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压断线钳与普通断线钳剪切痕迹的检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规格和功能断线钳所形成剪切痕迹的异同,准确的进行工具痕迹的同一认定。方法运用实验观察法,比较法对液压断线钳与普通断线钳形成痕迹特征反映的异同进行分析。结果液压断线钳与普通断线钳从结构特征、剪切痕迹特征反映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对剪切痕迹的检验中,需要注意从被剪断头的材质、直径、断端形状等方面着手,区别不同种类的剪切工具,尤其要注重对实验样本的制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剪切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力学解析,分析钢丝钳剪切钳压痕的形成机理,研究检材硬度、剪切速度对钳压痕的影响和钳压痕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链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安全防护锁具。破坏链锁实施盗窃犯罪,在侵财案件中较为常见。但当前对于断线钳剪切链锁形成的痕迹还缺少专门性的研究。因此,对于链锁剪切痕迹的研究、分析、利用,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对其痕迹的研究,以期掌握此类痕迹的形成、变化规律,对推断工具种类,准确的进行同一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断线钳剪切金属客体所形成的痕迹特征及其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钳剪断头在许多案件现场常见,特别是破坏电力设备案件现场更是多见。犯罪分子作案后,将剪断的客体一端弃之现场,另一端使用或者变卖。我们常常注重断头擦划痕与工具的同一认定,却忽视了断头两端立顶处分离痕的检验。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对断头立顶整体分离痕的检验,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6种现场常见断线钳加工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品牌断线钳加工特征的差异性及痕迹反映与加工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种现场常见断线钳为研究对象,首先观测断线钳的刃顶厚度、刃片咬合间隙、刃侧铣纹宽度和铣纹间距等参数,然后观测剪切断头痕迹的立顶高度、立顶厚度、刃侧铣纹印痕宽度和铣纹印痕间距等参数,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6种品牌的断线钳加工特征存在差异,断头痕迹可以稳定地反映该差异。结论可利用断头痕迹特征推断断线钳种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工痕检验实践发现,在一些常见的钳类工具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使其结构上具有某种特定性,即在刃口两端有一条与刃口角度呈垂直的对称“结合条”(咬合条)。剪切客体时,会将部分对称结合条的印压痕迹遗留在被剪客体的断端,形成剪切印压痕。该痕迹的利用为一些不具备剪切比对条件的客体提供了认定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钳具加工花纹对钳剪线条痕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钳剪工具在钳剪过程中与被钳剪客体相对划动形成的钳剪线条痕迹、加工花纹痕迹等形成过程的观察及机理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加工花纹对线条状痕迹及加工花纹痕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钳剪痕迹”概念质疑目前,多数工具痕迹学教材和论文在分析钢丝钳和剪刀破坏客体形成的痕迹时使用“钳剪痕迹”这一概念,指罪犯利用钳剪刃口施行剪切作用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出现的变形,其外延包括钢丝钳的钳切痕迹和剪刀的剪切痕迹;分析受力时对钳切与剪切过程均应用材料力学中剪切变形的理论和实用计算方法,认为刃口给承痕客体施加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且相距很近的两个力,在此二力作用下承痕客体产生剪切痕迹,并应用了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非对等咬合钳具形成痕迹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通过材料的变形分析,对非对等咬合的钳类工具所形成的痕迹进行研究,阐述了不同坡面上的变形性质和痕迹特点,总结了痕迹与工具的对应关系,为工作实践指出了分析和检验鉴定的方法,同时对钳类工具痕迹的形成原理作出了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钳剪钢丝铣纹痕迹规律。方法用钢丝钳剪切铁丝,观察形成铣纹痕迹的特点和规律,并对铣纹痕迹数量和倾斜角度与钢丝钳剪切刃口位置的关系予以分析。结果钢丝钳刃口形成的铣纹痕迹数量和倾斜角度随刃口位置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结论通过检测铣纹痕迹的数量和倾斜角度能可靠判断剪切刃口的具体位置,为制作样本选择刃口部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序言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审理本院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和部分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纠纷案件。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新收包括侵犯专利权纠纷、侵犯著作权纠纷、侵犯商标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和各类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以及专利、商标授权确权纠纷等知识产权案件277件,加上2007年旧存的各类案件52件,全年共审理各类案件329件,比2007年增长10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芯电缆线这种离散型客体的实物提取方式、涉及的提取工具和最佳提取长度。方法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选用不同种类的单芯电缆线为客体,以电缆线断头痕迹不发生变化为基准,确定不同实物提取方式或不同种类工具提取单芯电缆线的最短长度。结果单芯电缆线实物提取可采取的方式主要有钳剪和割削两种,其中钳剪提取方式使用的工具为断线钳和线缆剪,割削提取方式使用的工具为钢锯和角磨机;针对直径小于16mm、非金属外护套及绝缘层的单芯电缆线,断线钳剪切提取最佳长度约为55cm,线缆剪剪切提取最佳长度约为70cm,钢锯锯割提取最佳长度约为5cm,角磨机切削提取最佳长度约为5cm。结论割削提取方法是提取电缆线断头的最佳方法;依据提取操作简便性及快捷性,角磨机(或充电式角磨机)为现场提取电缆线断头的最佳工具。  相似文献   

