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圣经·创世记》不仅是有关宇宙、生命和人类存在形式的创造过程的叙事,还包括了对家庭等级、男女关系等人类社会秩序的创造故事。在围绕着早期几位族长的成长故事的叙述中,几位族母——他们的妻子——的故事占据了不小的篇幅。在女性始祖“生子”的故事中,处于叙事核心的妻子/母亲们似乎不过是被一步步套上了一层功能性外衣——即为男性社会通过生育传承父系子嗣。她们的成功生子不但没有使她们生育能力得以彰显,相反,生育能力成为了评判她们道德水准的隐性标准,并继而成为一夫多妻制存在的天然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的创作应与社会史密切相关.书写城镇故事的叙事称之为"小城叙事".在传统的"小城叙事"中,通过语言讲述乡土伦理的"演叙"占据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小城叙事"中,"演叙"与工业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作品中的"消息"杂糅,而且随着城镇化日益锲入工业化,小城叙事的"消息"性质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末与新世纪之交,当代中国城镇的消费化、媒介化与虚拟化日益严重,仪式性的"演叙"传统变得面目全非,呈现魔幻化的叙事凸显.贾樟柯的系列作品是对当代中国城镇变化历程的清晰展示,在他的《三峡好人》中开始出现了人们直面城镇废墟化的存在主义勇气.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化与开展,人类进入了一个数字符号化的生存空间。在此空间之内,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对象将越来越多地被"符号化存在"所取代;活动本身也因信息技术符号化、虚拟化所具有的模拟能力,使人具有可以亲身体验沉浸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能力而为人类文化符号能力的施展提供了某种契机,从而也使人们相对独立、有效、全面地开展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成为可能。一种突显深度符号化的人类文化创造——信息符号型文化创造实践将越来越成为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文化创造方式。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使其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部人类发展史,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类生产发展史。纵观人类生产发展史,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影响较大的还是"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  相似文献   

5.
试论"故事"与"话语"关系的两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提出"故事"与"话语"的区分,主张故事独立于话语.解构主义叙事学家反对"故事"与"话语"的区分,主张话语力量创造故事.结构主义叙事学是在存在物的意义上使用"故事"与"话语",而解构主义叙事学是在存在的意义上来使用"故事"与"话语".这是"故事"与"话语"关系的两个层面,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根据我们在贵州苗族地区所收集的口述故事书写而成.从1999到2004年,我们采用口述见证方法(oral testimony)作为我们社区发展的一种策略,尝试从苗族妇女的生命故事中,理解她们面对的困难与需要,从而让我们更能够与她们一起推动社区发展的项目和计划.我们推动口述故事项目背后,还有女性主义的关怀,希望这些偏远山区的边缘妇女能够通过口述故事发声,让我们能够聆听她们被隐没的需要,理解在家庭和社区中各种形塑她们生命历程的社会力量.在这研究中,我们特别发现中年妇女生命中面对的苦难大多与家庭相关,她们不断述说家庭的负担、家庭冲突、家庭暴力、丈夫酗酒等的问题.阅读她们的生命故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家庭暴力是她们主要面对的苦难之一,而这苦难是当地妇女的集体经验,是性别性和制度性的.在这文章中,我们特别希望指出,当地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并非是单一性的,而是父权制度、农村贫困、传统文化习惯等交织在一起,形塑了她们生命的遭遇和苦难.  相似文献   

7.
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践行"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保证.国际行为体应该承认"不同",以"和"的手段实现"和"的近期目标,不断走向"同"--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体现了在"和而不同"外交战略思维指导下的人类共同利益观.  相似文献   

8.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故事就是自我的体现,自我可以通过叙事而得到发展.青少年自我的形成会面临诸多困境与矛盾,心理治疗和教育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叙事的机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应成为他们叙事的共情听者,促进他们建构出流动的自我故事.  相似文献   

9.
一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承和创造的过程,为了使人类文化创造不至于因个体自然消失而消亡,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之广泛传播和永远流传.人类就是借助档案,使前人的文化创造得以沉淀、积累,铺垫成为进步创造基石,进一步创造的成果又以同样的方式积累在档案库,从而成为后人继承和发展的文化资源.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档案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0.
“故事”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内容、载体和工具,是国家形象的呈现,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要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途径与方式。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短视频故事化叙事使大众对信息易于接受,但短视频故事化叙事存在政治性与娱乐化程度难平衡、同质化内容溢出、语境差异导致的“对空言说”困境、故事化叙事策略有待优化等问题。因此,重视“道”与“技”的双重实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素材选择;增强故事创意创新力;通过翻译转化突破语境之困,从而不断化解短视频故事化叙事的困境和难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5.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规定了可以定罪的9种腐败行为,挪用公款是其中之一。我国刑法对挪用公款罪早有明确规定,但刑法规定比较抽象、概括,以致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对挪用公款罪加以分析、界定。  相似文献   

18.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COA标签为正版操作系统的合法凭证。盗窃COA标签的行为不涉及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盗窃COA标签的犯意不在于故意毁坏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OA标签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属性决定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因此,盗窃正版软件标签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  相似文献   

20.
无身份者可以构成渎职犯罪的狭义共犯;无身份者不能构成渎职犯罪的共同正犯。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罪名确定出现规则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详细区分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型职务犯罪的条文结构差异。渎职犯罪共生模式包括静止型与动态型。应当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类渎职罪的专属性特点归纳为渎职犯罪共生模式,结合犯罪构成原理、共犯原理、竞合犯原理,区分不同情况细化讨论,从本质上解决渎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罪名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