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建立起了一些党和国家的制度,这些制度的有效运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作为重要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可以从理论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等角度来进行。同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能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使中国真正地走向现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中国的民主政治理论随着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探索而逐渐总结、逐渐形成的,也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要坚定不移地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一是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二是必须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三是必须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四是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管理逐渐被经济学思维所主导,从而引发了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结果助长了贱卖创富、富而不稳,唯富是求、道德沦丧,精英阶层某些人公共品格滑坡、社会良心和社会正义无所依托等不良社会现象。党和国家应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中心工作,认清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在价值目标上的差异,以对症下药、治病除根的辨证疗法来纠正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  相似文献   

4.
自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并首次修建万里长城后,长城的修筑和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在封建时期,长城是军事防御工事,在文学上具有保家卫国、反对徭役、反战思乡、雄浑壮丽的思想表达。清代以后,长城逐渐被废弃,但近代以来,长城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尤其在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长城逐渐融入主流政治话语体系,在新闻媒体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频繁出现。长城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反映出,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沙桂英 《工会论坛》2008,14(3):31-31
在现代国家,民主是预防专制和反对专制的一种普遍国家形式。近代以来,民主一直被视为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当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时,重新认识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民主,调适方向,矫正误差,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青海人大》2009,(6):53-58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依法治国已经被写入中国宪法,已经成为中国的治国方略,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对比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行依法治国,首先应该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还要按照法治国家的标准,实现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早在5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就出现了法律的萌芽,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犯罪和侦查。在中国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和司法制度下,古代侦查历史登上了世界的高峰,但是由于闭关锁国而逐渐走向发展缓慢而最终衰败的曲折发展道路。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侦查教育职业化逐渐形成了三个特点:1.仵作成为法医学的践行者和传播状态。2.近代侦查教育向职业化方向发展。3.侦查教育被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为例,在国家推动下,城市人民调解制度经历了重要变革:一方面,人民调解被当做司法助手、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构成而逐渐被国家吸纳;另一方面,人民调解不仅在组织和功能上得到了扩张,而且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科层化发展,从而突破了地域性、群众性和自治性。通过治理吸纳自治,城市人民调解制度被纳入地方性国家科层制的框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城市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中国基层社会自治的发展道路既不同于随着市场经济和个人权利发展而形成的西方城市社会自治发展的市场化路径,也有别于依赖伦理道德而形成的中国传统基层自治发展的社会化路径,而是一种国家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软实力作为一种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已被全球大部分国家列入国家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传统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当前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路径。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传统安全研究给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思考带来了许多新的关注领域。文化安全在当代,主要指各国人民都不希望自己所属的“国家一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会在全球化大势下逐渐消失或退化。这种被普遍渴望的“安全感”保障,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局观视野,一种尊重国际文化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文化关系复杂性和联动性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席桂桂  陈水胜 《外交评论》2023,(2):49-75+166-167
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在对外援助方面更实现了从重要受援国向新兴援助国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在地区层面从重点关注地区和周边安全合作逐渐转向发展援助和发展合作,这一转变尤其体现在中国与周边中小国家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其中中柬关系的演变和发展最具代表性。柬埔寨是中国第一个开展对非社会主义国家无偿援助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当前中柬政治互信、经济发展和战略合作都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本文借助“安全—发展”联结框架,以中国参与地区合作的范式转变为理论背景,梳理和分析中柬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为了维护柬埔寨国家安全与地区秩序,中国在柬埔寨战后和平重建进程中展开了积极的斡旋外交。在柬埔寨完成国家重建、开启经济社会重建阶段后,出于中柬两国共同发展的需求,中国对柬埔寨实施了以民生发展为主的经济援助与发展合作,中柬双方战略关系得到极大提升,呈现出从“以安全为导向”到“以发展为导向”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并逐渐为中国知识分子了解和研究。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在中国有多种版本。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时代主题,也启发和影响了一些中国知识分子。但是,马基雅维利的思想遭遇到的更多是拒斥和批判。本文描述了马基雅维利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并分析他的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自1965年建国以来,逐渐由一个贫穷小国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花园式”城市国家。中国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文化的冲突。但新加坡学校在塑造学生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检察基础理论研究正在历经和回应新时代之变。当前,检察制度理念被赋予新时代内涵并顺应新时代治理形态进行自我调适;检察制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关系均已发生变化;检察制度价值的脉络逐渐清晰、结构渐次重组、方式不断革新。在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下,新时代检察基础理论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加强检察权的政治性权力属性和司法性权力属性研究,可以使检察基础理论不断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更好地引领中国检察制度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5.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警务战略,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认可,成为当今世界警政主流,一些西方国家在操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警方适应这一警政潮流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民间组织蓬勃发展,将成为公民社会的管理主体。面对社会的转型,传统统战工作的理念、体制和机制、统战的范围和对象都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由于中国将要逐渐形成国家、企业、民间组织三足鼎立的新的社会治理结构,统战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对民间组织的统战工作,在观念、组织、管理架构与渠道和体制与机制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创新,从而对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贤们在探索祖国“病弱”之源、寻求国家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兴办职业教育的历程。经过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初,职业教育终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法律的认可,从而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国家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开始踏上艰辛曲折的现代化之路。只有全面考察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才能深入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才能更好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未来走向。中国国家治理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萌芽、发展和成熟。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历史积淀的超越,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要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的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日行政指导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日本彳亍政指导的产生和应用表现为国家权力的扩张,而在中国则表现为国家权力的退缩和自制;日本的行政指导扩展到各个领域,我国目前的行政指导多用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日本的行政指导立法较为完善。文章比较了中日行政指导制度的积极效能和消极效能,中日的行政指导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日本应主要防止行政指导诱发行政腐败,中国应主要防止行政指导被滥用和被扭曲成为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外交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当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顶层设计有道、沿线国家与中国开展环境合作的愿望强烈、技术和项目等方面现实需求的存在及拥有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中国环境外交被赋予了大量契机。不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环境外交仍存在一些困境,表现在政策的多元化、脆弱不均的环境现状及地缘政治的挑战。为此,中国可以从完善环境政策体系、深化环境合作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及发挥传媒优势四个维度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