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的二元法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法哲学观从早期的自由法律观到成熟时期的利益法律观,其基本线索始终贯穿着法与法律的二元哲学,它构成了马克思法哲学观之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成果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那里演变发展而来的,但二者之间的演变路径需要学界进行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路径研究》一书具体分析了这个问题。该书从实践和文化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路径内涵进行了解析,并从哲学与法学、历史与实证、启示与价值等多个视角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之道。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法律是人类文明中的两个重要遗产,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宗教逐渐体系化,法律也慢慢独立出来,二者相互交融,互相影响。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自原始社会分析到资本主义近现代社会,结合世俗权力对法律和宗教间关系转变的影响对宗教和法律从产生到发展加以研究分析,试图从法律中存在的宗教因素及其对法律的持续影响的角度来探求二者复杂而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些教育领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的出现,法学界、教育学界等学术界人士也开始从学理上探讨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既不是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也不是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具有多重属性的复合型法律关系,总体上是基于教育与受教育的活动而形成的教育关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监督理论内涵丰富,具有理论上的逻辑必然性,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创新求实的特征。新时代,检察机关的“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本质还是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是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以习近平法治监督理论为指导加强检察法律监督工作是当前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核心工作。主要是在积极拓展监督线索来源、强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加强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和重视检察院自身权力的监督四个方面开展检察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律近代化有一个历史过程。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是思想酝酿、理论准备阶段。南京临时政府一方面创立革命新法,一方面适当沿用旧法,把清末开始的不完全法律近代化,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开始了民主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篇章。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法律近代化是“一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元(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近代法系)”的格局。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演变,呈“异体多元化”的趋势与板块格局。  相似文献   

7.
法社会学是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法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释法律现象;社会学家也运用社会学理论来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法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非常广泛。一个世纪以来,法社会学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上一个世纪以来不少法学工作者开始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解释法律现象。但是由于中国法社会学的研究起步晚,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识上也不完全一致:学者关注理论甚于关注社会现实,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甚至相互脱节。因此,要想与世界法社会学家进行对话,推进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还需要学者们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8.
法律渊源:司法视角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法律渊源分为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但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法律渊源是一个描绘司法过程的概念。在多数法学著述中,它是指法官在哪种法律形式中探寻针对个案的法律。因而我们应站在司法立场上来理解、认识法律渊源。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结合使我们看到法官发现法律的场所,而与法律发现的结合使我们看到其方法论意义。从司法的角度看,法律渊源实际上就是法官法源。  相似文献   

9.
“法律方法”的用语及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界对"法律方法"之用语的使用并不一致。应当用"法律方法论"一语来指称自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关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等法律应用方面的研究。法律方法的研究是以法律适用为中心,从微观的视角来谋求法律自身的学问。作为一种职业性思维与技术,法律方法旨在处理事实与规范之间对立与紧张的难题,从而追求个案中法律判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逻辑与经验构成法律方法的基本向度;法律知识、法律技能、职业伦理是法律方法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0.
案侦线索是导向案件事实的信息指向,也是其探求活动的路径与方法,包括事实线索、侦查线索和证据线索。案侦线索具有广泛的联系性、案情的指向性、线索指向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案件事实中,有客观事实、主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其线索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具有隐蔽性、运动性与复杂性。探讨案侦线索中的侦查线索、案件线索场、案件证据场、证据线索等相关概念。在实际案例中,进行案侦线索的筛选、查证,考察线索交叉点与突破点,对其疑点的发现、查寻与分析及其线索的清理与证据的收集等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司法仪式与法律信仰主义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司法仪式在法制中所处的位置和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司法仪式又强化了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在西方的传统的社会里,宗教与法律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司法仪式具有宗教般的神圣色彩,这种文化是培育现代法治的沃土。中国传统社会对司法仪式极端轻视,而既有的司法仪式又过多地蕴含着军事化的色彩和革命主义的情节,这都强化了背后的法律工具主义的文化。培养现代法律信仰主义文化则应先从重视司法仪式开始。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分析法学两大运动兴起,学术界开始大量研究法律制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本文将简要分析法律制度的经济效用。  相似文献   

13.
司法三段论基本思维模式表现为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和裁判结论。大前提是法律规范而不仅仅是逻辑命题,力图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建立通道,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推理主体需要对众多法律理由进行权衡与抉择。需要对逻辑三段论进行重构,常处于一个由内部推理与外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由内部正当性证成与外部正当性前提构成,在法律规范与事实之间建立具体、有效的推导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内容与特点是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作者考察了我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指出我国实施诊所法律教育需要在经费支持、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桂华 《工会论坛》2004,10(5):101-102
法律解答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的有效方式。在现时期 ,法律解答具有宣传性、复杂性与多样性、针对性和言谈性等特点。只有了解并熟悉法律解答的特点 ,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法律解答工作。  相似文献   

16.
法律意识形态范畴与其他特定范畴的区分有助于确定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本规定性,细致区分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意识形态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以及与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等相关范畴,基于法律意识形态范畴特定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把法律规定的逻辑结构当作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是逻辑思维的错位。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定之间是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法律规范是一个整备的体系,其逻辑结构具有立法体系化表达的方法论意义,但并不直接适用于案件裁判。法律规定是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其逻辑结构兼具立法表达和司法运行双重意义,且可直接适用于案件裁判。法律规定的逻辑结构由预设条件、行为指向和法律效果三要素构成,一般通过几个法条结合进行表达。法律规定的逻辑结构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的逻辑结构是法律规定在立法层面的存在形态,发挥着法律规定的指引功能;动态的逻辑结构是法律规定在司法层面的运行形态,发挥着法律规定的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于 2 0 0 0年 1 1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这将意味着中国法律服务市场开始直面加入WTO后的对外开放 ,它必将给中国法律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特别是中国律师业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不可回避的思考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基本标志,倡导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以生态伦理为道德标准,以绿色技术为载体的生态时代篇章已经到来.生态时代之于法律的意义就在于其引致了法律的全面变革,型塑生态化的法律与塑造以理性“生态人”为表征的全新的人之形象势在必行.法律可以理解为是广义上社会契约的文本形式,不同契约理论下的主体假设是不尽相同的,因之我们需要借助契约理论主体假设的演变为线索,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上探讨“生态人”模式,首先塑造一个抽象的理想类型的“生态人”,然后再还原一个生活在真实世界的“生态人”,终极目标希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达致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20.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过程 ,我们党对法律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法律工具主义、法律虚无主义以至法律至上观念的转变 ,认真反思这一过程 ,对于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十年期间 ,我党对法律作用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律工具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新中国的法制创建是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开始的 ,这一作法既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开辟了道路 ,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一 )在废除旧法制的同时 ,埋下了法律虚无主义的祸根 ,助长了人们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