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罪犯权利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罪犯的人权、罪犯的公民权以及因矫正的需要所带来的其他权利等。其中,罪犯的人权和罪犯的公民权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共同构成了罪犯其他权利的基础。与普通公民的权利相比较,罪犯权利具有有限性、不完整性、特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庸 《中国司法》2005,(7):32-33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全社会的权利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广大公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作为特殊公民的罪犯,其维权意识也日渐增强。但是,在罪犯权利保护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从漠视、淡化罪犯权利,片面追求刑罚的打击、震慑效果,重严格管理,轻文明管理,回避罪犯权利保护的极端,走向夸大、泛化罪犯权利,在罪犯维  相似文献   

3.
作为公民,当"权利"一再以美好的方式进入立法视野时,我们感知到的是受宠若惊般的身份皈依;然而对死刑犯而言,权利似乎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国家立法的模糊、普通民众的误读以及自身权利主张的胆怯,共同"营造"了人类权利大厦中一个较为阴暗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赵敏 《经济与法》2003,(12):108-109
据报道:舟山市青年罗锋因杀人被判死刑,其妻向二级法院提出请求,想通过人工授精为丈夫生子育女。但一审法院以无先例。二审法院以无法律规定为由驳回请求。  相似文献   

5.
人权保障的进步——法律对死刑犯应享有的人格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刑罚,它剥夺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权,是所有刑种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我国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除却被剥夺的生命权外,死刑犯被剥夺的还有政治权利,同时还可能附加财产刑。但是在罪犯被执行死刑前,他仍然是鲜活的自然人个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罪犯哪些权利被剥夺,未被依法剥夺、限制的那些权利仍然应当依法予以保障,即使是死刑犯,作为一个公民,他的某些民事权利并没有当然被禁止,因为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来强制和明示。笔者在本文中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丁铁坚在《上海警苑》2005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监狱法》颁布10年来,对我国监狱的法制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监狱法也必然受到出台时情况的局限。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刑法、刑事诉讼法都做了新的修订,刑事司法领域正发生重大、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权”入宪,对监狱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修改监狱法的相关内容,势在必行。按照法理,制定任何法律,不仅是确定法律主体的法律权力,同时也是对施行法律权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罪犯是现代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社会,罪犯的法律地位,表现为对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以及义务的恰当履行。在当下,主要的是培养广大民警和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并且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保护罪犯权利,引导罪犯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8.
技术侦查是侦查机关通过特殊技术手段合法地"侵入"个人私密空间以搜集犯罪证据、获得侦查线索、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活动,具有技术性、秘密性与隐私侵入性.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防止私人生活被过度搅扰,法治国家均采取了严格的程序性控制和实体性控制.我国也应当完善对技术侦查的法律控制,实行双重审批、明确必要性标准、划定合理隐私范围、加强司法监督、设立年度报告或者检查制度,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提高犯罪侦查效率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行政法学者对行政法的认识角度出发,论证了行政法学经历了痛苦的嬗变过程——由最初的认识偏差,即认为行政法是保障行政权力正常行使的法,转变到行政法应当是约束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保障"老百姓"合法权利的法。  相似文献   

10.
证人作证特免权,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相关的规定。从我国法律发展史来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亲亲相为隐"法律伦理观可谓证人作证特免权的原始体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治社会进程的发展,"人权"保护意识逐步强化与确立。对此,本文从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存在的社会、法理基础入手,分析特免权在国外一些国家的相关规定及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从而对现代我国特免权制度的构建基础、适用范围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的权利与救济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忽视。但《公务员法》的出台以及人权日渐得到重视,使得公务员权利保障进入了人们探讨的范围。目前我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构建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尝试结合外国的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进行论述。重点不在于作出一个新的制度构想,而在于通过各国之间的比较为我国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权利冲突是法治领域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如何解决权利冲突也就成为世界各国所要竭力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讲,通过立法和司法是解决权利冲突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美国学者卡尔·威尔曼的《真正的权利》一书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案例为据,系统地介绍威尔曼以及美国最高法院在"通过司法解决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不同性质的权利之间的混合权利冲突问题"时,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司法推理过程及其所阐发的精彩论证。  相似文献   

13.
引言自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缪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代斯发表《论隐私权》一文,一百多年来,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课题,关于隐私权的理论也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许多国家法律相继确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即使一些尚未确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民事权利的国家,也通过名誉权或其他民事权利保护公民的隐私。在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发展过程中,公民的隐私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一直都没间断过,当两种权利产生冲突时,解决权利的冲突就是在两种权利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平衡体现了人类的最高理性,为社会大众所普遍…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中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曾成为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象征。作为拨乱反正、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的重要举措,《刑事诉讼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曾起到重要作用。但受当时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思想认识水平等限制,《刑事诉讼法》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先进法律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从而导致执法司法机关职能配置和制约不合理、控辩双方的权力失衡、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新闻媒体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媒体报道法律案件,对民众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媒体审判"的势头,急需法律加以明确的界限与规范。本文从我国法律现实出发,介绍了"媒体审判"的含义,并从报道范围、报道尺度、尊重法院独立审判权、维护新闻立法目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6.
权利冲突是法治领域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如何解决权利冲突也就成为世界各国所要竭力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讲,通过立法和司法是解决权利冲突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美国学者卡尔·威尔曼的《真正的权利》一书中所列举的典型案例为据,系统地介绍威尔曼和其他美国学者以及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决法律权利冲突问题时,对这些典型案例的推理过程及其所阐发的精彩论证。这些推理过程及其论证和论点是笔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也是中国学术界和司法界在研究和解决权利冲突问题时较为缺乏的。通过这些推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司法来解决有关权利冲突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33条作了修改,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简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后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款。这两款规定都成了重要的宪法原则。笔者认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所在与目标追求,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与显著标志,这两个宪法原则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融合性。随着人权的入宪,罪犯权利已越来越成为当前监狱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罪犯权利保障的各种观点也不断推出,这无疑有助于从理念上推进监狱执法的文明化…  相似文献   

18.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自由,而政治言论自由则是言论自由最核心部分,各国宪法都对其加以确定和保障,我国宪法也不例外。通过与美国对政治言论自由保障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宪法对言论自由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明确性,这使得我国公民的政治言论自由得不到有力保障。要切实保障公民的政治言论自由,首要的是完善宪法对政治言论自由的规定,在法律中明确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范围、种类和限度并尝试在立法中对言论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属于一个少数人权利保障的法理问题,并尝试从少数人权利保障的角度,简单论述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法制建设历程、其正当性即意义以及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碳汇林业的法制保障——从森林保险法律制度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先  常宏 《法制与社会》2010,(34):139-14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低碳生活的理念被推上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时代舞台的主要角色,低碳经济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得加速器,更是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盘。所以如何保障碳汇林的林木种植面积?如何保障碳汇林周期性的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借鉴森林保险这一很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发展的自身特点,总结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运作方法,使森林保险得以法制化的层面上加以约束,最终形成低碳经济的良性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