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过50年,我们这个民族恐怕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了”,曾担任过西藏米林县县南依珞巴民族乡文书的达楞这么说,现任乡长达久也看出,珞巴族的传统正在断裂。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包括我,珞巴族还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族群。在此次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对珞巴族作实地考察之前,我已经三次到过那片神奇的高原,其中两次经过珞巴族世代生息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那些经历使我对了解珞巴族的愿望更为强烈。1998年8月,我来到大峡谷臂弯里的南依,在珞巴族中生活了半个月,如今那一切还如在目前。雅鲁藏布以南的“南方人” 1965年,国务院正式将格巴…  相似文献   

2.
史素昭 《求索》2014,(10):166-170
学术界往往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研究《史记》,但《史记》的服饰描写也极具特色。《史记》人物着装体现身份等级;《史记》服饰色彩彰显尊卑贵贱;《史记》服饰体现了"中和之美"。因此,《史记》的服饰描写深合儒家学说的核心"礼","以衣现礼"概括了《史记》服饰描写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3.
仡佬族支系繁多,服饰亦随之各异。唐宋时期仡佬族,男子穿左衽大袖、大口袄,右肩上斜束皮带一根,并以螺壳、虎豹、猿猴之毛及犬羊之皮为外饰;女子用布2幅制为筒裙,穿时从头上笼下。女子用3寸长的细竹筒斜穿于耳以为饰,贵族之家的女子则佩珠宝戴耳坠。男女发挽椎髻,以红布1条束之垂向后。皆赤足。首领头戴熊皮帽,以金银条片络额,肩背上披毛皮,腿裹熟牛皮,足穿鞋。明清两代,仡佬族服饰在传承中有变异。男女仍着筒裙,改为1幅布两端缝合而成。女裙长,男裙短。支系不同,服饰各异。红仡佬,裙为红裙;花仡佬,衣为红底,绣以花领花袖,裙亦为花色;打牙仡…  相似文献   

4.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南达“麦克马洪线”附近,北至雅鲁藏布江的广大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珞巴族人口约30万,但实际在西藏境内,即“麦克马洪线”以南生活的珞巴族人口只有约3000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这一  相似文献   

5.
流行服饰蕴含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地"具象化、具体化、具小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对3400余名大学生流行服饰文化观多维度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流行服饰的选择尚属理性,对服饰色彩选择倾向是优雅与含蓄并重,喜欢的服饰面料以环保和舒适为主;多数大学生不特意赶时髦追求流行服饰,且能够量入而出;休闲装是多数大学生钟爱的衣着风格;大学生喜欢的配饰以实用为主、偏好的品牌彰显青春活力,但在具体品牌上并无刻意追求;服饰消费的动机多出于"需要",消费心理价位趋于理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艰苦朴素"等倡导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对学校相关流行服饰知识和着装的历史文化教育引导有着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大代表的达崩先生,来自西藏非常偏远的基层乡村,是珞巴族。达崩能说3种语言,珞巴语、藏语、汉语,采访时他用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从容交谈。  相似文献   

7.
晓红,身穿鲜艳独特的民族服装,红扑扑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我代表着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目前国内珞巴族仅有近3000人口,但在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时候,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同样受到重视。”这位来自西藏自治区珞巴族的全国人大代表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晋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福建泉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磊磊集团董事长、国家级"产品创新设计金奖"……这一系列名号与一位"80后"连在一起。他敢想敢干,立足实业;他坚持创新,引领行业;他感恩社会,善行天下——他就是周口市人大代表,河南润泰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洪英豪。近年,洪英豪先后荣获太康县"创业之星"、太康县劳动模范、2017年度优秀市人大代表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两只黑熊     
小黑熊丁猊和迪嘎头一次出来觅食就被皮帽猎人盯上。在逃命中迪嘎掉进皮帽猎人的陷阱里,急得又抓又挠。但无济于事,这是一个口小底儿大的井,掉下去很难逃生。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
<正>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司马光打小就很聪明,幼年时同伴不慎掉进水缸,眼看要淹死,司马光人小体弱,无力把他救出来,情急之下,搬块石头将缸砸破,水流了出来,同伴于是得救。"司马光砸缸",成了流传千古的美谈。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旧法,秉承祖制,主张"无为而治",言辞有度,服饰得体,  相似文献   

