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Meng H  Xiao B  Yan JJ  Ma KJ 《法医学杂志》2011,27(5):372-375
传统法医人类学对肋软骨的分析检验仅限于形态学检验.近年来,法医影像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肋软骨的分析检验技术,并且已经能够运用于法医学实践中.本文从肋软骨的组织学特性入手,综述了近年来肋软骨在法医人类学性别判定、年龄推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法医人类学应用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对个体骨骼识别进行广泛的研究.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医人类学家开展了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CT具有连续快速扫描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模式的高分辨骨骼重组图像,对于活体和遗骸的法医人类学鉴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近年来CT在骨骼年龄推断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具有分辨率高、成像清晰、可进行三维重建等优点,对骨骼和牙齿的成像效果较好。近十年来,国外有学者将其用于推断年龄和身高,判定种族和性别,在相关文献中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并对这些方法和数据在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估。笔者对近几年发表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法医人类学科研和办案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骨骼进行身高推断、性别判定、年龄判定以及同一认定等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肋骨是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别和年龄的判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肋骨在性别和年龄判定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做一概要回顾,为肋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量人体骨骼进行个体识别是法医人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能提供高分辨率骨骼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中的软件可以对骨骼图像进行重组,测量软件可在骨骼断层图像和重组图像上对径线、角度、面积、体积等不同体制人类学骨骼测量指标进行测量,测量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本文分别从性别判定、身高推断、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年龄推断四个方面,对国内外CT测量骨骼在法医人类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和比较了CT主要技术及CT在法医人类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腰椎的个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是人体躯干骨中的主要承重骨,其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腰椎的研究对白骨、碎尸等类型案件尸源的寻找和古人类的体征复原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身高推算、性别判定和年龄判定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腰椎在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 根据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是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在法医检验工作中,常遇及高度腐败的尸体,肢解尸体的片断以及灾害事故中被焚或已白骨化的尸骨残骸,常需要根据遗留的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个人识别。(personal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计算骨骼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准确率,评价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的可行性。方法将法医人类学教材中性别判定和年龄推断的方法应用于539例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样本,判定245例骨盆的性别,推断100例男性耻骨联合、100例男性胸骨和94例男性锁骨的年龄,计算准确率。结果骨盆性别判定准确率为98.4%,耻骨下角和坐骨大切迹是区分性别最好的两项指标。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的年龄推断准确率在45%以上,其中锁骨双侧方程准确率最高为77%。结论利用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判定性别和推断年龄具有可行性。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骨盆形态学性别判定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骨骼CT三维重建图像。使用大体标本建立的男性耻骨联合、胸骨、锁骨形态学年龄推断指标、分级和评分标准以及方程需要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的数字X线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量四川汉族青少年(8~20岁)人群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法医人类学的面部重建提供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974例(男496,女478)头颅侧位数字X线片,分13个年龄段(8~20岁),选择面部10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汉族青少年人群面部10个标志点的中线软组织平均厚度,在青少年阶段大多数测量标志点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男女性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统计学分析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15岁之后差异增大,且LLI点显著差异性在9~20岁之间均存在(P<0.01)。结论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的趋势,男女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肩关节X线片的骨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肩关节X线影像与年龄间的关系。方法对太原地区267名年龄在12~22岁的青少年拍摄肩关节X线片,根据X线片上的不同年龄特征,筛选出5个与年龄变化密切相关的影像标志点,进行分级评分,提出了肩关节X线片判定年龄的观察指标及分级标准,并使用SPSS包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了利用肩关节X线片判定青少年年龄的判别方程。结果判别方程y=9.517+0.518x1+0.913x2+0.465x3+0.436x4经方差分析,F>0.01,回归高度显著。将全部样本进行计算机方程回代检验,符合率为±1S72.01%,±2S96.3%,其结果达到了设计与统计学要求。方程具有实用价值。结论本项研究证实了青少年肩关节X线影像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为司法鉴定时根据肩关节X线片判断年龄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人类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 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青年学者詹姆斯·杰克逊在中国科学院访问交流期间,参观了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容貌复原及法医人类学研究室,并就容貌复原及法医人类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讨论,他对该所法医人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示了赞赏,临走时向二所有关科技人员赠送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骨骼的性别判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法医在实际检案中主要通过对骨骼大体形态的观察来区别男女。一般情况下,男性长骨较女性粗而重,肌嵴和骨突较发达,关节端的头和骨髁较大[1]。然而,由于两性之间在形态特征上重叠范围较大,仅仅据此进行性别判定需要丰富的实际经  相似文献   

13.
法医骨学推断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JJ  Zhang JZ  Liu NG 《法医学杂志》2005,21(3):177-179,182
目的构建计算机法医骨学推断专家系统。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现有法医人类学统计资料,系统结合了模糊匹配和DS证据理论两种推理手段,使用融合了框架和产生式的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专家系统构建。结果开发出具有开放知识库、可操作性强的法医骨学性别、年龄、身高推断软件。结论本系统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能够很好的辅助法医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测量中国汉族第12胸椎判定性别的效果,探索CT技术在法医人类学人体骨骼测量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确定11项径线指标测量第12胸椎多层面重组(MPR)三维重建图像,剔除不稳定指标后计算四项比值指标,统计各项指标的数据考察CT测量第12胸椎判定性别的效果。结果剔除两次测量结果不稳定的三项指标后的12项指标性别差异显著,建立了7个性别判定方程,综合判别率在80.0%~91.6%,仅含椎体指标的方程性别判别率最高达91.6%。结论中国汉族人第12胸椎形态学测量指标具有性别差异,CT技术可以准确测量骨骼,对法医人类学人体骨骼测量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类颅骨面貌复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颅骨面貌复原(facial reconstructionfrom skull)是人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古人类学作为再现古代人类,体质人类学作为再现多种民族和历史名人,法医人类学作为个体识别等的重要手段。目前,颅骨面貌复原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颅骨判别年龄、性别和种族;(2)翻制颅骨的石膏模型;(3)在颅骨石膏模型上按收集或测得的面部软组织厚度用软塑胶  相似文献   

16.
儿童骨骼个体识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彬  张继宗 《刑事技术》2004,(5):27-27,35
儿童骨骼的个体识别研究报道较少 ,在法医人类学实践中 ,如何对儿童骨骼进行性别、年龄鉴定 ,难度较大。 2 0 0 3年在山东省某地枯井内 ,发现一具儿童尸骨 ,要求作性别、年龄鉴定 ,现报告如下。1 性别判定儿童骨骼的性别鉴定 ,在现有可查专著中[1] ,均没有提供实用的方法 ,仅提示儿童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通过对送检儿童的耻骨观察可见 ,耻骨体呈三角形 ,测量左、右耻骨的缘枝角均为 14 0°。同时 ,根据Mittler的儿童骨骼性别判定的方法发现 ,送检骨骼耳状面的边缘凸起的部分小于 1/ 2 ,其余部分均不高出髂骨骨面[2 ] 。上述骨骼特征提示…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的以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介绍法医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就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任务是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设有论著、述评、技术交流、综述、案例报告、案例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法医学会计划于2013年召开"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这是学会进行换届后举行的首次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交流内容涵盖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临床学、医疗损害鉴定、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司法精神病学以及其它相关或交叉学科。会议面向全国征文,相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的、以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介绍以法医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就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任务是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设有论著、述评、技术交流、综述、案例报告、案例讨论、讲座、短篇报道、法医学  相似文献   

20.
投稿须知     
<正>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报道法医学检案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开办学术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