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来,以3·0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为典型的暴力恐怖袭击活动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需要公安机关采取科学果断的措施进行打击。作为指导公安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警务理论,应急警务不仅重视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还应强调突发事件发生以前的预防工作和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的善后处理工作。本文以应急警务为导向,提出了建立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犯罪的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对策机制、社会面治安防控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等对策,以期为公安机关预防、打击、控制暴力恐怖袭击犯罪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国内恐怖势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制造袭击公安政法机关、重要场所,伤害无辜群众事件,尤其是2013年"10·28"天安门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和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事件,造成巨大伤亡,严重影响政治社会稳定。深入探讨人员密集场所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现场处置对策,对加强各级公安机关应对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有效预警和防范,增强处置指挥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法律和警察战术原则要求,深入分析在人员密集场所处置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警组战术协同以及装备使用的规范方法步骤,从加强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警力合理配置以及反恐成员单位协作、形成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机制方面进行了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近现代恐怖袭击发展历程中,城市以其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密集的人群和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便捷的物联网络和容易快速引发大范围关注等特点而成为暴力恐怖分子袭击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突发恐怖袭击成效,建议对城市暴力恐怖案件现场按照依法、及时、科学、全面的原则组织合成化处置,最大程度地实现降低犯罪危害后果、限制社会恐慌情绪蔓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十多起暴力恐怖活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力恐怖活动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使我国的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公安机关作为处置暴力恐怖活动的重要力量,应加大反恐情报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工作的力度,研究与演练反恐作战新战法,加强保安等反恐应急处突辅助力量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处置恐怖活动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大城市的应急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应急文化建设是城市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度发达的城市应急文化不但能提高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降低危机对城市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目前的状况,大城市的市民还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城市的应急文化建设还没有引起和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极不相称,必须加以重视。本文以大连为例,在分析大连市应急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大城市塑造城市应急文化的经验,从营造应急文化氛围、引导市民参与和推动媒体作用的发挥等几个角度对政府应如何主导城市应急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10·28"恐怖袭击事件虽已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体现了公安民警精湛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北京警方在一小时内有效控制爆炸事件,十小时内抓获制造暴力恐怖活动作案人的同伙。该事件处置对提升爆炸现场控制力的启示是: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封控隔离,疏散群众;多措并举,全力排爆;救治伤员,消除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10·28"恐怖袭击事件虽已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体现了公安民警精湛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北京警方在一小时内有效控制爆炸事件,十小时内抓获制造暴力恐怖活动作案人的同伙。该事件处置对提升爆炸现场控制力的启示是: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封控隔离,疏散群众;多措并举,全力排爆;救治伤员,消除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安民警的武力使用能力因公安机关的"武装性质"使其在执法综合能力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恐怖袭击、极端暴力犯罪不断发生,暴力袭警、暴力抗法问题突出的当下,提高公安民警的武力使用能力,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减少公安民警的伤亡,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提高公安民警的武力使用能力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武力使用的法律法规,把握其运用的基本原则,并从观察和控制现场情景入手,通过对事发现场的把握与判断,决定采取相应的武力措施,从而在与违法犯罪分子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顺利完成法律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巴黎发生的"11·13"恐怖袭击事件再次给世界人民敲响警钟,各国首都对恐怖袭击的防御已刻不容缓。本文从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恐怖袭击防御现状,发现北京市近年来在反恐怖意识、反恐怖技术和反恐怖措施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反恐怖体系、反恐怖手段和与社会机构的合作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反恐怖体制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应该从加强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反恐怖应急工作机制、跨部门协作机制三方面加强北京市恐怖袭击防御措施,以期为北京市完善恐怖袭击防御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媒体在树立警察形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少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大肆负面报道给公安机关形象带来了极大损害。在媒体暴力下,公安机关应该强化工作职责,转变角色意识,完善机构机制,建立畅通渠道,抓住危机中的机遇,塑造公安机关"执政为公,立党为民"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反恐怖劫持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和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是协调各级应急处置力量“有效行动”的关键,是处置行动的核心和灵魂。科学合理的反恐怖劫持应急指挥系统是实现高效、稳定指挥的重要保证。对恐怖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必须针对我国恐怖活动的特点、反恐怖武装力量体制的特点及反恐怖斗争方针政策的特点,建立固定的、强有力的、权威性的、能集中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力量的反恐怖组织机构和指挥体系。反恐怖劫持处置是一个人工控制系统,处置过程必须通过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调控,以公安指挥中心为平台,按照接警、出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等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边境地区恐怖暴力事件在案发、形态、背景以及案犯等方面各具特征。基层民警反恐应加强对恐怖信息的发现与追踪缉查、反恐意识的培养、对流动人口的监管及自我防范能力的提高等。基层民警反恐培训应强化反恐意识、明确反恐培训方向、细化培训目标、改革培训教材、创新培训方法及制定培训量化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论北京地铁系统的反恐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是城市的重要交通系统之一,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地铁系统极易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针对地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北京地铁系统在防范恐怖袭击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们应当从加强硬件设施、增设巡警、加大安全宣传和建立预警系统几个方面着手,加大地铁防范恐怖袭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地铁作为城市的交通大动脉,客流量巨大,人员密集程度高。地铁深处地下,一旦遭遇人为纵火恐怖袭击,人员疏散和紧急救援的难度大。为有效预防、处置人为纵火恐怖袭击案件,我国应加强地铁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地铁紧急逃逸系统,制定有效的反恐预案,强化预案的协同演练,强化情报信息的收集、反馈,加大对高危人员的监控,完善地铁安全管理制度,组建以地铁专门公安机关为主体的多元化防控力量体系,强化技术防范手段的应用,增强民众自防自卫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9.11”之后,美国的地方警察部门被赋予了反恐和收集情报的新职责。地方警察部门在机构和人员、与公众的接触、收集和共享信息、利用视频和数字成像技术等方面的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地方警察更广泛地运用电脑从事资料收集和信息共享工作,出现了更多的情报专业警官和反恐机构,以更好地履行反恐的新职责。  相似文献   

16.
警务督察制度是一项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制度,它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大批公安理论研究者和从事警务督察实际工作者都对警务督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侧重点不同的研究,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深入研究警务督察制度。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目前社会治安局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系列案件的实战模型并开展警务专项教育训练,已成为警察教育训练的当务之急。在警察战术学科领域,“实战模拟研究”是开展公安民警执法战斗研究的特征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集合了军事学作战模拟的相关技术,并将其核心内容与社会学量化研究相结合,力图建立警察战术的实战模型(数学模型),以期指导警察战术模拟教学与训练的实施,为警察战术训练仿真技术的实现提供路径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公安民警实战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无直接利益冲突"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冲突形式,对公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其隐蔽性、突发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参与者的盲从性、无组织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置;参与者行为的偏激性、心态的对立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参与者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公安机关难以进行有效的统合.为此,公...  相似文献   

19.
涉税犯罪不仅危害一国财政税收安全,而且极大地破坏社会经济运行秩序,受到世界各国税务执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因司法制度的差异,世界各国在打击涉税刑事犯罪上有着各自的模式,并普遍设置税务警察职能机构。通过我国与各国税务警察制度相比较,对我国涉税案件查处机制以及是否需设税务警察作经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安部曾经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县城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社区民警是落实社区警务和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主体,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社区民警的公安情报意识和处理情报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实效问题,直接关系着社区警务工作目标是否能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