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一步理清和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思路,依法治腐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批隐藏很深的腐败分子得到严厉惩处,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如此,腐败问题在某些地方、部门仍然严重存在,尤其体现在群体腐败、高层腐败、司法腐败、家族腐败等的屡查不绝上.不仅如此,在我国导致腐败多发高发的根源依然存在,有些还将长期存在,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但是,<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确立起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清晰思路,只要我们按照这条思路开展工作,就一定能有效地遏制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
"反腐"略论     
我们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腐败的滋生蔓延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德治党,合理划分权力结构,建立权力监督网络,并辅之以法纪,治腐用重典,形成一种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也不敢腐败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3.
北宋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也叫“熙宁变法”.所谓“熙宁变法”,贯穿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历时8年,延续至元丰年间,其最高领导者和第一“推手”是宋神宗赵顼,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是贤相王安石,还有王安石推荐的其他大臣.从1069年至1077年,宋神宗赵顼降旨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反腐、防腐和治腐结合,依法严打“苍蝇”,增加公务预算科目,持续追加财政预算,给编外吏员发薪俸,综合治理“苍蝇”乱政腐败之害.  相似文献   

4.
在腐败现象严重蔓延,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的情况下,大讲腐败不可避免,是错误的.但是,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完全避免乃至根绝腐败现象,也是不科学、不符合事实的. 应当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诱发腐败现象的条件,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缩小这些条件的作用范围,有针对性地做好抑制腐败现象的工作. 建议将批判"腐败难免论"的提法,改为批判"腐败无害论"和"腐败有利论",使人们在"从严治腐"问题上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指滥用公权谋取私利。改革开放以来,腐败严重腐蚀着我党执政的廉洁性、先进性、纯洁性。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不可小觑,它正从个体向群体、从偶然向常规、从显性到隐性等层面蔓延,严重腐蚀着党的执政机体。正确认识腐败的根源,寻找治腐的路径,使我党能廉洁执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财税治腐"能够克服长期以来以"治人"为主要反腐手段的弊端,这种模式通过明确财权边界、规范公共财产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压缩了权力的寻租空间。财税治腐以财政党规和财税法律为制度土壤,以"理财"和"治腐"为两大主题和形式目标,聚合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之下。以领域法学理论、公共财产理论以及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理论为基石,财税法跨越不同法域的法学研究路径,以其务实、低调、灵活的特质在面对日益复杂的腐败治理难题时展现出十分独特的价值。财税治腐承载着实现权力规制、优化理财方式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任务,同其他权力监督方式相结合,形成对公权的监督合力,共同构建出"法治财政、廉洁政治、现代国家"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7.
科学化视野下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政治风险是现代化社会的常态问题,而腐败是政治风险的极端表现形式。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腐败难以根除但可以控制。基于对人性规律和权力特性的正确认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已成为当前预防治腐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关键在于通过权力流程再造来解决权力风险问题,全程地防范廉政风险向腐败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美国所构建的以道德防腐、法律治腐、监督抑腐为特征的联邦政府立体反腐败机制对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起到了关键作用。探究美国联邦政府围绕从政道德和行政伦理建设所进行的立法和执法实践,考察其道德治腐运行机制,对我国加快构建系统、规范、标准的行政伦理制度化体系、完善道德约束与法治惩戒相结合的反腐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90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同党内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并在长期与腐败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自建党以来,我们党就十分注重预防腐败建设,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治腐之路。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靖 《党政论坛》2011,(17):12-14
在90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同党内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并在长期与腐败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自建党以来,我们党就十分注重预防腐败建设,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治腐之路。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是“终端治腐”的一项重要措施,所谓终端治腐就是指实行官员财产透明化,使其非法所得无存藏之处。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终端治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实名制、财产申报制等法律制度。在我国,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不仅提出了源头治腐的基本思路,而且也把终端治腐纳入了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得益彰.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治"官"必先治腐,治腐必先修德;为"官"修德,重在修廉.  相似文献   

13.
反腐倡廉是目前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课题。正确把握反腐败的形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范、治理腐败的对策和措施,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教育是源头治腐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事实上,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如果思想上出了问题,就不能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中央提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即是对腐败实行"零容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则是将制度反腐作为当下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手段。制度反腐是指在依照法律构建的制度框架内,建立权力的运行和监督机制,并对权力变异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因此,坚持制度反腐就是坚持依法反腐,依法反腐是制度反腐的题中之义。实现依法反腐,要从根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反复证明,廉洁出凝聚力,廉洁出战斗力。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处于开创与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多重举措促使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战争环境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功经验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基本范式,但也带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局限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探索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从建设思路上看,依靠群众运动推进;从建设目标上看,过于强调清除腐败;从建设模式上看,被动应对打击为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创新的发展时期,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这一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呈现出思路由运动反腐向依法治腐转变、手段由惩治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方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目标由理想绝对向科学务实转变、格局由应急单打向系统治理转变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特色政务公开的反腐败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的政务公开应当是广义的,所有以公共资金为业务活动资金来源的公共性组织都应该是政务公开的义务主体。政务公开治理腐败的内在机理是,通过摒弃暗箱操作减少腐败动机,通过提高腐败成本降低腐败发生率,通过增加腐败风险提高腐败发现率和查处率,通过社会压力促发办事规则自我完善的内生机制。政务公开要在治理腐败中发挥更大的效力,应遵循其抑制腐败的作用机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工具,依法保障公民批评举报和参政议政的宪法权利,将政务公开引向决策公开、司法公开和官员财产公开等重点环节和领域。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阶级社会中权力不受制约的产物,是一种历史性、世界性的现象,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依法治吏。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把法制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战略地位。要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法律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做到严格依法行事、依法办案。  相似文献   

18.
"微腐败"治理作为新时代推进监督执纪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自治能力的重要抓手。政策治理的高效性、灵活性带来短时期的立竿见影效果与周期性、阶段性特征导致的长效功能减弱之间需要平衡,政策治理的效率保障与法律治理的高预期性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必然张力。缘此,用完善的党纪、政纪、法纪规训公职人员,强调依法依规治理"微腐败"的同时,充分发挥正风肃纪政策的积极功效,是建立"微腐败"长效治理机制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的"微腐败"治理应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提升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培育和弘扬法治文化,通过"微腐败"治理过程中党纪与国法的衔接融合,实现"微腐败"治理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我党历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着眼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点上,邓小平形成了具有时代和个体思维特色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时期治腐思想。其主要点体现在新时期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治腐的基本方法、最终消除消极腐败现象的基础和基本途径等方面。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指导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腐败行为的背后是腐败心理的逐渐形成.官员腐败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政治认知的变化,即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开始扭曲;而客观环境,则应注意社会民众对于腐败的麻木、冷漠甚至羡慕对腐败心理形成的外围支持作用.腐败心理如任其蔓延,极有可能形成腐败文化.铲除腐败心理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