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枣阳市人民法院邀请18名人大代表旁听一起离婚纠纷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现场提出庭审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起案件看似普通,但却历经了一审、二审又发回重审,双方当事人意见分歧较大,情绪对抗很激烈,在审理中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庭审过程中,合议庭成员按照规定有条不紊地逐一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程序。旁听席上,18名人大代表仔细聆听,认真做记录,密切关注着庭审的每一个细节。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唇枪舌剑,审判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劝导。在庭审后的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对此次庭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庭审的法庭纪律严明、秩序井然,法官着装  相似文献   

2.
三、犯罪侦查的程序和方法美国采用对抗式诉讼制度,由辩诉双方的律师就案件进行辩论,而法官仅是消极的裁判.辩诉双方律师的“竞争”并不局限于法庭之内,尽管法庭辩论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3.
一年来,笔者对杨培国律师的访谈,断断续续已经进行多次。访谈中,杨培国律师分别从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如何巧妙运用我国古典兵法《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谋略获得代理的成功,原告的角度、被告的角度,民商案件的代理,刑事案件的辩护,二审案件上诉人的代理、被上诉人的代理的角度,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角度,行政案  相似文献   

4.
<正>为切实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委员履职主动性和法治意识,东海县政协于5月15日组织委员走进法庭,观摩刑事案件庭审现场,见证法庭调查、法庭举证、法庭辩论等庭审的关键环节,切身感受刑事诉讼的过程,体会司法审判的公正与权威。委员们在听取县法院工作情况介绍和观摩庭审现场后,建议县法院进一步强化公正司法意识,积极推动司法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努力提升干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委员们表示,将紧紧围绕贯  相似文献   

5.
(一) 女考生吴鹭(化名)在公务员考试中,综合成绩名列所报考职位第一,却在体检时因“谷丙转氨酶偏高”,被认定体检不合格。在经过一系列的申请、申诉仍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吴鹭一纸诉状将当地人事局告上法庭。在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就“谷丙转氨酶升高”能否认定患肝炎进行了辩论。庭审后,法庭宣布择日宣判此案。  相似文献   

6.
法律语篇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决定、国际公约、协定等立法语篇,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诉状、辩护词、决定通知、法庭辩论等司法语篇,合同、遗嘱、申请书、委托书等其他法律文书。在法律语言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新词语和古词语的同时并存、相互补充,以现代语为主体的法律语篇中,新词语古词语融为一体,统一在反映法律权威性、庄严性、规范性、时效性和效率性等,法律词汇的这一特征,构成了法律语篇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文体特征,也构成了法律语言作为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语言学分支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完善证据审查机制,对审查判断证据提供正面指引,进一步细化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明确证据采纳标准。◆明确非法证据范围和认定标准,完善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强化案件审理机制,审判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相似文献   

8.
程龙 《思想战线》2019,45(3):150
以庭审笔录补正形式,发表书面辩论意见的情况在民事诉讼实务中多有发生。当事人在全盘了解对方当事人“底牌”和法官裁判思维的基础上,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发表辩论意见,而法官也需要以此辅助裁判观点和理由的形成。因此,以庭审笔录补正形式发表最终书面辩论意见,成为了法官和当事人“合谋共赢”的产物。从民事诉讼法理上看,该做法对辩论原则、庭审实质化和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产生了很大冲击。这与我国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尚未有效形成、庭审笔录法律定位不清和庭审笔录补正缺乏法律约束密切相关。有鉴于此,应当强化庭审实质性,明确庭审笔录的法律定位,对庭审笔录补正进行有效约束,杜绝庭审笔录补正形式的书面辩论意见。  相似文献   

