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2020年1月28日,在广州某地路边发现一女子死亡,身份不明,辖区派出所、现场勘验人员先后到场。1.1.2检验过程及防护措施请求相关部门协助:检验人员接报后,第一时间上报情报研判部门,请求协助,通过视频监控等手段查找尸源、死者活动轨迹,远程指导现场民警穿戴防护装备、使用警戒带对尸体和现场周围尽可能大地进行封锁。  相似文献   

2.
潘聚锋 《法医学杂志》2009,25(3):226-226
1案例 案情:某女,8岁,某日在家中不明原因昏迷不醒,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除有一处呕吐物外无特殊发现。  相似文献   

3.
自杀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利用铁路这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自杀者,如卧轨其形成特点与采用其它手段自杀有不同之处。现对笔者所检验的30倒卧轨自杀的案例,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分析一、性别、年龄、职业本组案例,30例31名卧轨自杀者,男性21人,女性10人,男女之比为2.1:1;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46岁。其中以20—29岁居多,21人,占67.74%;工人8人,干部5人,农民3人,职业不明者15人。二、自杀时间本组案例,卧轨者多在5—10月份,共22例占73.33%,其中在10月份发生8例;白天14例,夜间16例,其中11例发生在6时~11时。三、现场…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 某年12月某日夜,某小区内发生一起高坠事件,男死者肖某为女死者曾某的追求者,二者死因一时不明。现场勘察,提取了女死者曾某手机1部、笔记本电脑1台,以及男死者肖某手机1部,当即送电子物证实验室进行技术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的检查策略。方法 结合一起发生的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案例,应用流行病学和简易急性动物试验等方法,对导致中毒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与判定。结果 中毒案例的暴露时间为早餐时,平均潜伏期为47.84分。中毒反应以神经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为主。依病例的客观特征分层对其食谱分析,筛选出水煮豆腐是本次中毒的可凝食物。7种剩余食物进行的急性动物试验中发现,水煮豆腐的小白鼠灌注量与中毒反应呈剂量反应关系,半数致死剂量为LD50=1.68mg/g。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确定水煮豆腐中的毒性性质为四次甲基二砚四胺。结论 本案通过采用症状分析、急性动物实验和毒物分析测定方法确定了一起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的中毒原因。这种检查策略有助于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及其它突发中毒事件的性质判定。  相似文献   

6.
谭耑  谈科 《刑事技术》2013,(2):61-61
1案例资料某年3月1日下午16时20分,村民彭某(男,30岁)被枪击死亡在自己的房内,具体过程不明,疑似自杀。现场勘查:彭某尸体头西脚东俯卧在室内水泥地上.死者头额部有2.4cm×1.6cm大小枪击创口。尸体头部西侧有一钢管状物体,水泥地面距尸体头部左侧25cm处。可见i处2。9ram×1.5ram大小的不规则状新鲜敲击痕迹。室内门窗封闭,门锁完好无损,现场未见弹壳。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 案例1:2008年11月28日,海南省某县的一名精神病患者李某(女、63岁)在自家的菜地被杀害,办案单位排查后将其丈夫列为重点嫌疑人并对其采取了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因现场没能提取到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报道1例杀人后伪装现场的案例,并就现场勘验和尸检所见中与案件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供同道参考。 1 案例资料 案情摘要 某男(53岁)报称:其儿傍晚刚出门到  相似文献   

