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5,(3):19-20
世界减灾大会于1月18月~22日在日本神户召开。在为期5天的会议上,来自15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总结了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其中,《兵库行动纲领》为2005年至2015年全球减灾工作确立了战略目标和5个行动重点。成为今后十年全球减灾工作的指导框架。本刊摘要刊登《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作为读者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兵库行动纲领》为2005年至2015年全球减灾工作确立了战略目标和5个行动重点。这些重点分别是:确保减灾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工作重心之一;识别、评估和监测灾害风险,增强早期预警能力;在各个层面上营造注重安全和抗灾的文化;减少潜在的灾害危险因素;增强准备能力,确保对灾害作出有效反应。  相似文献   

3.
减灾扫描     
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其中,《兵库行动纲领》为2005年至2015年全球减灾工作确立了战略目标和五个行动重点。——《全球聚首论减灾》国土资源部3月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共976起,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58亿元。中国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报告说,2003年,中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8.65亿元。据悉,国土资源部今年将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汛期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全…  相似文献   

4.
正首届亚洲减灾大会通过《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2005年9月27—29日,首届亚洲减灾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2005年1月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以下简称《兵库行动纲领》)所确定的减灾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区减灾事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充分交流了制定和实施减灾战略的经验,深入探讨了区域各国减灾行动的优先领域。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进行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5,(11):25-27
亚洲减灾大会旨在为亚洲各国提供以下这样一个平台:分享灾害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兵库行动纲领》框架下确定在亚洲实施行动的优先领域;促进亚洲区域减灾合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3月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落下帷幕,大会评估了《2005—2015年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以下简称《兵库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通过了2015年后全球减灾领域新的行动框架——《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以下简称《仙台框架》)。该框架预期了未来15年全球减灾工作的成果和目标,明确了7项具体目标、13项原则和4项优先行动事项,对于我国综合减灾理念创新、战略优化、规划实施和监督评价等具有驱动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亚洲减灾大会旨在为亚洲各国提供以下这样一个平台:分享灾害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兵库行动纲领》框架下确定在亚洲实施行动的优先领域;促进亚洲区域减灾合作。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生命以及社区和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资产损失等,《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确定了三个减灾战略目标和五个优先领域。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5,(3):20-22
1.世界减灾大会于2005年1月18日至22日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举行,通过了《2005—2015年行动纲领》。它突出了加强国家和社区抗灾能力的必要性,并为此确定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毋庸置疑,灾难令性别不平等问题持续加重和增强,使女性的不利处境更为严峻。2005年,在上一届世界减灾大会上,118个国家中只有1 9个在他们的国家报告中提到了女性或性别问题。到2011年,当1 3 3个国家就世界第一个国际减灾协议——《兵库行动框架(2005-201 5年)》的实施情况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毋庸置疑,灾难令性别不平等问题持续加重和增强,使女性的不利处境更为严峻。2005年,在上一届世界减灾大会上,118个国家中只有1 9个在他们的国家报告中提到了女性或性别问题。到2011年,当1 3 3个国家就世界第一个国际减灾协议——《兵库行动框架(2005-201 5年)》的实施情况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11.
送走20世纪,在回顾所走过的百年历程和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征程中,世界范围内,人们已经达成这样一种共识: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带来的后果是人类本身忍受灾害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经济增长与减少灾害损失仅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倍的减灾投入,可以获得数以倍计的经济效益,减灾备灾已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减灾备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共同的灾害把我们联系在一起。2005年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纲领》,旨在增强国际社会抵御所有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则把灾…  相似文献   

12.
世界妇女史上的里程碑文宇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汇聚全球1.7万多人,历时12天(1995年9月4-15日),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会上发了言,最后通过了《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庄严宣告:纲领是强有力的,我们终于取得了成...  相似文献   

13.
<正>举世瞩目的第三届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于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举行。本次会议是继一九九四年在日本横滨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二〇〇五年在日本兵库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之后的又一次减灾盛会,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减灾大会。从横滨到仙台,三届世界减灾大会间隔二十一年,在这二十一年里,世界各国的减轻灾害风险工作也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兵库行动框架》的即将到期,如今正是制定并通过《2015年后减灾框架》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灾害风险,还是减灾机遇,都需要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承担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灾害来临时,社区不仅要承受灾害的侵袭,更要第一时间处置和应对灾害,承担"第一响应人"的角色。社区是社会安全的基石,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国际社会积极倡导推动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2005年1月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突出强调加强国家和社区抗灾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国际巨灾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来,印度洋地震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巴基斯坦地震等巨灾波及区域之广、破坏程度之深、灾害损失之重,令人震惊、发人深省。由于受灾各国在科技、经济、法律法规、社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公民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灾害应急救援措施和效果也显现了较大的异同。通过对近期全球一系列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研究,将对我国应急救援对策和具体措施的优化予以启示。国际社会安全减灾现状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国际社会极其重视。2005年1月22日世界减灾会议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召开,会议通过了《兵库宣言》和《兵库行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17日上午,第二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亚洲各国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减灾,2016年召开第一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提出了《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四个优先领域12项科技减灾行动后,各国调整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出减灾举措,有力推动了亚洲科技减灾与综合风险防范工作。郑国光强调,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科  相似文献   

18.
<正>在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他强调:"减少灾害风险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前线防御。这是一项精明的商业投资和拯救生命的明智投资。"会议重要成果之一——《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中,也将了解灾害风险,加强灾害风险治理以管理灾害风险等内容列为未来优先行动事项。可见,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防灾减灾战略的重点。如果说过去灾害管理的工作核心是应急管理,那么下一阶段新的工作核心将是"灾害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积极响应“世界减灾大会”号召大力推进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本刊评论员由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经过五天紧张的工作,在通过《横滨声明》和《横滨战略和行动计划》后,于1994年5月27日在日本横滨闭幕。我们热烈祝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成功。我们愿意并...  相似文献   

20.
盛会精神化行动安徽省妇联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已经半年了,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正在我省付诸行动。各级党政领导注重行动用行动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上的文字变成现实已在我省党政领导中形成共识。今年元月份,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