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代潮》2004,(6)
据《新快报》2月28日报道,广州市公安局专门就广州市乞讨人员的情况做了一份调研报告,结果表明,长期存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已经在广州逐渐表面化,部分乞讨人员聚集成伙,在固定的地头乞讨,强抢强要,坑、蒙,拐、骗,并以乞讨为业,已经成为广州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个别乞讨人员还身患传染性疾病,如不及时发现处理,长期任之在社会公共场所流浪,将给居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广州市公安局在调研报告中提出,治理这种局面的“特效药”就是设立“禁讨区”。 但同时,由于城市“禁讨区”的设立涉及到宪政、法律、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深层问题,在社会舆论上引起了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2.
南粤短波     
《广东民政》2010,(12):53-54
2010年10月开始至年底,广州通过“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大规模地推动开展系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义工参与流浪救助服务、“步量广州城,共享新生活”、  相似文献   

3.
进入7月以来,广州市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牵动着人心。民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保证其生命安全。广州市各救助站根据天气情况,多次及时启动特殊天气应急救助预案。据统计,仅7月的高温期间,共有3000多人次流浪乞讨人员走进各救助管理站纳凉避暑。市救助站负责人表示,“不能让一个流浪者倒在广州街头!”  相似文献   

4.
广州开发区实行“四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以下简称广州开发区)四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一套管理机构,是国内唯—一个集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四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区域。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于1984年12月28日奠基。规划面积为58.83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广州经济技  相似文献   

5.
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机构救助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困惑,本文提出:要坚决贯彻“儿童优先”的原则;以“回归”取代“回家”作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目标;从制度上和机构上实现福利资源的整合;为流浪儿童提供专业化而不是简单化的服务;将救助中心的职能定位为转介机构。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迅速发展呼唤泉州建设大都市当今,城市做大做强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在珠江三角洲,随着广州撤番禺、花县建区,佛山撤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建区,且以广州为中心正在精心打造广州、佛山、东莞的“大广州圈”。作为国内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瞄准的是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正在策划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8.
黄志鸿 《中国民政》2011,(10):58-58
江西省景德镇市通过构筑帮扶工程三项措施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关爱行动的良好氛围。一是组织“流浪儿童之家”。在市救助管理站的基础上,建立受助未成年人教育培训中心,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五老”等定期为流浪儿童作法制辅导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李娜 《新疆人大》2013,(1):31-32
截至2012年11月底,已有近1600名新疆籍流浪儿童回到新疆。对新疆“接回所有内地流浪儿童”这一新政,人民网在“点评语”中这样写道:这是一次力度和规模罕见的超出政区范围的行政行为,把全国新疆籍流浪儿童接回家这一铁腕行动的背后,充满了政府浓浓的爱意。但流浪儿童接回后又该如何更好地回归社会呢?如何实现张春贤书记要求的“让他们回到家乡,得到良好教育,健康成长”的目标呢?这也正是艾尔肯·塔西买买提等12名代表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强对流浪儿童管理和教育的议案》所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两极分化下的经济贫困、婚姻家庭关系的紧张与日趋不稳定、人口迁徙流动的增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浪儿童的增多,流浪儿童问题己经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广州在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鲁保社 《中国民政》2011,(11):53-53
近年来,陕西省兴平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以有利于流浪未成年人身心康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硬件建设,实施保护性救助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摸索出一套“全天候救助、人性化管理”的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2011年春天,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全部接回内地新疆籍流浪儿童,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项行动。新疆“接流浪儿童回家”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民政部多次在全国会议上推广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03,(6):56-57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伦理学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救助流浪儿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23日至24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菲律宾、加纳、中国等十几个国家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6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就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如何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等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对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吉林省四平市一直思想重视,抓的得力。1994年初,在国家民政部的指导下,他们又成立了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心发展较快,成绩较好,积累了一些可贵经验。他们的经验可概括为三个“到”字:一是培训到八。凡是来救助“中心”接受培训的流浪少年儿童.都—一登记,写清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家庭人口、社会关系和离家出走的原因,建立起流浪少年儿童档案。抓住这些流浪少年儿童在中心停留的有利时机,进行培训,搞好教育,促其思想转变,感情回归。在一年里,共举办培训班4期,…  相似文献   

15.
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原因,部分少年儿童离家出走,流浪乞讨正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0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针对这一情况,委托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就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及对策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本课题以“发展性保护”作为流浪儿童保护社会资源整合的基本思想内核;以国家、社会、社区、家庭作为儿童乃至流浪儿童的保护主体;以我国流浪儿童基本态势、流浪儿童保护状况、国外流浪儿童保护相关立法、构建我国流浪儿童长效保护机制为主要内容;以面向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面向我国若干城…  相似文献   

16.
为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新疆阿克苏地区民政局开展以“保护儿童,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行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即确定工作任务,要求、方法、步骤和措施。第二阶段为集中行动阶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开展主动救助、教育矫治和回归安置工作。第三阶段为总结巩固阶段。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研究确定巩固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从8月1日起,国务院制订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获得政府的全面救助。同日起,各地“收容遣送站”将悉数更名为“救助管理站”。  相似文献   

18.
自《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很多城市出现了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的现象.于是一些城市纷纷表示要"禁乞",上海、苏州、广州、长沙、成都等地纷纷出台了有关"禁乞"的规定;北京市也将禁止在地铁站行乞的有关条款公布于网上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9.
钱进 《中国民政》2008,(9):39-3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政府强制收容遣送流浪乞讨人员,实现人性化的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管理模式。但也派生“专业乞讨队伍”、“不法分子避难所”等问题,严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影响城市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探索救助方法、创新管理模式、破解工作难点、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7,(12):36-36
广东省民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厅、财政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八部门2006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粤民福[2006]59号),提出了“关于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的具体实施意见: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协调工作小组、抓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及人员编制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