11.
服饰,最初的功能是御寒和遮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服饰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不仅讲究"服"的功能,而且注重"饰"的审美。特别是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会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服饰,并逐步加以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居住在"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的哈尼族,因其内部支系较多,服饰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和韵味。尤其妇女服饰,形式多样,有长衣长裤型、长衣长裙型、短衣长裤型三种,其保留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 温州的民营企业最近似乎掀起了一股兴办博物馆的热潮——"红蜻蜒是古老的楠溪江文化孕育的,她致力于研究鞋文化,我们的鞋文化博物馆是第一个由企业创办的鞋文化博物馆。"我们美特斯邦威将在上海建立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收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和明清以来的传统服饰。"……  相似文献   

13.
<正>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说穿了,是为了世界更精彩,也是为了生命更完整。阅读与欣赏的过程,是一个从自然人变成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能力逐步内化为个人素质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行为的养成过程,只有从生活的细微之处,体会阅读与欣赏带来的品格绽放,才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歌德说过"各人所听见的只是他所懂得的。"马克思曾以人们喜欢不同的服饰来说明欣赏的差异。他风趣地说:"如果我向一个裁缝定做的是巴黎式燕尾服,而他却给我送来一件罗马式的长袍,因为他认为这长袍更符合美的永恒规律,  相似文献   

14.
陈凌墨 《今日广西》2010,(20):35-35
从黑龙江抚远的赫哲族,到海南三亚的黎族;从西藏米村的珞巴族,到贵州凯里的苗族……62岁的武汉老人王元松,用8年时间走访了我国的54个少数民族。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盖下一个当地邮戳,目前已收集了6000多个。  相似文献   

15.
创立于1996年的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经营休闲服饰为主的中国服饰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公司拥有"森马"休闲服和"巴拉巴拉"童装两大在线品牌,"森马"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巴拉巴  相似文献   

16.
吴功正 《思想战线》2001,27(5):78-80
唐代服饰美学体现了社会风气与服饰变化的互动互摄现象.在唐代服饰美学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思潮痕印.唐代服饰富于多彩多姿的美感特征,造型别致,甚至有男性化倾向.唐代服饰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然而,由于唐代审美思潮变化更迭的特点,所谓"胡服"在盛唐以后就不再盛行了.  相似文献   

17.
1967年11月16日晨,一个德国人匆匆来到北京首都机场,准备乘机回国。到了机场检查室,当打开行李箱,只见里面装着许多穿脏了的外衣、毛衣、袜子,还有一顶沾满灰尘的新皮帽和两块同样沾满灰尘的手绢。他为什么要带着脏衣服离开中国呢? 60年代中期,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有一项重  相似文献   

18.
徐前兵  邹立靖  李敏 《群众》2014,(10):47-48
<正>位于江阴市新桥镇的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澜之家),是一家大型服饰供应链管理平台企业。其母公司海澜集团1988年以粗纺起家,历经精纺发家、服装当家,拥有丰富的服装制造经验和良好的品牌运营基础。本世纪初,海澜集团进入零售服装领域,推出"海澜之家"品牌。成立伊始,海澜之家便采用"品牌+连锁经营"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混合型新业态,致力于品牌经营、渠道掌控和终端控制,抢占价值链高端,实现了从传统服装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身。近年来,海澜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8日开幕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中的西藏服饰及时装展吸引了许多参观者。以藏式建筑为背景的T型台卜,展示着取材于西藏民族游收特色的服饰造型。这组以"游牧"命名的服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粗扩豪放,原始与现代相协调,传统藏装生发出新的生命力。一组用深沉的紫红色及华贵的金色纹样构成的"僧侣"系列服饰则将古老神秘的宗教气氛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恍如身临青藏高原。圣洁而多层次的白色辅以飘逸婉转的藏文字,这组命名为"文字"的服饰系列,传达出西藏民族文化粗扩背后的细致与秀丽。"唐卡"系列,将西藏特有的吉祥挂…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人们注重养生,凡与健康有关的内容都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前不久,天津电视台约我讲了八集服饰与养生,取名为"穿出健康来"。结果收视率很高,熟人们见我便谈论起如何着装……我说,养生应该先养心,着装也应该先了解一下古人的服饰观。不是有件衣服就行,也不是单单为了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