9.
王彦涛  贺敏 《法医学杂志》2008,24(6):477-477
1 案例 案例1 某年1月23日,一卖淫女(黄某,31岁)在出租房内被杀害.现场勘验人员用一团脱脂棉擦拭现场遗留的一个一次性塑料口杯边缘,对其进行DNA检验.由于脱脂棉太大,致使DNA浓度减小,多次提取未检出DNA.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 1.1案件简介 2月14日18时许,指挥中心接警:某老式公房5楼一户住宅内,报警人的小舅子秦某和两名陌生人倒在家中,具体原因不明。经120人员现场抢救后确认,现场一男一女已经死亡。另一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死者一:秦某,男,33岁;死者二:朱某,女,20岁。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2017年8、9月份,某省两地相继发生两起不明原因中毒事件,中毒人数累计达15人,其中3人死亡。中毒患者均从事废旧设备的清洗翻新工作,口述在使用俗称"烧碱"的氢氧化钠强碱溶液清洗不明来源铝制金属设备时感觉不适并发生中毒,主要症状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正> 精神病人其思想,行为异于常人,死者身上创口数目多,且创口深,现场出血量大,现场又有一定的变动。往往给案件的现场勘验定性带来困难。笔者对1例精神病患者自杀案例现场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1 案例介绍某日晚10时许,王某,男,67岁,被其儿子发现死在家中卧室床上。现场有大量血迹,家属怀疑被谋杀,遂报警。现场为二室一厅结构,房屋门窗紧闭,房门无破坏,室内摆设整齐。中心现场为死者所居卧室。死者死在床上,为右侧卧位。上着白衬衣,下着蓝秋裤。现场可见二处血泊,一处位于头颈部右侧床面,另一处位于死者双下肢所处床面。死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案例1某年3月16日,某镇临街居家发生一起杀人案件,钱某(女,45岁,独居)被杀死在近门口的一楼客厅。行为轨迹重建:作案人跟踪钱某进门(现场门窗、锁扣完好,窗户没有攀爬痕迹,钱某被杀死在进门口处,双手戴着手套),进门即对钱某威逼、控制、加害(钱某有多处威逼性损伤、胸背部多处刀刺伤),从背后刺戳钱某致心肺破裂、倒地,对濒死的钱某颈部反复切割(颈部有多条平行的切割伤,生活反应不强),钱某死亡后,作案人剜出并带走其双眼球(创周无生活反应,现场没有发现被剜出的眼球),杀人后翻找财物(尸体周围地面、墙壁、物品、通向二楼的楼梯及橱柜、被翻动散落的物品上,均有大量血迹,现场有大量财物被劫)。  相似文献   

14.
<正>1 案例资料 2004年3月10日22时许,陈某发现其妹(女,46岁)死在家中,遂报案。 1.1 现场勘查 现场位于一栋二层建筑的小楼,坐北朝南。楼一  相似文献   

15.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是破解指导性案例适用僵局的关键。指导性案例以统一法律适用为核心目标,以创制法律规则为运行机理,具有制度建构上的一元性特征。在应然层面,应当确认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效力,使之可以直接作为案件处理依据。在实然层面,指导性案例“应当参照”的效力规定晦暗不明,偏离这一制度的核心目标和运行机理,带来制度构想落空的风险。应以明确指导性案例效力为起点,对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遴选渠道、体例结构等进行调整,完善适用保障机制,推动指导性案例从“实然”走向“应然”。  相似文献   

16.
1案例 案例1某日,韩某(女,11岁)被杀死在某小区一间已经废弃的房屋中。现场遗留300度近视眼镜一副。  相似文献   

17.
他勒伪装自缢案例并不少见 ,但犯罪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对整个犯罪过程精心策划 ,对现场进行细致伪造的高智商犯罪不多见。1 案例资料1 1 简要案情李某 ,女 ,30岁。某日晨 8时许其丈夫报案称李在家中自缢身亡。据其丈夫叙述 ,前日晚两人分睡 ,晨起发现卧室门反锁 ,呼叫无反应 ,遂透过窗户发现李某悬吊在房内横梁上 ,即撞开门剪断绳索将李某放下 ,发现李某已死亡。1 2 现场勘查现场室内有一铁管横梁 ,上面满布尘土、铁锈。铁管中间部位有约 2 5cm宽尘土被擦蹭痕迹 ,铁锈剥脱较少。缢绳为一绿色尼龙绳 ,直径约 1 0cm ,中间段可见沾有尘…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案例12012年4月,某地公安机关查获不明液体若干瓶。该液体用棕色玻璃瓶包装,瓶上印有“DKvahkd”字样,瓶内液体呈淡绿色。  相似文献   

19.
刘峰  尹路  丰海  葛振奎 《法医学杂志》2009,25(2):126-126
1案例 案例1某日,郑某从银行取款3万元后进入停放在银行门口的私家车上,尾随其后的犯罪嫌疑人于某在郑某进入私家车时,从对侧后门进入车中以匕首威逼进行抢劫。郑某反抗,于某将其杀害并抢钱弃车而逃。法医在现场勘察时提取了死者郑某的指甲拭子,并经DNA检测获得了完整分型。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12岁,某乡镇小学学生。某日16时05分上完体育课,喝矿泉水后自觉腹部绞痛,随即昏迷,不省人事,急送附近医院抢救无好转,转上级医院继续抢救,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8时20分宣告临床死亡。刑事技术部门接报后立即前往现场勘验,现场提取一可疑矿泉水瓶,内有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