾勒出一条异乎寻常的上升曲线。6月23日23时关注微博110526条,6月26日12时微博为345901条,到了6月30日19时,相关微博已达723965条。  相似文献   

19.
在平常的写作和谈话中,每当涉及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称谓时,我习惯用“公民”或者“民众”的概念,除非是引用或者遇到某些特定的情形,我不会使用“老百姓”或者“人民群众”之类的词汇。有细心的朋友对此不解,我向他们解释: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我们理当多使用法律概念。按照宪法学的观点,“公民”是指拥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据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公民”的概念,集中体现了自然人基于一国法律所处的地位,它不仅表明自然人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更体现自然人享有的法定权利。和“…  相似文献   

20.
这两天,一个标注为“此汕头女要火了”的微博被网友疯转。事件主角是汕头市中医院内三科医生李某,她因为让患者“等我下班再死”等言论,被网友称为“冷血医生”。其中,2月16日11时54分,微博记录“昨晚家属无数次要求拔掉输液管让病人安心而去,我一再拒绝,硬是把她的生命延续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