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新城疫(ND)目前仍是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虽有多种有效的ND疫苗,但常有接种ND疫苗后发生ND的现象。为此,许多兽医工作者就ND接种失败的原因、影响因素、接种时机的选择及免疫机制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简述于后。 (一)直接影响接种的因素与时机选择 1.首次接种:母源抗体是给仔鸡进行首次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鸡雏孵出后,隔一定时间要进行首次接种,间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大量研究表明,产卵母鸡接种ND疫苗后,血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移入卵黄,孵化时再行移入鸡胚,孵化至14日龄时抗体在鸡胚中出现。Allan指出,一日龄雏鸡血清中的母源抗体水平大致相当于种蛋的卵黄或当时母鸡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因为该母源抗体可抑制给仔鸡接种的弱毒的复制而影响免疫的产生,所以在给仔鸡进行初次接种时,首先要通过血清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城疫LaSota弱毒株疫苗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不同日龄雏鸡,然后采集血清、泪液和鼻洗脱液,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抗原特异性IgM、IgG和IgA或SIgA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最高,IgA和IgM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免疫组血清HI效价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血清HI效价。泪液和鼻洗脱液中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IgM出现的最早,于免疫后第4天可检测到,并于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迅速下降;而NDV特异性IgG、SIgA于免疫后第7天可检测到,并于第21天达到较高水平。13日龄免疫组总抗体水平分别高于6日龄免疫组和3日龄免疫组总抗体水平,但是1日龄免疫组不能诱导呼吸道黏膜产生抗体。研究结果表明,泪液、鼻洗脱液中抗体和血清中抗体均存在日龄相关性变化的特点,为雏鸡出壳后免疫机制的研究和更有效控制新城疫的发生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160只7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8组,除健康对照组和免疫抑制对照组的雏鸡外,其余健康雏鸡或以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的雏鸡分别按50、100、200μg/kg连续5 d肌肉注射人工合成胸腺五肽(TP-5),并于12、17、22日龄测定各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TP-5对健康雏鸡及免疫抑制雏鸡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200μg/kg剂量TP-5肌肉注射能显著提高雏鸡增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分泌IL-2的功能,并能有效拮抗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但不能对抗由环磷酰胺所引起的腔上囊损伤.另80只7日龄肉雏鸡被随机分为4组,以研究200μg/kg剂量的TP-5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证实,TP-5除能显著提高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的各项免疫指标外,还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雏鸡血清的新城疫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4.
用天然磷脂脂质体包裹鸡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胺酸酶(HN)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HNM DNA,免疫5周龄雏鸡,1周后免疫鸡血清中的特异性HI抗体开始升高,至第6周空白对照组抗体为2.30 log2,裸DNA免疫组为4.09 log2,脂质体DNA免疫组为4.75 log2;用新城疫强毒F48E9攻击后,未免疫组鸡的存活率为27.28%,裸DNA免疫组存活率为81.82%,脂质体DNA免疫组存活率为90.00%,表明该质粒DNA被脂质体包裹后,免疫雏鸡可使其增强对新城疫强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免疫相互影响的研究段嘉树,黄荣生,刘文涛(北京农学院102208)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许多地区的鸡场广泛流行,IBDV感染后会抑制新城疫抗体的产生,并能影响多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定鸡群免疫程序时,雏鸡在2周龄...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热应激处理下分别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和N79弱毒苗免疫伊莎蛋用雏鸡,各试验组抗体效价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温处理24h的雏鸡,无论用油乳剂灭活苗还是用N79弱毒苗免疫,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高温处理48h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组鸡,在免疫初期(免疫后8d)抗体效价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下降(P<0.05),以后逐渐上升,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而N79弱毒苗免疫鸡在整个试验期抗体效价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前确定鸡新城疫的免疫程序最可靠的理论依据仍然是抗体(HI)滴度的监测。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当母源抗体HI滴度在2~3或2~3以下时,应进行首次接种;如果接种方法对头,疫苗质量可靠,鸡体健康,那么接种10天后,雏鸡血清中HI滴度应该为2~4或2~5。首次接种后HI滴度合格的雏鸡一般经过20天左右,HI滴度又会下降至2~3以下,此时又应进行第二次接种。第二次接种10天后雏鸡血清中HI滴度应上升到2~5~2~8以上,以后鸡体的HI滴度应保持在2~5以上,如果低于此标准,应重复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8.
鸡传柒性腔上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在河南流行范围广。我们于1982年起在本省19个地区和单位的养鸡场及养鸡户,以微量琼脂凝胶沉淀扩散法(AGPT)抽样进行血清学调查,阳性检出率平均为52.5%,并将分离出的一个腔上囊病病毒株接种土种鸡,测定其对新城疫免疫后HI效价的影响。结果是:1、7、11日龄雏鸡感染后其HI效价平均为4.8~5(1og2),有明显的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现象。14、21、35日龄雏鸡感染后其HI效价平均为7.6~7.8(Log~2),达到了正常免疫标准。其结果证明1~11日龄雏鸡感染腔上囊病后受到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雏鸡为试验动物模型 ,研究增益素对免疫鸡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鸡分为饲喂增益素和不饲喂增益素 2组。分别于接种前 (0d)、接种后 3、10、15、2 1和 2 7d测定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 ;接种后 2 8d进行攻毒保护试验 ,统计各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 ,增益素对疫苗免疫鸡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鸡马立克氏病(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接种鸡胚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表明:18日龄鸡胚接种HVT疫苗对孵化无不良影响,与1日龄 雏鸡接种HVT疫苗比较,鸡胚免疫后较早产生免疫保护,用MD强毒(BJ—1株)腹腔内接种攻击后,保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用新城疫弱毒苗拌入饲料喂服,对鸡进行免疫,国内外已有报道。考虑到疫苗拌料口服免疫方法简单,且适用于目前千家万户群众养鸡的状况,于1984~1985年,选用新城疫Ⅱ系弱毒苗做拌料喂服试验,并与滴鼻免疫、饮水免疫进行了比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雏鸡:为刚15~16日龄的京白雏鸡600只。抽检母源抗体后,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400只,行滴鼻免疫;第二组100只,行饮水免疫;第三组100只,行拌料喂服免疫。 2.非免疫鸡:购入7只未免疫鸡用作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法测定经LaSota株滴鼻免疫10日龄内雏鸡的各器官含毒量,证明含毒量与各日龄雏鸡HI抗体滴度有关,同时观察不同日龄雏鸡免疫后HI抗体滴度变化,为雏鸡早期免疫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雏鸡:刚出壳的红布萝雏鸡200只,由广西农学院牧试站供给。雏鸡来源于同群母鸡,并抽样测定其母代的HI滴度。2.LaSota株:由中国兽药监察所引进,广西农学院兽医微生物教研室传代,用于雏鸡的免疫和HI试验。3.鸡胚:选用广西农学院牧试站的来航鸡蛋,孵化9日供细胞培养用。4.鸡红细胞:用2只以上成年公鸡无菌采血加入含有枸橼酸钠试管中,混合均匀后用生理盐水洗3次,使用时配成1%红细胞悬液。  相似文献   

