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主权国家间"协调意志"调整下的国际性制度安排进行了简要的概念界定,解读了国家经济主权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在对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阐述之后,提出了两者关系是永无止境的对立和暂时有限的统一之下主权国家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一个新观点。最后,从精神、行动、内因、外因等四个方面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树立理性的国家经济主权观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过程中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而经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扩张的行为,无疑是这股浪潮背后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跨国公司之所以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民主,是因为跨国公司和作为其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交易关系,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交易成本。而民主政治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跨国公司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历史"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变迁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希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境界。  相似文献   

4.
作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最新发展和积极表现,《反假冒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继"TRIPS协议"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强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WTO、WIPO的影响力,积极推动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执法措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新的压力和威胁。随着发展中国家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还出现了另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特殊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强保护发展态势相并行。发达国家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强保护存在着诸多的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恰恰可以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的相对优势。此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当中强化资源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加速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其由此引发的矛盾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而霍华德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超越了城乡对立思想的禁锢,对未来的城乡结构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并深刻描绘出美好愿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作者对《明日的田园城市》原著作了初步研读,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简述,以期为成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实现城市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印度改革近20年时间期间,中印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成为"世界办公室",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印的改革发展之路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发展中国家应该结合本国实际,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创造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国家建设理论范式是二战结束后指导新兴独立国家的一种理论范式;这一范式先后经历了国家构建理论统治时期和国家能力理论统治时期,并在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分别成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实践的理论指南。这两个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把国家建设狭隘地理解成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一系列维度上的量的增长,而没有把国家建设理论范式推进到以国家能力"质"的提升和以"治理现代化"为理论核心的更高的国家成长理论发展阶段。为了彻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难题,需要树立"国家成长"的理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社会转型的视角,同时采用体系、国家和国内社会三层次结合的结构分析框架对战后日本发展历史进行透视,可以发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经济赶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后,未能从经济赶超式的"发展主义国家"向成熟的制度型"三方制-福利国家"转型,乃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长期萧条的根源。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这一历史的十字路口,日本国家社会转型的延误或者说失败最终换来的是其后巨大的社会代价。因此,日本并不成功的国家社会转型对中国具有重要的警示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际,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主要是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含义及其作用的科学论述、关于巴黎公社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对"国家的迷信"批判的科学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第七条,对我国特定行业的法律规制,表面上是《反垄断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立法目的的体现,其背后蕴含的是"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立法本位观交锋后的磨合,谋求"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统一,彰显了社会本位观中传统的"中庸"思想,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是实现"现代国家形态"必备条件之一。文化产业化,并非意味着文化媚俗化、商业化。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在"文化认同"这一文化高度对全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有所引领(而非迎合),文化产业只会走向助纣为虐的文化自残。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进入了自1949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部分民众的国家认同却存在缺失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发展轨迹,在探寻台湾部分民众国家认同缺失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器物、制度、价值观三个层面上构建台湾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移民已经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国际移民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也日渐凸显。中国国际移民包括中国海外移民和外侨移民。单向外流是21世纪初中国国际移民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导致了中国在国际移民格局中处于"人财两空"的态势。这一态势不利于中国在2020年成为"世界人才强国",不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也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必须对此予以战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与国家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统治"、"管理"再到"国家治理"演变的三个阶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善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非政府组织存在的许多显性和隐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对于非政府组织这样一个既"新"又"旧"的考察对象,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厘清一些基本问题,对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处理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级课程的实施和课程三级管理的实行,必然催生多元化的课程形态。课程监控是课程得以正确实施的有利保障。在当代国家,"国家性测试"是对"国家课程"实施监控最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借鉴别国的经验,实施"基于课程监控的国家性测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近代历史的经验表明,转型社会对基层自治秩序最为重大的挑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权的扩张一方面成为"政治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同时,如何控制行政权,避免与社会自治秩序冲突也是政治科学的关键性议题。人类文明中存在两种政治秩序类型:一种为"单中心秩序",建立一元化管辖权,造成中央与地方精英之间的冲突,使自治的体制瓦解;另一种为"多中心秩序",实现中央与地方管辖权的交叉与制衡,形成自治的制度基础。自治秩序的制度前提一定是"多中心秩序"的政府层级安排。因为,只有这种"重叠管辖权"的政体模式才会在政府之间形成围绕自治体的竞争关系,否则,各级政府的关系始终纠缠不清,社会自治也将成为一种乌托邦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引擎的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社会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理政新理念。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形态。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及有序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均需要全面加强网络治理。现实中,我们面临技术及核心网络资源支配权、法制、道德、政府"在场"等多重困境和挑战,必须加强宏观统筹,制定国家网络发展战略,加紧进行技术创新,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全民伦理塑造,并根据网络发展现状转变执政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协调,推动全球网络共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末已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国际体制,对所有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美国的“9·11”事件爆发和最近世界贸易组织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贸易谈判的破裂,在一定的程度上使世界经济融合受阻,但经济全球化的总的趋势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如何正确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中面临的新问题。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  相似文献   

20.
在"十二五"开局之际,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从全局出发,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这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