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绝,其固有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儒家的积极入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文化主流。而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逍遥随性"。儒家给人鼓励,而道家则在人低落的时候,是可以给人慰藉、劝人平和的,儒道互补,叫人进退有度,从而回旋有余。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影响的论述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俗性、群体价值取向、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只有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才能促使传统文化转型为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精神有着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等特质,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在满足人们物质追求的同时能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作为引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提升文化自觉,在认识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注重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识和把握、确立文化主体意识和主权意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也许你很热衷饭后保健,其实很多保健在饭后进行并不科学。而把养生从饭后移到饭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当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必要。第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进步之灯。第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之基。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促进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枫 《先锋队》2010,(10):63-63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始终是文化发展与变迁的核心问题.中共处理传统文化问题有何历史经验?在不少学者看来,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左"与极左,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对于这种观点,学术界长时间没有进行过认真的回驳或考证.本文选取中央苏区时期这段中共革命史上最激进的时间段,详细地考证了中共的传统文化政策与实践,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角度,清晰地证明了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一方面极力反对旧文化,反对传统礼教,倡导妇女解放,反对迷信旧俗,另一方面对于民间文艺进行了大力传承与利用.因此,笼统地认为中共全盘反传统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是在最革命的时期,中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证明,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扬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张伟  程建军  王锡伟 《唯实》2004,(8):53-5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先进文化 ,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 ,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任何文化的发展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任何时代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文化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就必然表现为对中外传统文化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我们要认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学文化传播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探索》2004,(1):67-69
我国科普工作正在由以往单向的科学知识普及发展到双向互动的科学文化传播阶段。科学文化传播肩负着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我们应将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结合起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学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科学尽快从“物化”、“神化”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加速实现科技人化,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程建军  王锡伟 《唯实》2004,(9):53-5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深深融铸在中华儿女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之中,为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源泉。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运用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汉唐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自由气度及宏阔开放精神,它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多源性、异质性的文化特质。汉唐文化精神,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建设和掀起文化大繁荣高潮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王琦 《新湘评论》2007,(9):23-25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的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吴仪同志曾指出:“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愿读者从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9):110-111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在夏季很容易侵入人的身体,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藿香、莲子、佩兰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影响巨大 ,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过断层的文化类型。应发挥其在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天人合一的思维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维 ,对现代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它反映在经济上重视收支平衡量入为出 ,反对大起大落。中国人讲求实际 ,反对浮夸的风格与这种思维有着一定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维 ,表现在对待环境的态度上 ,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我国的园林设计非常典型地体现着这个风格 ,虽是人工 ,如同物化。所以好的建筑不但表现在建筑本身 ,且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