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刑事技术》2008,(3):79-79
2007年3月14日傍晚,河南省新乡市某大院居民刘某(女,36岁,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被人发现死在其卧室内,死者身上多处刀伤,其中有9处致命,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分析系他杀,并在现场卧室东墙壁上距地面190cm处发现有“谁让你逼我!”5个血字。根据侦查工作需要,技术人员经进一步勘查,从血字字迹的不同部位上用技术方法提取了12枚特征不明显的残缺血指纹,经采取“残缺指纹合并”的方法分析检验后,使其具有了检验鉴定条件。  相似文献   

2.
1999年2月26日晚,五名犯罪分子窜至某一商店内持枪抢劫现金4000余元。经现场勘查,在易拉罐上用银粉刷显胶带粘贴法提取一枚指纹。该指纹为斗型纹,中心纹线较为模糊,左三角属二次形成,右三角无清晰反映,中心上部及左侧纹线受挤压变压,中心右侧纹线拉伸变形较为严重,分析为犯罪分子左手拇指所留。  相似文献   

3.
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4.
某年1月29日,某县吸毒卖淫女杨某(22岁)被人杀死在出租房内,现场勘查在浅蓝色塑料脸盆表面发现了多个血指纹,其中血量较大的血指纹已自然脱落。技术人员在现场首先测试了压敏胶粘取易脱落血指纹的可行性,将白色“迪丝飞丝”牌(德国产)即时贴压敏胶轻轻粘贴于血指纹上,压实后等待5min揭取下来,取得了较好的粘取效果(见图1),成功固定和提取了残存的疑难血指纹。  相似文献   

5.
指纹比对,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治安、交通等案件中常用的确定或排除嫌疑人的重要途径,有的指纹在活体上提取,但也有一些指纹需要在尸体上获得。所以,从尸体上捺印指纹,是公安系统法医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任务。捺印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日后的比对。从尸体上捺印手印关键是解决尸僵给捺印带来的困难。以往从尸体上捺印手印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一是用外力克服法,破坏尸僵。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元凶靳如超已于4月29日伏法。靳如超等罪犯的伏法,使108名死难者的家属和38名受伤同胞在心灵上得到了一些慰藉,同时也让那108个无辜的灵魂得以安息,而这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在留给人们一连串的思考后也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从“3·16”特大爆炸案的发生到“3·23”该案的告破,仅用7天时间,而广西北海警方从接到群众举报到将重大犯罪嫌疑人靳如超抓获归案,仅用了12小时,可谓破案之神速,靳如超的及时抓获,“指纹”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决定性的作用。2001年3月16日4时16分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盗窃电脑案件逐渐增多。此类案件现场勘查技术处理手段通常是有针对性的查找出入口、被翻物品上遗留的指印以获得案件线索,容易忽视电脑接线表面指印的提取。最近我辖区内发生2起类似盗窃案件,在勘查中,2枚分别遗留在电脑电线、电脑电缆线上的汗潜指印的发现和提取,给此类案件的勘查、痕迹物证的提取以新的启示,介绍如下,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爬落水管通过钻厨房间窗户入室进行盗窃的案件时有发生。一般而言,厨房的窗台瓷砖由于常年遭受油烟的熏烤,形成了一层较厚的“油脂茧”,犯罪分子钻窗入室时,不可避免的会触碰到窗户或窗台,从而留下指纹。而对于这种指纹的提取,倘若直接利用金粉或银粉刷显,可能会影响指纹的清晰度,或者形成极为模糊的指纹;  相似文献   

9.
2000年10月25日清晨,贵州省安顺市某公园湖面上发现一具无头无四肢裸体女尸,经测算,被害人身高约为1.60米、年龄30岁左右、体态偏胖。几天后,从湖岸边水底下打捞起了该女尸的上下肢已开始腐烂。于是,与女尸躯干放在同一冷藏柜内冷冻起来。同年11月28日,西秀区公安局送来失踪女青年任某的十指指纹卡一份,要求鉴定与湖中打捞上来的女尸指纹是否同一。此时女尸双手手指已被冻透,严重脱水且干瘪变形,指面上尽是折皱,无法捺取符合鉴定要求的指印。用传统方法处理捺取会造成手指上皮肉脱落,因此不适用本案。为提取到…  相似文献   

