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覃偲 《今日海南》2006,(10):8-10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宝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长征题材影视创作的重要来源。回应千万后来人对历史的问询,吸引后人寻听历史的回声,让长征的故事不断讲述下去,使长征精神得以传承光大,是长征题材影视创作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22)
正长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小康》杂志通过报道十名外国人的长征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再次聚焦于"这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下面这些数据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2016年10月18日,民政部举办"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烈士档案主题联展"。展览由民政部档案资料馆联合长征路上的11个省份民政厅和11家代表性烈士陵园共同筹办,以图文形式将11家烈士陵园串联成壮美的长征故事,回顾了长征历史,通过烈士档案重温了英烈事迹,通过烈士纪念设施传承了长征精神。每一块展板、每一家陵园的主题故事背后,都有着血雨腥风的战斗历程与激动人心的革命情怀。母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  相似文献   

5.
读书     
正《长征中的纪律故事》徐嘉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定价:28.00元全书收录的33个长征中的纪律故事,均取材于长征亲历者的回忆与记录。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将士严守党的纪律的生动历史,真实感人,可读性极强。通过阅读这些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9,(12)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战略转移,一次是红军长征,一次是转战陕北。红军长征,实现了国家战略的转移和国内矛盾的转化;转战陕北,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转变,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军事思想得到充分发挥。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胡宗南等部20多万大军对延安实施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英明决策,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延安、榆林两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在长征中,毛泽东透彻分析战争环境,团结大多数人,争取战争决策权;综合权衡,趋利避害,力排众议,决策北上抗日;以我为主,适时把握决策与行动,实施高度灵活的战略机动;关照全局,统战与分化并行,创造有利长征决策的外围环境。毛泽东卓越的战争决策艺术是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80年前的长征带给世人心灵上的震撼,更留下了岁月磨不去的长征故事和永恒的长征精神。长征代表和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不屈的民族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成为引领人们精神追求的一座丰碑。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显隐交织。作为担当强军重任的生力军,军校青年学员应在继承和传播长征伟大精神中,不断反思如何担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以历史思维审视长征,感受长征精神的魅力。历史思维,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多次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周恩来在我们党内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实质就是"高度聚焦"。我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长征之初,博古是中共中央负总责的人,长征之前毛泽东给博古写了一封信,他  相似文献   

10.
《时代主人》2006,(10):1-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征这部“英勇悲壮的史诗”和“前所未闻的故事”,留给中华儿女的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1.
迎风草 《传承》2010,(1):36-38
<正>在我军的将军史册上,刘亚楼是共和国的一代名将。他是我军历史上屈指可数啃过苏联"洋面包"的高级指挥员,是极富现代军事素养的名将。同时,刘亚楼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长征路上,许多硬仗、恶仗几乎都有他的精彩之笔,曾被毛泽东赞誉"将才难得";解放战争中,他在东北、华北协助林彪、聂荣臻运筹帷幄;平津之战,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在他的指挥下仅29小时即被攻克……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16,(9)
正毛泽东同志曾自豪而庄严地宣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这件发生在八十年前的旷世奇迹,无时无刻都在深深感召着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而兹伯里。他以记者敏锐的良知,发自肺腑地热烈赞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  相似文献   

13.
长征胜利80多年来,"长征"一词已经超越20世纪30年代中期那段红军长征历史的特指,不断被赋予新的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内涵,逐步化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建设、改革、开放、富强、复兴征途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识。"长征"胜利之后的征程便是"新的长征"。整个中共党史的历程,就是一个长征的过程,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征",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长征"。长征不仅是军事的长征、历史的长征,而且是精神的长征、时代的长征。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而言,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远在传承。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1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以及制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贵埔 《黄埔》2006,(6):24-24
10月19日,贵州省黄埔同学会召开座谈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会长吕传镛、副会长温文魁、秘书长刘衍珍、在筑理事、黄埔后代以及机关干部30余人参加。座谈会上,刘衍珍秘书长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了红军长征概况、红军长征在贵州特别是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的有关情况;组织大家重温了毛泽东关于长征的有关论述;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时的有关指示精神。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今天,伟…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Z1)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时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初,党史学家向社会公开了史学界确认的一个事实:长征开始前,党内有"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是不打算让毛泽东参加长征的。党史学家的认定源自伍修权撰写的《我的历程》所披露的一段史实。伍修权说,当时自己是苏联军  相似文献   

18.
《春秋》1996,(4)
今年,举国上下以各种不同形式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弘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拓的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近十几年来,党史学界对于长征问题的研究,成绩斐然。然而,对于“长征”一词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却少有问津。笔者根据能够见到的历史资料,对此作一初步考辨。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长征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取得圆满成功起了关键作用;他全力支持并保证毛泽东一系列正确决策的贯彻执行,全心全意地协助毛泽东指挥红军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他代表党中央最先提出并全面阐述北上川陕甘方针,是实现北上方针的最坚定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17)
正毛泽东曾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个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时光转移,如今,吴起县依旧在其转型之路上前行白天,胜利山无异于普通青山,不过当夜幕降临,密布于山坡各处的灯光被点亮后,一半白色,一半红色,犹如繁星般与夜空交相辉映。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境内的这座山因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而得名,在山头的一棵杜梨树下,毛泽东在睡梦中切掉了追击红军长征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