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森的宗族观念与民族思想,是要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发扬中华民族宗族观念强的特殊优点,以振奋民族精神,开展互助活动,也要防止宗族的狭隘性。更要引导人民以复兴中国为己任,努力充实国力,增强复兴民族的力量,还要追求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为国家争光荣,为宗族争光荣。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时强调,李林森同志是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长的优秀代表,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范。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织系统的干部都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相似文献   

3.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文化殖民”神话的潜在证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的是,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4.
云南虽然远在西南边陲,但和台湾的关系并不遥远。清圣祖收复台湾后,对于如何处理善后,云南人赵士麟提出"一统无外之宏规",主张设治设防,施行教化。其间,清朝有近20名云南人赴台任职,参与台湾治理,为台湾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并且留下吟咏台湾的诗文。这些诗文,记述了当时台湾的风土人情、社会历史状况、清政府治台方略及成效,突出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的联系;反映了在清政府治理下,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文明程度和生活福祉的提升,台民的中国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多次与祖国大陆分离 ,但都被收复。1 94 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战败的国民党剩余力量退踞台湾 ,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对峙状态。从而把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台方针上的探索1、国共两党长期的敌对状态和美国的武装干涉使得中共在早期只能采取“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提出 :决不允许国民党把台湾变成最后挣扎的根据地 ,随即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然而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  相似文献   

6.
战后美国为了保持其在台湾及整个亚洲的利益,适应冷战的需要,阴谋策划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炮制出一个又一个分离台湾的阴谋:鼓吹台湾自治、策划联合国托管、制造两个中国等。蒋介石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与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抗争,他反对“联合国托管”台湾,反对“划峡而治”,对“台独”势力无情打击,这些举措都值得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7.
一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的一贯立场台湾问题不得解决至今已50多年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贯立场。早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对双方都有利。早在50年代,中央和毛泽东就曾发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等号召。60年代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台湾民主政治带有浓厚的民粹主义色彩。在李登辉时期,台湾出现了威权民粹主义,而在陈水扁时期,台湾则出现了选举民粹主义。这两大民粹主义形态给台湾政治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女性参政已成为台湾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台湾妇女运动的核心议题。本文分析了台湾妇女参政的历程及现状,剖析了影响台湾妇女参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是当代台湾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对台湾黑社会的来源、主要帮派、发展、现状等作了全面介绍,并剖析了台湾黑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来看,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就就是提高了人的可行能力,扩展了人的实质自由;其基本历程就是通过自由来促进发展的过程。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台湾社会的特殊历史发展轨迹造就了台湾人独特的心理性格之一——"悲情意识"。由于历史与政治的原因台湾至今仍与祖国大陆分离,造成两岸之间隔海相望,民众缺乏交流,产生一定的隔阂,而音乐是时代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往往具有时代的烙印,闽南语歌曲作为台湾社会广为接受并传唱的流行音乐,透过不同时代的闽南语歌曲,从其悲凉伤感的曲调和字里行间透着哀怨凄美的歌词中深刻地感受台湾人心中所流露出的悲情意识,有助于祖国大陆民众增强对台湾同胞的了解与理解。  相似文献   

13.
沈葆桢在台湾期间招募乡勇、移民垦荒,尊重民间信仰,凝聚台地民心,体现了其治台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共创的"海峡百姓论坛"迎来了第四届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历时四届,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推动近百个姓氏的30多万人寻根谒祖。6月23日,"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南端的高雄市举办,与历届相比,盛况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研究、探讨了台湾原住民与福建历史渊源关系,提出了台湾原住民和汉族都来自中国大陆的学术观点,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虽然台湾有本土化的质变,但源头始终跟大陆脱离不了关系。论坛始终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以地对地、以姓对姓、以民对民,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的具体内容,赞同这封信"是古田会议决议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观点,同时认为,古田会议后,毛泽东于1930年1月5日给林彪的复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批评林彪错误的同时,更希望林彪摆脱悲观情绪,增强革命信心。古田会议决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毛泽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在台湾选举获胜后,于5月 20日发表了“就职演说”。在这篇5000字的讲话中,陈水扁以所谓民主的胜利来总结台湾选举的经验,并再次承诺“全民政府,清流共治”的施政理念。但在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上,却颠倒次序、刻意模糊。陈水扁“五·二○”讲话费尽心机、用心良苦,但他仍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搞隐性“台独”,以拖待变,抗拒和拖延两岸统一进程,企图以“人权牌”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对此我们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在争取台湾民心,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加强闽南文化研究、密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加快载体建设、注重发挥民间力量,进一步弘扬闽南文化,对于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进共识,争取台湾民心,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两地同胞同根同祖的感情意识,切实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靖姑系闽台人民共同敬仰的女神,陈靖姑文化在闽台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闽台陈靖姑文化交流与合作前景相当广阔,潜能尚待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海西建设的"文化海西"角度入手,兼及两岸舞蹈管窥.指明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在海西建设中的作用和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文末阐明舞蹈人才培养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案件引起了岛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然我们对案件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在政治、民主、文化的层面。整个案件的进程反映了台湾法律的一些符号与原则,活生生的再现了台湾的司法运作机制。作为法学学者,作者认为台湾司法机制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我国大陆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