14.
巴林左旗检察院着力查办各类民行检察案件和隐藏在民行审判及执行程序中的徇私徇情枉法裁判案件。2001年以来,共办结各类民行检察抗诉案件80件。民行检察监督的成就就引起了同级法院的高度重视,为提高案件审判质量,降低抗诉率和再审改判率,2003年巴林左旗人民法院研究制定了新的严厉错案追究制度,2004年巴林左旗人民法院与巴林左旗人民检察院协商又制定了对检察机关需调卷的案件,先自行审查,  相似文献   

15.
申诉复查程序与再审审理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中两种既紧密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程序。由于我国各类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司十申诉复查程序未明确具体规定,只散见于最高法院的一些司法解释中,在办理申诉及再审案件的审判实践中,一些同志对申诉复查程序概念及内容产生模糊认识.常与再审审理程序混同,将案件的申诉复查与再审审理“两步并作一步走”,在申诉复查程序中却完成了再审审理程序的所有内容,将申诉复查程序替代了再审审理程序,而真正的再审审理程序却未予进行,在审判实践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不利于申诉再审案件的正确处理,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为加强对办案人员勤政廉政和公正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普遍推行了案件跟踪回访制度,取得较为明显的实际效果,既促进了依法公正文明办案,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密切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笔者现就纪检部门如何完善这项制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跟踪回访案件的范围   检察机关承担着各类刑事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等办案任务,案件数量多,而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则相对不足,根本不可能对每起案件均进行跟踪回访,因此,应选择重点案件进行跟踪回访。重点案…  相似文献   

17.
收、结、未结案件全面上升。2008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0711275件,比2007年上升10.91%。其中当年新收各类案件和执行案件9904588件,审结9839358件。分别比2007年上升11.90%和11.17%。其中,当年起诉、上诉、再审(即诉讼案件)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6982594件,比2007年上升13.73%,  相似文献   

18.
严军  王红艳 《犯罪研究》2011,(3):101-104
近五年来,我院查办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共71件73人,涉案值达3600万余元。案件中有很多中小企业主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谋取一定的利益而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贿赂,或为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而向国家工作人员“调头寸”,  相似文献   

19.
新的案件管理机制建立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案件质量管理部门以案件质量标准为导向,以办案流程控制为平台,以内外部监督和责任追究为保障,对管辖的各类案件质量进行监控、预警、检查、指导、考评、督察,有效地提升了检察人员办案的质量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确保了办案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2011,(8):58-59
2010年4月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部门创新开展案件初核审理工作,探索试行对立案工作进行审核把关,全年初核审理各类案件179件,提出补证及完善相关手续的意见和建议260余条,否决立案意见25件,经初核审理后处理的案件至今无一申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