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现场尸体十指指纹的提取,通常有两种提取方法:油墨捺印法、拉直器提取法。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发现上述两种提取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特别是被浸泡,或被捆绑的尸体,手指极易僵硬变形、指肚干瘪、皱缩,提取条件差,如用上述方法很难提取。通过实践,笔者建立了一种银粉粘取法,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酒精清洗尸体十指指纹,除去污垢;待清洗过的尸体十指指纹干燥后,用吸湿性好的银粉均匀刷在尸体十指指纹部位,刷粉不宜太薄、太厚要适度;银粉固定后用指纹胶带纸沿着指纹纹线方向粘取,粘取时,要使指纹胶与指…  相似文献   

2.
陈敏  朱宇 《刑事技术》2006,(6):52-52
灰尘指纹是一种在现场上经常需要处理的痕迹物证,最正规、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用照相直接固定提取。但是,在现实现场勘查实践中,由于受现场条件、灰尘指纹本身条件或其所粘附客体条件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一枚灰尘指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用胶带纸直接粘取指纹(再在暗室中用照相固定)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而理想的方法。1操作方法(1)在现场上的操作。勘查中如发现有灰尘指纹,先要观察灰尘的厚度、指纹是减层或加层和指纹的黏附客体,因为这3个方面都将决定提取指纹的质量;然后用胶带直接粘取,贴于一中…  相似文献   

3.
张波 《刑事技术》2008,(3):79-79
2007年3月14日傍晚,河南省新乡市某大院居民刘某(女,36岁,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被人发现死在其卧室内,死者身上多处刀伤,其中有9处致命,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分析系他杀,并在现场卧室东墙壁上距地面190cm处发现有“谁让你逼我!”5个血字。根据侦查工作需要,技术人员经进一步勘查,从血字字迹的不同部位上用技术方法提取了12枚特征不明显的残缺血指纹,经采取“残缺指纹合并”的方法分析检验后,使其具有了检验鉴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现场指纹进行查询的工作中,由于指纹管理人员不直接参加现场勘查,对现场指纹分布、遗留情况的掌握有局限性,而指纹管理人员所面对的检材主要以现场照片为主,部分现场指纹照片与原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现场指纹入库前对指纹乳突纹线、方向、变形情况的分析判断,会直接影响到特征点的准确标注,也将直接对查询、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杀人案件现场提取的血指纹,由于受遗留客体、手指粘附血渍量、受力等的影响,更容易产生变化。因此,在现场指纹入库查询前,应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以保证查询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1案件简介2005年4月5日,某市卖淫女饶某(1962年出生)被人杀死。现场勘查巾,在被翻动过的存放珍珠粉包装盒光滑表面用磁性粉显现提取了可疑指纹和相关物证,由于案情复杂,案件久侦未破。2011年冉次对未破命案的现场指纹进行查询比对,在查询滚动指纹库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又在平面指纹库中多次发送查询,终于比中了犯罪嫌疑人孙某(男,1976年出生)的左手食指指纹。并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孙某。孙某交待了犯罪事实。7年前的命案积案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利用平面指纹破获(见图1~图3)。  相似文献   

6.
某年5月3日,某小区发生一起人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提取指纹一枚(指纹编号:50010546040020100×x×××××)。该现场指纹入库一年半时间,先后有11个单位对该案指纹进行编辑、查询、比对,累计查询21人次,均未比中。次年11月9日,指纹管理中心对该指纹的方向进行调整后发送查询,比中犯罪嫌疑人且候选结果名次为第一名,查中概率为1009/6。此案成功比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由此对近年来指纹管理中心通过翻查比中的案件指纹,在录入、编辑、查询、比对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统计、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论证,笔者深受启发,其经验教训可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某年6月29日,某家属楼被人攀爬入室盗窃9家,涉案价值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在17—6阳台窗户上照相提取指纹一枚。2检验(1)现场指纹为一残缺指纹(见图1),根据其中心花纹分析判断该枚指纹为右箕或斗型纹,其纹线走向有较明显的搓动,该指纹纹线有变形,在中心左侧有一疑似伤疤。中心上部和右二三角纹线清晰、能找到细节特征19处,具备比对条件。  相似文献   

8.
1案件简介 某年1月13日,某镇发生一起盗窃案,作案人从室外将窗户推开,将事主放在枕头边的手机和现金偷走。经现场勘查,在窗户玻璃上发现一枚新鲜汗液指纹(见图1),用磁粉刷显,胶带蘸取。后经侦查发现  相似文献   