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4):14-18
延长审限的法律文书,法院能否不给辩护律师看?当血衣已经摆放在法庭上,当庭验伤的申请是否应接受?辩护律师被逐出法庭后,能否重返法庭继续辩护?法庭能阻止自己不喜欢的律师出庭辩护吗?辩护律师遵守法庭纪律的边界在哪里?王刚案的庭审过程,足以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审判长、审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第一歉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第三条第三款:‘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庄严法庭,一位神情严肃的中年律师正在为残疾的当事人作法庭辩论。他叫张白云,家住崇明县,是上海市恒远律师事务所律师,又是该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然而,又有谁想到,就是这位律师,自己竞也是一位残疾人。自1994年11月执业至今,他共办理各类案件600多件。其中,仅成功代理由残疾人联合会转来的助残疑、难大案有6起。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律师常有这样的想象,他们在法庭上思维活跃,能言菩辩。或说理,或煽情,把法庭辩论变成了语言斗法的道场。理想中的律师们似乎都很能说,很会说。  相似文献   

12.
开庭前不发公告,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被禁止进入法庭旁听,法警没收律师电脑,律师被迫退庭,受害人被逐出法庭,“白宫”书记当庭翻供……2009年11月19日,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涉嫌报复陷害举报人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庭审中发生的种种乱象,令人眼花缭乱。但乱象背后本案的真正疑点在哪里?且听受害人代理律师的亲身感受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将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规整为两种程序功能,造成了司法实践中"二段式"审理思路,即前者主攻事实,后者统揽法律。该模式为司法实践所普遍采纳,已成习惯,但这种划分方式是否合理呢?文章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合并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之结论,同时亦通过周边配套制度的设置以完善合并后的庭审程序。  相似文献   

14.
成安 《求索》2010,(5):132-134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我国拟建立一种抗辩平等的诉讼模式,但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下的我国律师在辩护上并没有与检察机关实现对抗。庭审控辩对抗理应包括定罪与量刑,然而庭审只有定罪,不公开对量刑进行辩论,由法官通过办公室协商、庭外非正式调查及采纳意见完成,辩护律师对量刑不管是在庭审前的建议或是在庭审中的答辩均影响甚微。辩护律师在量刑建议上的缺位,不仅直接影响刑事被告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施,阻碍了我国诉讼的公开化及透明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予以重新构建,让辩护律师有效参与量刑。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16年新修正的法庭规则首次确立了平等对待原则,即法官应向控辩双方提供同等参与诉讼的机会,对于双方的主张及提出的证据应给予同等关注。此项原则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庭审的辩论式架构,彰显出程序的正义,对于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及防范冤案具有积极意义。但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尚有若干规定和做法与之相抵牾,有必要从完善证据调查申请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庭外调查核实证据制度、完善禁止单方面接触制度四个方面来推动此项原则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理性主义的精神是一种不迷信、不盲从的批判、探索和启蒙的态度。从这一精神出发,我们认识到庭审中的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选择理性和有限理性。从这样的假设出发,探讨理性主义在法庭上的三种本质表现,即辩论在法庭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是理性选择的根基;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是有限理性的保证,进而深入探讨理性主义的适用问题及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被动句研究通常局限于句法平面,而忽视了其语篇层面。本文试以语用为视角,在语篇层面上探讨被动句的语篇功能。被动句属于有标志句,并可分为强制性被动和非强制性被动。作为信息重组的一种语用手段,非强制性被动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语篇功能:促使信息均匀分布、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保持句式结构平衡、信息焦点凸显、信息焦点对比、话题导入、语势层进。这些语篇功能共同作用于语篇建构,从而确保语篇上下衔接、前后连贯,成为统一连贯的语义整体,以便恰当地传达交际者的语用意图。因而,对句式进行符合语用意图的安排可以被看成是形成句子、选择句式的重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18.
"啪!"随着一声庄严的法槌敲响,案件审理开始。法庭之上,审判员或频频发问或提请注意事项,被告人、被害人各自陈述理由,公诉人与被告律师唇枪舌剑激烈辩论。庭下旁听  相似文献   

19.
一名担任长沙市人大代表的律师在风险代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时,因诉讼费问题和委托人发生争议,竟然将委托人委托其接受的全部案款悉数"留置"。在多次催要未果的情况下,委托人以涉嫌侵占罪为由将律师告上法庭。然而,由于律师的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案件却又陷入了遥遥无期的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20.
刘彦昆 《小康》2010,(2):74-76
在法庭之外,公众对律师职业存在认知偏差,律师常常陷入道德漩涡;在法庭之内,律师的头上则“悬了一把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