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9月11日,日本自民党在第44届众议院选举中以296票大获全胜,远远超过单独组阁所需的241票。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共得到327席,超过众议院2/3的席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强行通过遭参议院否决的法案。也就是说,参议院对联合政府的监督功能基本丧失。2005年10月,小泉对他的原内阁进行了重组,在小泉的新内阁中添加了数名鹰派人物。日本政坛的这种变化,无疑会影响到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第一,日本政治右倾化将更加严重。这次众议院选举,日本国内主张温和外交路线的民主党与社民党遭到惨败,共产党等进步政党在议会中几乎消失,日本左派政党…  相似文献   

2.
2018年3月5日,意大利2018年议会选举投票统计结果揭晓。初出茅庐的极右翼政党——五星运动党成为本次选举中的黑马,凭借一己之力跑出近年来最佳成绩,收获32%的支持率;与之相比,前任总理伦齐所引领的中左翼联盟则成绩惨淡,支持率仅为23%。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各国的政治活动,几乎都是通过政党来开展的。政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夺取或巩固政权。为了获得合法的执政地位,各个政党在既有的国体政体下,遵循已有的宪法、法律和政治游戏规则,通过各种竞争以赢得竞选。在议会制国家中,只有在议会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才具有组阁权,占有全部阁员或主要阁员职位的成为执政党;在总统制国家中,凡是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总统所属的政党或政党联盟,不管其是否在议会中占得多数议席,都自然而然。当然,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其政党执政地位的确定和组阁方式也就各具特色。下面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为例进行分析,以使读者对西方国家几种典型的方式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中期选举是美国政治的一台大戏。2010年美国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以压倒多数夺回对国会众议院的控制权,在参议院也增加了6个席位,还赢得了超过一半的州长职位,获得了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冲击,无论是欧洲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都深陷信任恐慌和执政危机。欧洲左翼政党为了适应社会结构深层变迁、民众需求日趋多元和危机处理亟待新范式的现实境况,重新深刻审视自身执政理念而提出重回公平正义,倡导多元共生、合作共赢等价值取向,并以此为指导制定纲领和主张,以求夯实民众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和谋求国家政权。深刻探究和把握欧洲左翼政党的整体价值取向希冀为探寻其发展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左翼力量的高潮时期至今,无论是从地区分布还是从政党类别看,欧亚左翼力量各有起落,其发展充满不平衡性、差异性,并有一定起伏。但总体看,左翼力量仍不可忽视,在有些国家处于执政或参政地位,在多数国家系与右翼形成抗衡的重要政治力量。左翼政党发展演进中有不少成熟的经验,也有许多深刻教训。未来欧亚左  相似文献   

7.
姜淑丽 《党课》2014,(2):52-56
在2013年12月15日举行的智利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由7个政党组成的反对派联盟“新多数联盟”候选人米歇尔‘巴切莱特以明显多数击败执政的“争取变革联盟”候选人埃韦琳·马泰,赢得总统选举,再次改写了智利历史。巴切莱特曾坦言,  相似文献   

8.
波兰左翼政党在2005年的议会大选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对波兰政党政治以及左翼政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纵观波兰历次大选中左翼政治力量的浮沉,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必须增强驾驭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左翼政党的政治立场;必须妥善处理执政联盟内部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必须注重加强左翼政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1 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随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在拉美掀起了一股粉色浪潮.不同于20世纪的拉美左翼政权,拉美新左翼全部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上台,通过社会运动登上拉美政治舞台.伴随着拉美左翼阵营的扩大,拉美左翼政权从地缘政治到经济、政治防务都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而拉美新左翼政府仍然需要面对来自右翼势力、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5月9日,马来西亚93岁的前总理马哈蒂尔领导的反对党阵营"希望联盟"及其盟友,在大选中赢得国会下议院总议席的过半数。马实行简单多数选举制度,获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即可组阁。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以来,以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为核心、马华公会和印度人国大党为基干的13个政党的联盟"国民阵线"及其前身连续执政60年,被马哈蒂尔轰然一声推倒。10日凌晨选举委员会公布结果后,马哈蒂尔即说:"事态紧迫。我们需要组建政府,就在今天。"当晚,他即  相似文献   