9.
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0.
1案件资料 某年1月,某区发生多起利用千斤顶破坏防盗网入室的盗窃案件。通过北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指纹比对系统)"正查"比中一起案件的现场指纹,通过并案信息人工比对,发现"漏查"案件现场指纹1起、残缺现场掌纹1起。根据此线索,为审讯深挖提供了方向,为案件诉讼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宋震宇 《刑事技术》2002,(Z1):33-34
随着网络的应用和发展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公安网络实现现场指纹的即时传送 ,以实现案件的即发即报、现场指纹的即提即查。现阶段我们将收、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由专人在指定的时间内送到指纹信息管理部门 ,但是 ,这种报送方式要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一些需要随时报送的指纹信息未能及时处理 ,使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在具体的操作中 ,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指纹的即提即查工作。1 提 取现场指纹的提取方法可分为三类 :(1)用数码相机直接拍照现场指纹 ,将该指纹图像利用无线网络传输至指纹管理部门的电脑中。(2 )将物证提取…  相似文献   

13.
胡健 《刑事技术》2008,(3):12-12
在现场勘查中,作案人常在玻璃杯上留下汗液、灰尘指纹,对玻璃上汗液、灰尘指纹的拍照,技术人员往往采用配光照相或透射光直接照相等。用这些方法拍照指纹,有时效果不错,但较多时候由于无法消除玻璃的光斑,致使拍照出的效果不够理想(见图1)。经过试验笔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安科技的发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在基层公安机关得到普及应用,并因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其所具有存储量大、比对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便于网络应用等诸多优越性,使之成为当前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一个“杀手锏。由于系统功能强大,近年来一些技术员在现场勘查中对发现的现场指纹仅仅利用指纹系统中现场指纹正查、串查功能对现场指纹进行比对和串并,虽然这种做法效果明显,但事实上,对残缺指纹、模糊指纹等,自动识别系统是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15.
尤亮 《刑事技术》2009,(1):69-69
在杀人强奸现场勘验中,受害人皮肤上往往会遗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汗潜或血潜手印。如何对皮肤上的手印进行发现与处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指印将会对案件的侦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用四甲基联苯胺成功显现出皮肤上血潜指纹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取尸体指纹的方法通常采用油墨捺印和拉直器提取两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提取方法不易操做,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提取的指纹模糊不清且不完整,不利于比对检验和上网查询,特别是已僵硬变形、皱缩干瘪的尸体手指用上述方法很难提取。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利用油墨粘取法,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先用酒精或清水清洗去尸体指纹上的污垢,待尸体指纹干燥后,用小油墨滚将油墨滚匀,直接均匀地滚在尸体十指指纹部位,然后用指纹胶带顺着指纹纹线方向粘取,即可得到纹线清晰不变形的油墨指印。如需当时检验,可将提取的指印粘在透明的物体…  相似文献   

17.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多波段光源拍摄血潜指纹破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月24日,某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现场室内银柜抽屉面上发现指纹,用粉末刷显后认为是陈旧性汗液指纹,经现场多次复验分析,认定系案犯杀人后将沾染血迹的手用水洗后翻箱盗柜时所形成的血潜指纹,分别用普通光及多波段光源拍照提取,得到清晰指纹,成功破案。  相似文献   

19.
在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证实 ,现场指纹的变形或模糊都会影响指纹的比中率。当前 ,人们认为在对现场指纹的检验中特征不能少于 12个。在工作中也有少数技术人员不愿对特征少的现场指纹进行查询 ,因为查中率低。因此 ,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变形、模糊的现场指纹根据指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 ,同样查中许多案件。如经常遇到变形较大、纹线较少、模糊不清的现场指纹 ,对于这样的现场指纹 ,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取得较好效果 :1 解决变形现场指纹出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现场中发现或显现出来的指纹,往往是先进行照相固定,然后再用指纹胶等提取。需用微机进行分析比对时,再用扫描仪将指纹照片扫描到微机中,这样效果虽然好,但是比较麻烦,也很费时。笔者经过多次试验,用扫描仪直接对显现出来的指纹进行扫描,获得很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是:(1)用指纹胶等提取的现场指纹,以及纸张、玻璃等较薄载体上显现出来的指纹,可以用扫描仪直接对其进行扫描。(2)较厚载体上显现出来的指纹,因扫描仪盖板盖不完,可先用一块厚黑布将载体和扫描仪盖严,使周边不漏光,再行扫描。(3)容易脱落的粉尘类指纹,可先用发胶等固定,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