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与生活》2011,(1):10-14
一纸宜黄县人民政府为"甲方"的协议,使"宜黄事件"自焚伤亡者的救治等善后问题步入了法律途径。在法律的护佑之下,权威烧伤专家亲自将钟家母女接到北京疗伤,"甲方"也已为她们支付了300万医疗等费用。与此同时,那份作为强拆钟家楼房"合法依据"的裁定,也被归入"自行失效"之列。  相似文献   

2.
陈柏峰 《法学家》2012,(1):27-41,176
"宜黄事件"是一起因传媒监督而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事件。对该起事件的调研及对相关新闻内容的梳理表明,其传媒监督权行使的信息基础存在瑕疵,有违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相关传媒也未能坚持中立的立场,报导中未能做到尽可能的客观公正,未能兼顾冲突双方的话语权。因此,该案传媒监督权的行使出现了法治偏差。这与传媒介入的特性有关,更与传媒追求商业利益的倾向有关。社会和公共领域中的政治力量,也可能影响传媒监督权的立场。承担公共表达职能的传媒,是现代法治国家共同价值的维系纽带之一,因此需要平衡商业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制约,塑造传媒监督的健康立场。这可以通过职业伦理约束和法律规范的共同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最近,天涯网站上的一篇热帖《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web2.0技术为个人意见与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权威与大众已经消弭了界限,传统传播方式中的"把关人"也消失了,在这个数字世界里,表达越发痛快,传播越发迅速,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也变得越来越难。虽然微博、社交网站都搞起了"实名制",在没有法律强制措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徐天辰译 《法人》2013,(6):95-95
《真实的朝鲜:失败的斯大林主义乌托邦里的生活与政治》作者:安德烈·兰科夫(Andrei Lankov)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定价:127.95美元用不了多久,争食的秃鹫便会聚集。虽然朝鲜人民精明而机灵,但一  相似文献   

6.
白东河 《检察风云》2011,(14):60-60
红十字会对此一再发布声明,也就网友提出的质疑进行声明,而没有从根本上去回应质疑。这种声明,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中国,知情权被社会大众普遍承认,但是就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侵犯知情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究其原因,有关知情权的法律保障还不够,目前中国的宪法和法律中,只有暗含于言论和出版自由的隐性的默示的知情权,而没有明确的作为独立权利的知情权。鉴于此,树立知情权权利保护意识并为公民知情权提供法律保障是提升公民知情权的越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把小星娃置于“阳光下”,王老先生本想展示“早教效果”,却被指责为“虐待事件”。一时间,当事人被卷入强大的舆论漩涡。小星娃是否被虐待?谁有权把孩子送去助养?政府部门是否有权干涉王老先生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博士郭开元——破解公众心中的法律疑惑。  相似文献   

9.
“假和尚”事件给我们的法律启示是:佛教协会与其寻求行政权力的保护,不如通过诉讼维权的手段,向假和尚提起侵权赔偿之诉。  相似文献   

10.
法治“困惑”呼唤法律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揭示法治的“困惑”出发,重新认识法律权威,合理界定法律强制力与法律信仰之间的关系,提出弥补对法律信仰的缺失的相关建议,塑造对法律的特殊情感——法律信仰,走出法治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三鹿“结石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普遍关注三鹿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将受到怎样的处理、受害者将如何得到赔偿,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本文旨在从法律角度帮助读者对此事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利益结构、社会观念等发生很大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群体性事件频发。这给基层政府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科学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成为基层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11日.“驴行”在重庆市万州区潭獐峡的35名“驴友”突遇山洪,造成多人死亡、失踪的严重后果。事件发生后,各界人士对遇险“驴友”的安危给予了高度关注。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也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拟就该事件中的民事责任问题与同行专家切磋,进而澄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以促进相关纠纷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4.
陈江华 《法制与社会》2010,(17):269-269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由各种矛盾引发的"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也日益增多。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是指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冲突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感觉到自己是显在或潜在的被权力侵害者,于是借机表达、发泄不满情绪而参与冲突事件,致使小规模的利益冲突迅速转化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住豪华别墅、拎爱马仕包、开玛莎拉蒂跑车、骑德国纯种马、出行坐头等舱……这样的网络炫富并不稀奇,但是当炫富的“90后”女孩郭美美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出现时,一场网络舆情风暴便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势头,将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红十字会推向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6.
何永红 《政法学刊》2010,27(1):11-15
哈特和奥斯丁之间的学术公案恰当地重启了法律权威的论题。在哈特的批判性审视之下,法律权威的问题陷入了困境:要倡导法律主治,就需要树立法律权威,但到目前为止,现代法理学的各派理论却都无法有效地证明法律是如何拥有权威的。产生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个人自律的道德价值的信奉。  相似文献   

17.
朱文勇 《法制与社会》2013,(13):187-188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群体性事件高发期与突发期,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是多样而且复杂的。群体性事件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体制外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是正式的法律控制手段在群体性事件上失效了。然而为什么正常的法制渠道会失效呢?本文认为这与我国目前的法律控制局部不完善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在中国上演了康菲漏油事件。此次事故发生后的索赔之难引起了环境法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康菲漏油事件的解决中介绍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法律体系,指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相应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躲猫猫事件演变为公共事件,源于公众的知情权受阻及对法律的不信任。公权力如何恰当地对待民意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具有脱域性,网络民意因此超越了地域性限制,能在政治或法律事件中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网络时代的民意对法治建设而言有如双刃剑,有利有弊。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法律最需要的品性是人民性和运作的独立性,它们是树立法律权威必不可少的两个支点。民意应当经由合适、有效的途径进入法律实践,否则将损害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一、“年龄门”事件引发的思考2010年2月26日,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国际体联认定,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我国女子体操选手董芳霄虚报年龄参加比赛。时年不足16岁的董芳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