11.
瑞典社民党是欧洲一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党,作为早期工人运动的产物,自1889年成立之后,就始终以民主社会主义、进步的左翼政党定位自己。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执政舞台,累计执政时间已达65年。尽管在2006年9月瑞典大选中,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与左翼联盟以49%的选票落败,但仍是议会第一大党。提起瑞典和瑞典社民党,马上就会想到“第三条道路”、“福利国家”、“瑞典模式”、“北欧社会主义”这几个名词,这些词语背后实际蕴含着瑞典社民党的执政理论和政策实践,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必须要认清政党的执政规律。执政党只有遵循现代政治生活的规律,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规范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巩固国家政权。按照执政规律要求,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执政机制;努力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政党有益的执政经验,增强执政优势;继续深化“三个规律”的认识,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衰败的八点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 ,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日本自民党在1993年7月举行的大选中 ,未能取得众议院半数以上的席位 ,只好将政权拱手交给由社会党、公明党、新生党、民社党、社民联、日本新、先驱者党和参议院民主改革联盟七党一派组成的联合政府。这标志着自1955年起持续了38年之久的自民党一党单独执政的终结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是拉美地区的第一大党 ,1929年至今连续执政长达71年 ,是世界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但是从80年代末起…  相似文献   

14.
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高度相关。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已证明,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和议会内两党制度的形成高度关联,比例代表制有助于形成多党制。那么,混合选举制会导致何种政党体制呢?我们对1996年进行选制改革以来的日本选举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混合选举制以来,众议院出现了两次政党轮替,最大的两个政党垄断了议会多数席位(2012年稍许例外),小党空间有限,有效议会政党数持续减少。但从有效议会政党数来看,日本政党体制更可能走向两党体制,而非一党独大体制。当然,纯粹的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它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需要更加综合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反共狂潮席卷中东欧,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并改建为社会民主党,老社会民主党恢复活动,新建社会民主党相继出现。1992年后,大规模社会动乱逐步平息,街头政治开始转入议会斗争,在右翼政策失误引起人民强烈不满,右翼内部矛盾上升的形势下,社会民主力量渐渐复苏,以波兰社会民主党在1993年议会大选中获胜为发端,大多中东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得票率上升,接二连三地赢得大选胜利,执掌政权,成长为可与右翼势力相抗衡的最重要的左翼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6.
杨艳新 《党课》2012,(13):78-81
5月6日,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左翼社会党领导人奥朗德击败前总统萨科齐,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二位左翼总统,终结了保守党长达17年的执政党地位。欧债危机背景下,法国政坛改朝换代,左翼政党登上权力之巅,但其能否给深陷危机的欧洲带来新的执政理念,颇令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苏东剧变对东欧共产党造成了致命打击。但是,其并未完全消声匿迹,而是演变成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并作为中东欧左翼政党的主要力量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中东欧左翼政党与右翼政党形成了较稳定的左右翼交替执政的格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不断根据现实生态环境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主张,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左派价值的特点。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左翼政党又开始呈现出传统价值回归的动向和特点。可以说,左翼政党未来仍然是中东欧政坛上中下层民众利益的代言人,其发展会受到政党自身特点及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国社会党是一个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党,长期在法国政坛中发挥重要作用。鼎盛时期,社会党领导人密特朗曾两次担任总统。尽管社会党输掉了2002年的法国总统选举和国民议会选举,使社会党领导的左翼阵营在与中右政党联盟的政治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目前该党仍是法国和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继续保持着左翼第一大党的地位。社会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积极探索组织改革,不断推进政党现代化进程,紧跟时代步伐,其主要做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并在其政治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文化。相应地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执政文化和执政道德。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执政文化和执政道德日益成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仲祖文 《党建文汇》2006,(12):16-16
今年11月7日,在“决定美国未来走向”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不但12年来首次赢得了国会众议院的控制权,还乘胜追击掌控了参议院,在全美州长选举中也抢了上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