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60名警校学生为样本,推算人体身高与足长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按“身高=(赤足平面足迹长+0.5)×7”公式推算身高,误差接近正常;而长期流行的两种公式误差过大。其原因可能与人们身材趋于高大且足长与身高未呈比例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足迹足型特征分析性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252名成年男性和女性赤足足迹样本,对足迹长、宽、跟宽等几种稳定足型尺寸和拇外翻角度特征量进行测量、计算,统计男女足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并利用t检验法对足长/足宽、足长/跟宽、足宽/跟宽等足迹足型特征比例关系的男女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为利用足迹分析性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脚长和身高的自然分布,运用统计原理,获得身高的概率结论,为侦察办案服务,已是公安机关常用的方法之一.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已有数省研究了已知足长与已知身高的相关关系,并推出了相应地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东北三省回归系数为6.876;山东为6.818;新疆南疆地区为6.522;陕西为6.734;内蒙古为6.679.河南地处中原,又是人口大省,多年来一直沿用外省数据,我们认为有必要依据本身自然因素,研究中原地区男性赤足长度与身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犯罪现场遗留足迹的性别。方法:选取足迹长、足迹掌宽和足迹跟宽特征作为自变量,性别作为因变量,建立左、右足logistic回归模型。样本:410名男女左、右赤足迹样本(其中男性207名,女性203名),测量了足迹长、足迹掌宽和足迹跟宽等特征。结论:所获取的模型对左足赤足迹的性别预测正确率为88.8%,对右足赤足迹的性别预测正确率为90.0%,均具有较高的性别预测准确率。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为现场勘验人员对赤足迹的性别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足长与身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在实践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鞋内足迹特征是指鞋在穿用过程中,由于脚的蹬踩和挤压以及汗液的浸渍,形成在鞋内底或鞋垫上的印痕。这种印痕与赤足足底,脚面足型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在足迹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根据运动力学和生理学的原理,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形成的运动特征也各不相同,在鞋内底及鞋垫及鞋帮内侧会形成深浅、虚实不一的赤足形象特征,这就给我们的检验鉴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足迹样本的回归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足长与身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在实践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随机捺取的年龄在19-50岁,身高在165-186厘米,体重在50-80公斤范围内的731人共1462枚男性平面赤足足迹为样本来源作统计分析,可作出单个平面足迹中支撑压痕总长、宽度与身高、体重相关规律的综合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赤足足迹足型整体特征为依据,选取7个长度、宽度特征为查询条件,运用MSVisual FoxPro软件编写了足迹查询系统,对足迹样本数据库进行检索。当误差阈值设定为3mm时,检索结果唯一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利用足迹查找嫌疑人的效率,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排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地区人员手印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在对大量手印样本进行收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手长与身高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其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的年龄增长与踏痕面积的增长呈现规律的比例关系,基本计算公式为,年龄(岁)=踏痕半径(cm)×10。踏痕半径是踏痕外侧月变点①至落足点间直线距离,每厘米对应年龄10岁。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推算年龄时确定的落足点与踏痕月变点均是赤足足迹的落足点与踏痕月变点,计算时直接测量落足点与踏痕外侧月变点间直线距离,每一厘米对应年龄10岁。该法主要适用于18岁至30岁左右年龄段之间的人群,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人群也可用,一般误差在2岁以下。对于年龄小于18岁或超过40岁的人群,分析年龄需要参照其他的步法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足迹长及步长与身高的关系进行统计和关联度计算,为更好地利用足迹分析身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刑事技术人员来说,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等特点可以缩小侦查范围,提供破案线索,提高办案效率。以赤足足迹为依据,重点分析18岁以下、18岁~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5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赤足残缺足迹样本,对平面足迹以及用照相法提取的立体痕迹作为实验样本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对推断年龄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收集289名成年男性的平面成趟足迹样本,对这些样本的步长特征进行测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身高、步长、年龄、体重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年龄、体重等因素对步长的影响。步长与身高的相关关系较好,与年龄负相关,而与体重、体重指数的相关性较差。利用回归方程由步长分析身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是对身高分析方法的较好改进和补充,为身高分析提供一种辅助方法,丰富足迹检验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根据足迹分析身高的方法,并与我国的身高分析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利用足迹分析身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随机捺取的年龄在19-50岁,身高在165-186厘米,体重在50-80公斤范围内的731人共1462枚男性平面亦足足迹的为样本来源作统计分析,可作出单个平面足迹中支撑压痕总长、宽度与身高、体重相关规律的综合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平面穿鞋足迹推断身高的线性回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利用现场平面穿鞋足迹推断作案人身高的可靠性,我们对提取的339名不同年龄人的穿鞋足迹的捺印样本进行了分析测量,并选取6个特征作为研究指标,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身高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就各因素对身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为足迹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鞋的种类对步法特征的影响,对赤足行走和穿用两种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鞋行走时足底压力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赤足和穿用不同种类鞋行走时足底对地面的压力参数有明显不同.从理论上证明穿不同种类鞋行走时步法特征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从而为研究足迹中步法特征的变化提供帮助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赤足足迹的整体特征指标在足迹学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赤足足迹整体特征指标可用于研究赤足足迹、人身分析及人身鉴定。但是由于现场环境的限制、中介质的种类不同和作用力方向大小不同会导致现场足迹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某些整体特征指标在进行人身分析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建立一套稳定的整体特征指标体系十分必要。根据法医解剖学理论知识选取11个特征指标,运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最稳定的特征指标,以避免足迹分析与鉴定过程出现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在不同步行速度条件下所制足迹样本的步法特征和形象特征是否会发生变化,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检测了正常人在慢走(100步/min)、快走(130步/rain)、慢跑(大于130步/min)速度下赤足样本的特征变化。实验表明,不同的行走条件下,足底压力分布各不相同,即步法特征产生变化,足迹的形象特征也产生变化。因此,足迹检验中要制作与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作案时相同条件的足迹样本,从而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