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2001,(2)
时值世纪之交,人们进入了信息革命与网络数字化时代,中国画何去何从?每个中国画家都在慎思,在选择,在介入,在探索。有人断言中国画早已到了今不如昔的"穷途末路";有人讴歌中国画与时尚潮流接轨又攀上了新世界的顶峰。二者各执一词,在中国画界论争了十余载  相似文献   

2.
<正>苗再新先生作为一位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一直执著地追求着他的艺术理想。长期以来他勤奋努力、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他品位格调高雅,造型能力坚实,笔墨功力深厚,绘画技巧娴熟,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领域都成绩斐然,尤其在人物画领域,他的创作才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在军旅画家中名列前茅,在中国画坛备受关注,众多美术评论家和学者都对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等撰文评论。笔者在采访苗再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绘画史上看,画家只有在自由萧散、逍遥洒脱、悠闲自得、超然出尘,又自强不息的心态时,才能创造出艺术的无上妙品。总而言之,画家有了高格的心态,才能有高格的作品,这也是中国历代画家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周玉峰先生就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降,中国画家书写历史功业的方式几乎是被注定的: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中构建中国画的现代形态。这个巨大的历史课题,既是对中国画家的沉重拷问,也是中国画家所获得的重大机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课题面前,许多画家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5.
对外友协与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驻法国使馆、法国朗布依埃市政府等单位于4月在法国共同举办了“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是继中法文化年成功举办之后,中法两国在艺术交流方面的又一次盛举,得到了两国各方的高度评价。这次活动是中西方在绘画方面最为盛大的一次交流,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中国的知名画家有幸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成就,使法国民众集中欣赏了中国当代最优秀画家的作品。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扩大了中国绘画在西方艺术界的影响,为中法两…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10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政协礼堂盛大召开。步上三楼,一幅精美的中国画长卷吸引了到场的中外嘉宾们的目光,不少《今日中国》的新老朋友在画前久久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看画中的人物,回味和感慨《今日中国》60年来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的成就。这幅画是中央民族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付爱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位花鸟画博士吴冰和解放军总装备部文化创作室画家、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范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率先系统地将西方绘画艺术形式引入国内的画家中,徐悲鸿堪称杰出的活动家与倡导者。由于他所处的地位和创作的高超技巧,在中国美术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许多早年留欧、留日的画家,如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超士、吴法鼎等,均在回国后沉浸在自己的画室之中,唯徐悲鸿以其积极的社会活动能力,影响了中国画坛半个多世纪。同时,作为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与画家,他树立了一个勤勉刻苦的形象。1919年,徐悲鸿由于蔡元培的帮助,实现了一位江南小  相似文献   

8.
历来中国画的创作问题,对于每一个从事绘画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和不可避免的重大课题。在经历了从中国画的基础临摹、认识到生活体察,挖掘素材到写生、实践,直至"取舍由心"、"思接千载"地进行创作的漫长过程,应该是每一位画家都要曾经面对和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大象无形     
两画家比画。一日,一画家邀请另一画家上家里看画。拉开画帘,画的鲜花活灵活现突显出来,画室瞬间觉得春意盎然,引来窗外蜜蜂采蜜。可见画家手法之高明,足以乱真,连蜜蜂也给瞒了。隔日,另一画家邀请画鲜花的画家来家赏画。画家把客人带到画帘前,客人略有不屑地用手去掀画帘,想看对手究竟画的是什么。手一碰画帘,立即面露惭愧相,说我输了。原来画的就是画帘。你能把蜜蜂给瞒过,我能把你画家都给瞒了,真是一个比一个高。  相似文献   

10.
薛原 《同舟共进》2020,(1):75-76
齐白石老人晚年得到了很高的礼遇,可以说是中国画家能够得到的最高礼遇了。但即便如此,在老人身后,齐白石和他的艺术还是受到了批评和贬斥,如说老人的艺术是腐朽的,是不能代表新的艺术方向的,在人格上也被非议,如说老人吝啬,眼里盯着钱之类。当然,这一切后来都反了回来,齐白石和他的艺术已被公认是中国画在20世纪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6)
正画家马蒂斯(Hanri Matisse)在《画家手记》(Notes d'un peintre)中说道,他的画,其实都是在追求一种"表现",虽然他运用了许多的技巧,但是所有的努力,根本都是在追求一种内心的表现。"对我来说,我无法完全区分我对于人生的情感和我表现这些情感的方法。"马蒂斯说道。画家用绘画来表现情感,情感的张力,与绘画的表现成正比。正如马蒂斯所说,他的  相似文献   

12.
海派画家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江浙一带的画家汇集于上海,形成了一个新的画家群体——“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与北京的“京派”相对应。他们在国内外声名显赫,在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8)
<正>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苗再新作为一位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一直执着地追求着他的艺术理想。长期以来他勤奋努力、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他坚实的造型能力,深厚的笔墨功力与娴熟的笔墨技巧,使他在人物、山水、花鸟乃至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当代中国画坛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于志学是一位来自中国北部边疆的画家,现在北京作画,准备在香港等地展出作品。最近我采访了这位迄今在中国绘画界还不很出名的画家,他现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今年四十三岁,身材不高很壮实,衣着俭朴,随和健谈。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间,既是他的住处,又是他的画  相似文献   

15.
一个地方出一个画虎的画家,这不奇怪。而一个村子出了几百位画虎的画家并形成了一种产业,这就稀奇了。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就是这样一个村子。如今,王公庄以“中国画虎第一村”而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6.
众说 老甲     
《台声》2015,(20)
<正>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看过老甲的画,印象最深的是老甲的个性。画画和写文章一样,不必要求任何人都能欣赏,甚至不必要求部分人欣赏。多年以来,老甲在我的视野里是最被关注的当代中、国画家之一。我的画评要完全反映我的真实思想和判断,不会为一些画家的头衔和地位,也不会为利欲而改变。老甲画作所体现的力和势在当代中国画坛是第一人。阳刚大气是老甲作品的显著特点。一个时代能真正称得上画家的不过几个人,风格的成熟是一个成熟画家的标志,而许多画画的做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1992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办画展之际,曾慨然应允我刊登载他的作品(见本刊1992年3月号)。时隔一年半,适逢吴先生在法国举办画展,我们又有幸从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选登部分精品。作为中国当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吴冠中一生执着追求,学贯中西,并把他年轻时学到的西洋画传统,与中国水墨画技巧相结合,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创造并形成了他个人的绘画风格,在国内外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绘画史,文人画历经唐、宋、元而追至明清,蔚为大观,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峰。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的艺术精神,因为只有品德才学极高的文人才能成为优秀的画家,中国画蕴涵着文人的全部气质。画家画到最后是在画思想、画学识、画修养、画人生。  相似文献   

19.
吴冠中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大英博物馆定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至五月十日举办《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吴冠中》画展,展出吴冠中七十年代以来的油画、中国画(墨彩)和素描作品四十四幅。此系该博物馆首次为在世的中国画家举行个人画展。我刊藉此机会发表这篇评介吴冠中及其作品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扬炎 《统一论坛》2013,(3):74-75
当今画坛上,涌现出许多志同道合的伉俪画家,齐陆先生与郑倩华女士就是一对在艺术道路上携手奋进、锲而不舍、取得累累硕果的伉俪画家。创作以外,他们还坚持教书育人,并兼任许多社会职务。他们同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公关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画师、《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理事;分别担任北京辅仁三希堂书画院副院长、副秘书长,京师大学堂甲骨文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