10.
胡健 《刑事技术》2008,(3):12-12
在现场勘查中,作案人常在玻璃杯上留下汗液、灰尘指纹,对玻璃上汗液、灰尘指纹的拍照,技术人员往往采用配光照相或透射光直接照相等。用这些方法拍照指纹,有时效果不错,但较多时候由于无法消除玻璃的光斑,致使拍照出的效果不够理想(见图1)。经过试验笔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案件简介 2007年某日,某市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值班人员被杀死在仓库值班室内。现场勘查分析认为,犯罪嫌疑人是从值班室旁楼道的窗户潜入的。在窗户下的不锈钢扶手上有一枚汗液指纹,经分析该指纹极有可能为犯罪嫌疑人所留。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定向反射照相技术拍摄卫生纸上指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7日,宜阳县某村玉米地发生一起杀人碎尸案件,死者系一名摩的司机,被骗至此杀死后肢解,现场惨不忍睹。现场勘查过程中,在尸体附近的玉米地内提取一个深红色布提兜,并从中发现提取了残缺揉皱的白色卫生纸少许,根据调查访问和分析,判定这个布兜是犯罪嫌疑人带到现场的,从卫生纸揉皱卷曲的形状,分析是犯罪嫌疑人用来包裹作案用的凶器。利用茚三酮显现技术在卫生纸上显现出1枚残缺指纹,运用多种拍摄方法,反复试验,最终成功提取该指纹。专案组围绕着这枚指纹,大面积排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获这起恶性杀人案件,并从中带破杀人积案2起。在卫生纸上显现拍摄指纹具有特殊性,值得研究,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案件资料 2008年5月26日,我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内的地面上发现1具女尸,室内充满农药气味,女尸衣着完整,从尸表看无外伤,有中毒征象,可能系服毒自杀,但是家里不服结论,多次上访.在现场提取到一绿色200g的"敌敌畏"农药瓶上发现1枚灰汗混合型指纹,经与死者的十指指纹比对系死者左手拇指所留.  相似文献   

14.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郭勇  郑杰 《刑事技术》2009,(5):26-26
近年来,犯罪分子破坏变压器以盗窃铜线的案件时有发生。而铜线圈缠绕于硅钢片上,浸泡于变压器油中,犯罪分子将铜线圈盗走后,遗留在现场的硅钢片上可能会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油性指纹。传统意义上所称的油手印或油脂手印,指的是人手指、掌皮肤在粘附了油脂之后接触物体,在其表面所遗留的印痕。这种情况下,只有手印遗留部位才有油脂,而且多分布在乳突纹线上。而本文所涉油性指纹由于其遗留过程的特殊性,在指纹及其承痕客体表面均附着有油脂,乳突纹线及小犁沟对应部位物质基本没有差异,手印以浅表立体的形式遗留在硅钢片表面。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利用紫外反射照相进行拍照同定是提取此类手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汪凯 《刑事技术》2009,(3):27-27
2008年8月19日,某小区居民楼发生1起抢劫案件。勘查中在一铁制栏杆上发现1枚汗液指纹,肉眼观察,反差微弱,隐约可见部分纹线。于是将该铁栏留有指纹部分锯下提取,采用光学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1案件简介 2008年6月,某两个单位连续收到敲诈信,信件内容及信封上邮寄地址信息均为喷墨打印机打印在白纸上,其勒索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坏,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为获取案件线索,积极考虑并案处理,侦查员将信件送我单位检验。  相似文献   

19.
磁性粉是由静电复印粉或复印机余粉等细铁粉而合成的粉末,比金粉、银粉的重量重,不易产生飘粉,减少了对使用人员的吸入损害;磁性粉几乎适用于所有光滑的非粘性客体潜在手印的显现。所以,目前勘查人员在现场上都常使用磁性粉。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强警的今天,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成为刑事技术破案的重要手段,要更好地提高系统的比中率,提高指纹卡的数量、保证十指卡的捺印质量、提取好现场指纹、熟悉操作好系统是四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