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光移民人数就达110多万,堪称世界之最。宜昌是三峡工程所在地,面对艰巨复杂的移民任务,市委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把“移民与育人”、“换环境与换脑筋”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服务三峡工程的良好环境,推动了移民搬迁任务的圆...  相似文献   

2.
《家在三峡》(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录制)是一部率先表现三峡工程大移民的电视剧。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浩大,移民工作举世瞩目。其中涉及一系列思想性、政策性、事务性的工作,艺术上如何表现有不少难题。此剧把情节设置、人物情感纠葛、审美意图的表达全部集中在“家”上,并以小镇上民情风尚及民间信息总汇所在的“应家酒店”为中心,以应丘梅、屈万金、屈三台三家在告别家园时,对待国家和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发生的思想与情感冲突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的成功实现,标志着历经17年之久的三峡移民工作已全面转入后续阶段。深入推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工作,建立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长效机制,要在增强“四力”上下功夫。坚持经济发展不动摇。增强移民安稳致富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4.
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中,国家高度重视库区移民问题,将移民的安稳致富作为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三峡库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支持工程建设的同时,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广大移民的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三峡工程及其库区移民迁建的实  相似文献   

5.
王贵明 《探索》2004,(2):143-144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重大课题、重庆市政府“十五”规划重大课题 ,由重庆市移民局长刘福银和罗晓梅教授、陈纯柱教授、何关银教授共同主编的《重庆移民实践对中国特色移民理论的新贡献》一书 ,于2003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三峡工程群体性非自愿移民为研究对象 ,特别是以重庆第二期移民实践为主要根据 ,并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移民实践和移民理论的经验及成果 ,站在中国特色移民理论的高度 ,对三峡工程移民、特别是重庆第二期移民的实践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研究。这是移民理论研究的一部值得关注的创新性力作。移民现象是贯穿于…  相似文献   

6.
本刊2001年第5期曾刊登过《“三峡省”筹建始末》一文。时任水电部副部长的李伯宁受命统领三峡工作,为筹建“三峡省”、为三峡工程早日上马做前期准备,后因各方意见不一,“三峡省”中途夭折……本文续接前文,讲述回到北京后的李伯宁再度受命,负责三峡工程论证及三峡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三峡工程的实施面临着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的“百万移民”工作。库区移民涉及人口113万,其中农村人口占总数的41.14%;要重建或部分重建2座城市和11座县城。要按期把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迁出来的难度是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中少见的。而要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的要求,更加重了移民工作的艰巨性。为达到三峡移民的目的,国务院办公厅在1992年发出了《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  相似文献   

8.
《红岩春秋》2011,(1):25-26
199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组成考察团,考察三峡工程及库区淹没区和移民新区,“三峡考察团”一行108人。  相似文献   

9.
三峡移民工程,是一项中外水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移民人数最多的跨世纪工程。十余年移民、十余年发展,古老的长江三峡,见证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沧桑巨变,百万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依依惜别故土,确保了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百万大移民不仅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铸就着三峡库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凝聚出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鹏同志在1984年9月18日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讲到移民问题时指出:“在开发三峡的时候,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一是把移民问题处理好。鉴于过去多年的移民经验,提出一个设想,就是把安置性移民改为开发性移民。”事实上,广大移民工作者在移民实践中,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也在  相似文献   

11.
"开发性移民方针"提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骏 《新视野》2003,(4):68-6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转变思路,提出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并开始在三峡工程库区进行开发性移民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顺利地、按期地完成了前期移民的任务,确保了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而且还推动了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提出,对于解决大规模非自愿性移民问题,促进移民地区经济发展,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移民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文娅 《当代党员》2006,(11):71-73
今年9月11日凌晨5时,“三峡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移民功臣”、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刘福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3岁。  相似文献   

13.
1992年4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难点在移民,关键也在移民。因为它不是像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移民那样一个简单的搬家,也不是像世界上其他国家水利工程那样一个简单的经济补偿。三峡工程不但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而且三峡百万移民也是世界工程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所以说移民的成功与否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堪称“世界级难题”。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到底有多难?按三峡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20年一遇洪水,回水水库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其中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三峡工程移民人数之多和淹没实物量之大,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上都是仅有的。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广,组织难。三峡工程淹没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21个(后增加江津)市、区、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6301村民小组,淹没城市2座(万洲、涪陵),县城11座,集镇116个。淹没地区直接涉及人口84.75万,其中城镇人口55.9万人,农村人口28.82万人。二是损毁大,复建难。淹没线下共有耕地、果园、林地42万亩,淹没房屋面积3473万平方米;淹没工矿企业1599家;淹没公路816公里,...  相似文献   

14.
当三峡工程的跨世纪梦想以钢筋水泥的形态实现,当大水过处,沿岸百姓的生活轨迹被重新改写,当离别故园爬上高岗,不得不重新面对崭新的一切,当“我们要把好日子搬上山去”这句话代表了一切的豪言壮语……我们无法忽视,有一种精神自百万血肉之躯穿越了铁与石的恢弘与坚硬,升腾在山光水色之上。我们不能不为这被称之为“三峡移民精神”的精神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三峡移民悲壮而义无反顾地告别故土,是吟颂的“舍小家”主题曲,那么,“搬出”、“稳住”之后,移民走向新的生活,如今要唱响的,应该是“富小家”的大合唱。“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同时也要“富小家”,这是一部高亢雄伟的时代交响曲。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当代党员》2012,(7):34-36
直辖15年,配合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圆满完成了中央交办的100多万移民迁建的历史性任务,并初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这是重庆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北省“三万活动”的统一安排,省移民局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对兴山县、秭归县、夷陵区、巴东县三峡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来看,四县区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基本完成,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普遍的改善和提高,库区县城和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电力、邮政通讯。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大移民是世界级的难题,它必然会冲破已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起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从三峡工程正式实施以来,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村移民对三峡工程和移民搬迁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从总体看,农村移民对外迁安置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不同群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的关键在移民,移民迁建的重点又在移民资金的补偿,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移民资金,加强移民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是关系到库区移民能否“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实现。通过移民工作的实践,从总体上看,三峡移民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是接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的,但是也出现了贪污、挪用、诈骗移民资金等违法违纪的问题,造成了移民资金的流失,影响了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以《移民条例》为依据,紧紧围绕移民资金使用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尧乡繁盛———记临汾地区工商局局长柴建新□本刊记者杨万福特约记者何剑雄王国祥1997年2月,柴建新同志告别了曾为之披肝沥胆15年的县级领导岗位,走出大山,来到素有“黄土高原花果城”美誉的尧帝故乡———临汾,就任地区工商局局长。一年多来,他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