13.
对牛、驴、羊用不同的新城疫( ND) 、传染性腔上囊病(IBD) 疫苗多次免疫,在ND HI 抗体和IBD AGB 抗体达到要求后采血,制备ND、IBD 二联超免疫血清。该抗血清对人工感染NDV 和IBDV 强毒的2 周龄雏鸡有较强的保护力。在现场对2 万多只鸡应用,有效率在95 % 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用新引进的 6株禽流感病毒 (AIV )H9亚型和现制苗用的AIV H9毒株分别制备AIV H9、AIV H5、NDV二联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 ,免疫 5日龄和 10日龄雏鸡 ,于免疫当日直至 80日龄鸡出栏期间定期采血 ,用HI法检测相应的AIV H9、AIV H5和NDV抗体。结果表明 ,10日龄免疫鸡的AIV H9抗体效价最高 ,5日龄和 10日龄免疫鸡的AIV H5抗体效价差别不明显 ;用引进的 3号AIV H9毒株制备的联苗对 10日龄雏鸡免疫后 2 0d产生AIV H9保护性抗体 ,一直持续到 80日龄以上 ,期间的抗体平均效价为 6 .72 (lb) ,而现制苗用的AIV H9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力较差 ;现制苗用的AIV H5毒株制备的联苗免疫效力仍较好 ;分别接种 0 .2 5、0 .30mL/只联苗的雏鸡AIV H5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别 ,而AIV H9抗体效价以接种 0 .30mL/只剂量的为高 ;不同日龄、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鸡NDV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或鸡只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接种或补种,疫苗被抗体中和;或前次接种后未及时进行加强免疫,鸡体的免疫力已不足以抵御疾病的侵袭。 (二)疫苗稀释过度或接种剂量不足,使鸡只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三)饲管条件突变、环境条件恶劣、寄生虫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应激作用使鸡只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 gB F)的免疫产生期,将60只30日龄SPF鸡随机分为6组,以5d为间隔在试验开始第0、5、10、15、20d时选取10只进行免疫,经翅内侧皮下注射接种1000PFUrFPV gB F,另外的10只作为对照。在第1组免疫后的第25d,将不同日龄免疫组和对照组试验鸡再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和新城疫病毒F48E9株强毒攻击。结果表明,在rFPV gB F免疫接种后第10d时,可以诱发抗gB的抗体,保护免疫鸡抵抗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WG株强毒和新城疫强毒的攻击。由此确定,rFPV gB F免疫产生的时间是接种后第10d。  相似文献   

17.
我市现行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在雏鸡7~14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次免疫,一个月后用Ⅱ系苗再次免疫,然后到每年7、8月份用Ⅰ系苗防疫,防疫重点是青、成年鸡。但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对雏鸡不易达到较高的防疫密度。为了改进现行鸡新城疫免疫程序,达到既简化程序,又提高雏鸡保护率的目的,我们设想,把雏鸡的第一次免疫改在炕坊进行。1985年5~8月,分别对1、14日龄雏鸡进行Ⅱ系苗免疫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8.
将鸡腔上囊提取物、复方中药和左旋咪唑分别按一定比例加到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产蛋鸡群.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鸡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比例都较高,均能早期诱导鸡群产生高水平新城疫抗体,但加入腔上囊提取物接种的鸡免疫维持期更长.  相似文献   

19.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表现为发病急 ,传播快 ,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 ,在我国屡有发生 ,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我国学者已对该病做了详尽的研究 ,认为是由Ⅰ型禽副黏病毒即新城疫病毒引起的 ,基因型为Ⅶ型。 2 0 0 1年以来海南省发生了该病 ,笔者对此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1 材料1.1 试验动物  9~ 10日龄非免疫鸡胚 ,非免疫种鸡所产。 1日龄雏鸡 ,用非免疫鸡胚自行孵化。 6周龄小鸡 ,2 0日龄以上小鹅 ,严格隔离饲养 ,试验前测定新城疫HI效价为 1.0lb以下。 …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新城疫野毒株与F48E9标准强毒株对母源抗体效价分别为8.50、6.00和4.00log2的雏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新城疫野毒株的感染致死率依次为20%、100%和100%;F48E9标准强毒株的感染致死率依次为0、10%和100%.提示,在目前新城疫流行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水平母源抗体已不能完全阻止新城疫强毒株的感染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