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概括本位主义的特点时指出:“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就是本位主义的特点。又说,本位主义“是一种放大了的小团体主义”,它“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时指出,它“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对于本位主义的实质、特点及其危害性,本位主义同个人主义的关系的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腐败现象本身似乎也在发生衍变。一种腐败新变种———利用“政策”谋私现象,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课题。利用“政策”谋私面面观所谓利用“政策”谋私,就是一些单位的决策者,利用职权,根据自己的利益要求制定土“政策”,为个...  相似文献   

3.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腐败文化”是腐败现象赖以孳生、存在和蔓延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的“腐败文化”在孳生和蔓延,使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因此,深入剖析当今的“腐败文化”现象,找出其孳生和蔓延的根源、危害及遏制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刻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至关重要。“腐败文化”的种种表现时下,“腐败文化”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比较普遍的社会舆论、心态和意识方面来说,概括起来有以下种种:一曰:“容忍腐败”。一些人…  相似文献   

4.
领导视窗     
回顾自己24年来参加反腐败斗争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原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将当前腐败案件的特点归结为八大点: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腐败分子结成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团伙性;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吏治和司法腐败严重;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往往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领导干部“傍”不法“大款”现象严重;作案方式和手段诡秘,更具隐蔽性;一些腐败分子向国外境外转移赃款赃物,涉案人员向外潜逃;查处与反查处、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相当尖锐激烈。提到这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丽英深感痛心疾首,她说:“我们在肯定反腐败斗争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是党员干部能否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推进反腐败斗争.笔者认为要从下列三方面抓好这一关键性的工作.一、坚定政治信念,抓住思想教育这个关键江泽民同志多次号召全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讲政治,他尤其强调当前全党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这对于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政治信念是人们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思想就会混乱,精神就会颓废,行为就要失范,就必然导致腐败.强调政治信念的坚定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清醒头脑,防止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警惕“不知不觉”地走向腐败.那些已经中箭落马者,几乎都有同样的仟悔,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才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犯罪.“不知不觉”这四个字的确耐人寻味,这些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涉足腐败,而是有了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对自己放松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人说前一阶段反腐败斗争“打死了不少‘苍蝇’,却不见几只‘老虎’,真不‘过瘾’”。这种看法,一方面肯定了这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反腐败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希望一夜之间就把所有的腐败分子统统打翻在地。这种说法既可理解,又有失偏颇。我们既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清除腐败的重要性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反腐败斗争。研讨新形势下反腐败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腐败”现象,是我们这次反腐败斗争的焦点。为了更有效地反对权力腐败,我们有必要对近来理论界关于权力腐败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和反腐败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化。具体的变化是: 第一,从十二大到十六大以前,我们党的提法都是“要反对腐败”,而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反对和防止腐败”。加上“防止”一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变化,表明我们的反腐败工作从单纯的“打”,转到了“打”与“防”的结合和并重。  相似文献   

9.
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论》是一部系统探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学术理论专著。田心铭教授主编的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于今年3月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立足于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研究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全书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腐败,讨论腐败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腐败的定义,着重论述了腐败的根源。第二部分论反腐败,阐述了反腐败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性质和基本思路,并分别论述了反腐败的思想教育、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反腐败史论,阐述了中国共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黑龙江省某区搞过一个调查,“假如你发现有人在搞腐败,而他的行为又不会损害你的利益,你怎么做?”结果有超过八成的人选择了沉默。从本质上说,反腐败斗争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斗争,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反腐败热情、智慧和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主力军。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体制改革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原因,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案件也不断出现。那么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反腐败的热情,让八成人对腐败不再沉默?笔者认为,急需建立保护机制,降低群众参与反腐败的风险和损失,保障群众参与的安全性。一是尽快把各…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郁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二、山西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江泽民同志曾严肃地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为此,我们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既治标又治本。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分子,掀起了历史上最大的反腐高潮。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腐败的蔓延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止,反腐败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目前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腐败出现了不少新的特点,反腐败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一)腐败涉案金额由少到多。以前的许多案子,涉案金额多是数千元至数万元,如今有的案子涉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反腐败的五个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呈现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五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从总体上说,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反腐败方式,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腐败的滋生、蔓延期,九十年代是腐败泛滥的高峰期。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对执政党来说属于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此时的反腐败斗争方式只能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比较被动,防御性强,因而腐败的“出生率”大于腐败的“死亡率”。十六大后,我们摸索出一套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还…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难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深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  相似文献   

16.
试论“法人腐败”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腐败现象中,除了一般的个人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以单位和团体面目出现的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即“法人腐败”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法人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法人腐败的涵义 “法人腐败”也称“单位腐败”。所谓“法人腐败”,是指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合法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为了谋取法人(单位和部门)利益,在法人意志支配下,以法人组织的名义所组织实施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不能从概念出发,先提出腐败的定义,然后再去反腐败。但是,在反腐败斗争已经开展多年并且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载入党的正式文献之后,回答“什么是腐败”的问题,便提上了理论研究的日程。明确“腐败”这个概念,也就是要明确我们所要反对的对象究竟是什么,这对于正确判定反腐败的政策和策略是完全必要的。一制定腐败概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这里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泛滥”是全党的艰巨任务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区分腐败“产生”(滋生)与“蔓延”(泛滥)两个概念;探究腐败现象在所有国家产生的“共性根源”;分析腐败现象在我国蔓延、泛滥的特殊原因;进而最大限度地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9.
李雪勤 《发展论坛》2000,(4):24-24,34
全面、正确地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 ,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十五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已经确定的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 ,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所谓反腐败 ,主要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腐败案件问题 ;二是解决腐败风气问题。这些年 ,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反腐败斗争的三项工作格局 ,就是通过查办案件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面对腐败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等客观现实,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反腐败没有选择,意味着我们党对腐败的危害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